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沈知秋点头:“嗯,我问过傅老国公了,到时候咱们可以一起去,今天河西边进度咋样?”

沈老爹回答:“地基都差不多了,明日就可以盖房,回头女人们草席子也得编起来了,”

现在的茅草屋,就是盖好四面墙,搭建好三角房梁后,最后将编制好的草席子一个个的搭上去,如果想更加防雨防风,可以编制的密实一些。

高双喜也紧跟着汇报:“搭建老土屋的工具也做了二十多套,再加上唐家村还有几套旧的,

主要是他们村子近几年已经没人盖老土房了,都是建的砖瓦的,有些工具就没留住。”

沈知秋点头表示理解:“那剩下的木材够用吗,咱们房梁我打算里面定一层木板,你们瞅着点,要是不够用就早点上山砍伐,到时候和村里换。”

沈知北赶紧接话:“木头不少,唐里正也说了,木板不够用的尽管去村子里拉。”

而为啥回话的不是大姐夫,这真是大姐夫都快累死了,最近大姐夫就没闲着的时候,一日睡不了多久,睁眼就是干活,各种工具,

所有跟木匠有关的都是他带着做,虽然是有唐家村的木匠们帮忙,但是马上也要秋收了,

之前沈知秋还画了一个打谷机的图纸,让他研究,说是要起码做出个四五台来才能凑合够用。

人家唐家村的老乡们这么帮他们,他们也不是那种只想着占便宜不付出的主儿,自然是想着回报的。

再加上马上就要建房子,盖房子其实这么多人用不了多久就成,

就得做桌子板凳柜子啥的吧,即便是那些先不着急,窗户,门啥的都是活儿啊。

所以木材啥的他不管,都是高双喜他们伐木队伍管的,每日都是高双喜检查,少了立马想办法填补。

沈知秋继续安排:“土坯也得做一些啊,这北边冷,房子盖起来,我打算在屋内都盘火炕,在垒上一层火墙。”

这就是为啥地基他留的都比现在建的房子大的原因,想着既然享受不了地暖,起码挨着火炕的那一面墙,垒上一层火墙,

到时候和火炕相连接,烧炕时烟雾也会在火墙里循环。

整个房间到了冬季都是暖呵呵的。

这个活估计就要交给女人们做了,男的先建房,女人们关键时刻能顶半边天,做土坯和编草席的事儿,就得她们来。

而且因着有用的很急,不能慢慢等着晾干,做完的土坯子还得想办法烤干喽。

不是土坯唐家村的人们不借给,而是唐家村人们也没存多少土坯,真不够他们用的,

还是得自己先做一部分,实在不行,最后没做够的在找唐家村的借一些,

商量完事情,差不多洗洗就要睡了,明日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且因着五日后还要及其去府城的关系,沈知秋的打算,接下来的四天,将所有房子都盖好。

其实别以为这是天方夜谭,以为这么短时间怎么可能盖好房子?

你要知道,帮忙的人多啊,好几千人,盖百十来间屋子,还是很简单的。

翌日,送走沈呦呦一行出摊的十一人后,其他人也开始了新的一天的忙碌。

沈知秋他们建盖的夯土房子,虽然没有青砖用,但是基础最底层他们选用在房山下,或者小清河边捡的较大石块,

石块大面朝下,放平放稳再灌浆,

灌入的泥浆也是他用草木灰,黏土,沙土混合的

基座就是石块代替青砖的砌筑办法,就是要在砌筑过程中,大、中、小石块互相搭配,尽量保持平整,

再使用沈知秋的简约版石灰泥,将石头之间的缝隙填满填实。

这是最下面的地基,至于基面,就直接用石头,和他自己研究的简约版的石灰灌浆,

再修齐边棱角,地面基本处于平行的状态,也方便夯土墙模板的架设。

其实夯土作为古代建筑的一种材料,结实、密度大且缝隙较少的压制混合泥块,

传统夯土墙,以各地生土特有的色彩,在手工的夯实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夯筑肌理。

而沈知秋这种做老土房的方式,也是采用的六七十年代,常用的那种方法,因为现在做夯土房地基,一般不用石头,用土坯。

正式开始建房的第一日,壮劳力们就是这样将所有的地基都打上了石头地基,基面也找平了,但干燥还需要时间。

所以他们选择在刚做好的地基基面上点火,试图用火烧的方式,让他们干燥的更快一些。

而女人们,除了一些做饭的老太太们,还有要做凉粉,做扒糕的女娃子们,剩下的差不多都在河西边编草席子,做土坯。

土坯这玩意都不陌生,和泥装木框子里压实,再脱模就成。

至于做屋顶的草席子,和铺在床上或者炕上的草席子还不一样,它是要用两块长竹板,将厚厚一层密密实实的茅草,根部粗壮的一端夹住,再用草绳捆绑固定好。

大概一步半长的草席子,为了保暖沈知秋要求起码三寸厚。

说实话包括做饭的老太太在内,就没有一个轻松的,这可是几千口人的饭啊,小子们今日更是一早就背着竹筐出去了,带着中午的干粮,推着小推车。

因为这是他们最近最后一天上山找仙草找野菜和竹笋了,过了今日,地基烤干后,

他们也得去帮忙挖土运土,毕竟想尽快住上房子。

而进城摆摊的沈呦呦众人,今日在摆完摊后,揣着好些钱,去购物了,

第一站就是买布,这是大伙统一的意思,五天后给外祖父立衣冠冢,他们不能穿的太磕碜,不能满身补丁,鞋子露脚趾头就去,

所以得买布,就是买粗麻布也行,他们得穿的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去祭拜他们全村的恩人。

沈呦呦是和周迁打听过了,找了一家距离集市不远,且非常实惠的布庄。

一进门就看到一片忙碌景象,进进出出都是买布匹的客人,可见生意是真心好。

店里的小二也是很忙,不停的给客人介绍布匹,还得负责算账,

因为那掌柜的根本就忙不过来,他这边招呼的都是走街串巷,打算批发的货郎。

沈呦呦他们肯定买的多,所以看准情况直奔掌柜的,结果没走两步,被一个店小二拦住,出声说道:

“小客官,要看布匹吗,我可以帮您介绍?”

明显是不寻思这小客官能买很多,不想让去那边打扰掌柜的,况且批发价和零卖价不一样,

被这边零卖的客人听到批发的价格,即便是人之常情,但也难免有些小心眼儿的客人心里不舒服,认为自己买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