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是不是看到这道题都有点懵呢?明明两边的数值都没有问题,但总数却对不上了?】
【因为这本来就是出题人的圈套,其实答案也很简单,根本就不用管右边。】
【因为右边余额的相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余额要以消费为基础,也就是每一次消费后,单独算余额,而每一次消费的余额相加算余额是不对的。】
【这其实是一道无意义的思维逻辑陷阱而已。】
【只不过因为这些数字太过接近才让产生了逻辑混乱,但如果换个数字呢?】
【在总数100元不变的情况下,每次只多花1元钱。】
总数 剩余
花1元 剩余99元
花2元 剩余97元
花3元 剩余94元
【这样算下来大家就看出问题所在了吧,只是花了三次余额的总数都变成290了,这要是依次递减下去100块不得变成四五千?】
【就这个算法怕是做假账的都不敢这么玩吧?】
“嗯,跟朕想的差不多,就是这么个理。”
“李斯啊,你这算数的水平有些差啊,还是的多练练才行。”
看着嬴政那一脸我早就知道了答案的表情,李斯也是一脸的无语,但有什么办法谁让人家是老大呢?
最后还是恭恭敬敬的说了句:“是臣愚钝了,日后一定多多练习数术。”
“这,这不就是骗人吗?”
“也不算骗人,只是我们陷入了出题者的陷阱而已。”
“没错,就像做生意,哪能把每次花销的剩余相加啊。”
“那这道题就没有任何意义啊。”
“就是没什么意义,但一瞬间把所有人都给唬住了。”
而更多的古人也是恍然大悟,这才明白了究竟是怎么回事,
尤其是一些账房先生都是一阵唉声叹气,心想自己算了一辈子的账,居然被一道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题给骗了。
接着又是一段新的内容出现。
【直到网上一篇帖子的出现,才明白了菜篮子工程的伟大。】
【起因是有特区百姓发文称,我们大陆人养尊处优惯了,理所当然的认为水果蔬菜都很便宜。】
【殊不知在小日子和泡菜国很多蔬菜和水果都是奢侈品,欧洲人只能天天吃马铃薯,而漂亮国底层更是天天只能吃垃圾食品。】
【有时候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多出去走走才知道生活的来之不易。】
(养尊处优,我们?好小众的词汇啊!)
(其实说的没毛病,想在西方这样吃水果蔬菜你的收入得翻上两翻。)
(一些基本食材,像马铃薯、生菜还好点,但其它的蔬菜贼贵。)
(但是肉便宜啊,尤其牛肉一类的。)
(咱们也没那么贵啊,你去工地搬个砖也能顿顿有肉吃,但是他们能大口炫水果和蔬菜吗?)
看着后世网友的争执,一些贫苦的古人们只感觉酸的不行,这在他们看来就是纯纯的炫耀。
吃肉,那是逢年过节才能有的待遇,而且也只是尝尝味道。
蔬菜,这个倒是偶尔能买些,山里也能挖点野菜也能吃,但冬天就啥也没有了。
水果,山上倒是有些野果子吗,不过大部分都是酸的,偶尔有些甜的也都用来换钱了。
而李世民则是仔细想了想,自己的生活能不能和后世普通人比较呢。
答案似乎是不行,起码在蔬菜和水果这块比不了。
种类少就不说了,关键一到冬天就啥都没有了,都是些存下来的菜没什么滋味。
至于温室里产的新鲜蔬菜,就那么点量紧着点都不够几个人吃的,就没必要拿出来说事了。
“不过那菜篮子工程又是什么东西?为什么会被称作伟大?”
【而之所以华夏能够实现蔬菜和水果自由,很大程度上便是因为“菜篮子工程”。】
【是的,正是以前那个我们听起来名字有些土的工程,现在转过头来看却是一个极其伟大的壮举。】
【所谓的“菜篮子工程”是我国农业部在1988年5月提出的发展副产品生产保障城市供应的建议。】
【目的是逐步实现华夏肉食品消费多样化,增加节粮、高蛋白的禽、兔、蛋、奶、鱼的供给比重,确保居民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
【自古都是“物以稀为贵”,因为小农经济是十分脆弱的,一旦遭遇不利情况则会极大影响农产品的数量和质量,如此便会影响到市场农产品的价格。】
【而菜篮子计划实施后国家便在全国各地建立的大量的肉、蛋、奶、水产和蔬菜生产基地,仅到1993年底,就建立了2080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城乡集贸市场8.3万个,其中农副产品专业市场达8220个。】
【而这还仅仅只是一期工程,之后一直到距今的三期工程中更是不断扩大和优化基地的数量和品质,】
【而强大的基础道路建设也保证了运输的通畅,使得全国各地的食物都可以快速运输。】
【如此一来才有了我们现在蔬菜和水果自由。】
“这个是真的,我还记得小时候一到冬天不是土豆白菜就是粉条红薯。”
“刚开始奶奶做酸辣白菜还觉得挺好吃,结果顿顿都是酸辣白菜直接能给吃吐了。”
想起小时候冬天的食物刘宇都感觉一阵头大,的确青菜的种类太少了,翻来覆去也就那几样。
而看着天幕中不断出现的各种蔬菜朱元璋也是一阵羡慕,那很多东西就算是他也没有见过。
“又是国家出手帮助民生吗,可惜我大明是做不到的。”
“也不是咱不愿意这么干,主要是情况不允许啊,或者说生产力不足。”
“那土地里种的粮食都还不够吃呢,哪来的空闲大规模种菜,而且种好了也运不出去不白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