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富豪从倒卖80年代野生海鲜开始 > 第172章 村民亲戚来换肉,村里老人竹编好手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2章 村民亲戚来换肉,村里老人竹编好手艺

“两斤肥猪肉,两只肥鸡,三斤肥羊肉,别说出去啊,我还在大哥那里打了个欠条,欠合作社三只三斤以上的家鸡,说好晚上之前送过来的,小舅你俩今天还得送三只大鸡过来。”

王卫军把张云和张建军拉到一边小声说道,这种给合作社打欠条的事他没少干,但都是当天就把欠的货还了。

“行行行,只要肉换到就行,俺们回去在俺们村里买三只大鸡送过来就是。”

张云和张建军脸上露出一些激动,镇上买肉要票不说,还很难抢到肥肉,这次送来的山货能换到肥肉,别说欠三只大鸡,就是多欠几只他们也愿意。

王家村码头旁的大树下,摆着三个临时案板,有不少村民拿着换肉纸条过来领肉。

“这肉真肥啊。”

张云瞅瞅案板上的猪肉,伸手想翻一下猪肉,被切肉的屠夫一瞪,要不是看着他是王卫军家亲戚早开骂了。

张云讪讪笑了笑,收回手:“我就看看瘦肉多不多。”

“想吃瘦肉,找你亲戚换牛肉去!俺们村换出来的肥肉上只有小拇指厚瘦肉。”

这次王海川带来的冷冻肥猪肉瘦肉非常少,毕竟后世瘦肉比肥肉受欢迎多了。

“把换肉纸条拿来。”

“给他,我只切肉。”

旁边负责收纸条的村民笑着接过王卫军手里的纸条说道:

“韩叔,两斤猪肉,两只鸡,三斤羊肉。”

“阿军,这是你外婆家人吧?换这么多肉用的工分不少啊”

“我外婆家今天送不少山货过来,我家可没补工分。”

王卫军赶紧解释,村里潜规则外村亲戚过来换东西,是不能给他们补工分的。

这可不是不尽人情,大部分村民每家外村亲戚真不少,老婶娘家,媳妇娘家,姑妈家,算算每家最少三四门外村亲戚,给这门亲戚换东西补工分了,给那门亲戚换东西缺工分也不能不补吧?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村里传言王海川曾经说过,合作社工分只准用在王家村,谁敢补贴外村亲戚,自己搬到外村亲戚那边去。

“小舅,张大伯,肉领到了,赶紧提回去吧。”

“好,俺先回去了啊。”

张云高兴的接过用草系好的肉,转身就想跑。

张建军一把拉住他。

“跑啥,领到肉了不要板车了吗?”

他俩送货过来的板车还在王富贵家呢,两人来到王富贵家,张兰见他俩换到这么肉也高兴。

两人走出王家村后,张建军见张云还嘚瑟的提着肉,反手就是一个大逼兜。

板车上有篓子不放肉,提着炫耀个毛啊,这年头乡下很难吃到肥肉,提着几块肥肉走乡路这不是勾引别人犯罪么。

别人会不会抢不知道,反正张建军如果在乡路看到有叼毛提着几块肥肉嘚瑟,肯定会忍不住蒙面抢肉的。

还别说,第二天王家村就听到有村民亲戚回家半路被抢劫的事,没伤人没抢钱,就把手里提的肥肉抢走了,这事没法查,两三斤肥肉是几个人一起抢的,一餐就能毁灭罪证。

因此再来王家村换生活物资和肉的人都低调多了,好日子还是闷着过才好。

一连几天,王家村吃饭时间都弥漫着肉香味。

王海川在王富贵吃饭改吃素了,杂粮稀饭,玉米馒头,一盘青菜,一盘虎皮青椒,还有一碟酸辣萝卜皮。

看得王富贵一家小辈热泪满眶,这位小叔小爷真好,把好吃的大鱼大肉都留给他们吃,自己吃得那么差还叫他们多吃点。

大嫂张兰看不下去了,暗地里询问小叔子这是咋了,王海川只好老实告诉她鱼肉吃腻了,油水吃多了也不好。

张兰觉得也是这个理,晚上做饭的时候恢复原来伙食,肉少素菜多,猪肉鸡鸭羊肉和海鲜搭配着做两盆就行。

小家伙们见家里伙食变差了,嚷嚷着肉太少了,这才多久啊,嘴巴就养叼了,王卫国他们可不会惯着这些小家伙,不吃就是一顿打,打完就留一碗杂粮稀饭和青菜,不吃晚上饿着吧。

“海川,你最近没事在村里转转。”

“为啥?”

“村里不少家都在编竹编,你去看看有没问题啊。”

这几天王海川迷上了盘水坑,每天搬着一台抽水机去海滩赌运气。

心里都想着县城的徐东成和钱倩倩,怎么还不来王家村找自己拿货呢,把村里的事忽略了。

王海川点了点头:“行,我吃完就去看看。”

“合作社收货你也去看看,听说有不少人送些稀罕山货过来。”

王富贵接着又提了一句,毕竟这山货生意王海川说是他自己的买卖,多收些好东西赚的钱更多。

“我先走了,你慢慢吃。”

王富贵说完就要出门,瞧了瞧桌上的早饭,心里有些欣慰,总算把自己这老弟港岛奢侈思想掰正了,以前早餐都要吃肉包油条的,现在杂粮馒头虾米粥不是吃得很香嘛。

吃完早中饭,王海川在村里每家转了转,不得不说,王家村的老人们这竹编功夫真不错,不赶时间编东西让他们慢慢编,速度也不慢。

两天三个精美竹编制品,让王海川不禁有些疑惑,为啥后世那些同样这个岁数的竹编老师傅两三天才能编一个这种质量的竹编呢?

竹编没问题,王海川又转到鱼胶加工坊,经过上次卖黄唇鱼胶给娄月娇,他认真查过花胶市场行情,感觉这卖陈年名贵鱼胶不比卖陈年名酒药酒赚的钱少。

“工坊现在有三十一个鱼胶,本来出海捕到的大鱼就不多,鱼鳔适合做鱼胶的更少。”

“这也太少了。”

王海川想着在现代时空那边铺货呢,结果村里这鱼胶加工坊半个月了才做三十一个鱼胶,哪够啊。

不说别人,就娄月娇有时就问自己能不能多收些好鱼胶,李军也经常问,另外几个老板听说王海川最近卖过顶级鱼胶,也经常问。

刘老三和刘铁柱也希望多晒些鱼胶,收了工资不干事他俩也不自在,关键看着王家村的人都有事做天天赚钱,他俩看着羡慕啊。

王海川曾经给他俩承诺制作好一个鱼胶能拿三到五块钱奖金,王家村不送大鱼过来,想拿奖金也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