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所拍摄的都是商业片。
这类影片通常注重情节紧凑、视觉效果强烈以及观众的娱乐体验,所以拍摄周期相对较短。
按照华国影视行业的审核流程和效率来看,基本上能推断出都是瞄准了春节档期这个黄金时段来做准备的,彼此之间的竞争有多激烈自不必说。
加上因为之前被陆非拒绝了,武忻心中一直是暗自憋了股闷气,在他看来,这种双方本就微妙的竞争态势现在已经变得犹如水火一般不相容了。
而陆非作为目前圈内的顶级流量,坐拥极高的人气和庞大的粉丝群体,拍摄的电影天然就有流量优势。
不过,武忻虽然在这方面稍显逊色,但他在影片宣传方面却称得上是经验老到。
即便是他导演的影片还处于拍摄阶段,各种围绕他展开的采访活动便已接踵而至。
众多杂志纷纷向他抛出橄榄枝,还有不少围绕着他的宣传通稿,无一不在宣称武忻此次为这部新电影呕心沥血。
仅仅一个剧本就精心雕琢了两年之久,还三顾茅庐请了两位影帝同台飙戏。
投资方面更是拉到了格美拉蒂、皇冠娱乐、摩西影视等一系列投资商,号称投资超过三亿!
另一边,和武忻大张旗鼓、铺天盖地的宣传不同,陆非对于新电影的宣传,在官宣之后就显得颇为低调。
这也让武忻愈发坚信陆非是害怕了,也因此,行事更不顾忌。
武忻经常合作的某家知名杂志,在结束对武忻的专访后,一点不怕得罪人地发表了评论文章,称当下的电影市场充斥着大量粗制滥造的烂片。
虽然这篇文章没有指名道姓地针对陆非,但结合后续报道中的种种表述不难发现,其所提及的诸如“部分演员毫无经验却贸然闯入影视圈”以及“某些作品缺乏充分筹备,仅仅妄图依靠粉丝经济来支撑票房”等观点,无一不是将矛头径直对准了陆非和他的新电影。
显然,这家杂志是试图赶在陆非新电影正式上映之前,通过一系列负面评价来彻底败坏陆非的声誉。
一旦公众对这部新电影形成了不好的印象,在观影时也就不会将其列为首选对象,而如果观众不买单、上座率不达标,各大影院也会相应减少该片的排片量。
最后,陆非这部电影就很有可能如他们所说的一样成为粉丝电影了。
这篇评论文章振振有词,气得一些看到的飞鹿都在评论底下申诉,结果还被删评了。
这还得了?
更多的铁粉刚准备冲过来大干一场,却发现对方却突然删文了。
可删是删了,这家杂志官网却是一句解释的话都没有。
对此,陆非自然也是早有预料。
毕竟,人红是非多。
不过像这类负面的营销都是空口说白话,过度澄清反而可能会适得其反。
只有实力,才是最有力的回击武器。
地球上既有口碑,票房又好的电影很多,《飞驰人生·热爱篇》虽说没有划时代的优秀,但在这里的春节档也足够了。
而且刚好疾风代言这么巧送上门来了,现成的投资不捡白不捡。
因为拍摄Ip是赛车,对疾风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宣传,所以大手一挥,就投资了三个亿,还赞助了数辆赛车。
甚至于,元初一还特意问陆非需不需要专业的赛车团队。
虽说陆非也会赛车,但他毕竟是导演,要忙的东西太多了,如果能有专业的赛车团队提供协助,拍摄起来也省心不少,陆非自然是愿意的。
另外,投资虽充足,但不管是拍摄赛车时的大场面,还是后期制作的特效和宣传都很烧钱,而要将钱花在刀刃上,少不了就得是发挥人脉的时候了。
除了试镜的一部分演员,陆非还邀请了一些圈内好友来客串。
比如徐梦雅就在陆非的邀请下友情出演女主,虽然戏份不多,但她看了剧本之后就很喜欢这个角色。
片酬要价倒是不高,不过有一个附带的要求,就是想要陆非写一首歌给她这个角色。
还有谢向明,原本也是想来的,但因为没有档期,最后只能勉强来友情客串一个小角色。
......
这部影片主要还是围绕着赛车手——张弛展开的。
年轻时候的张弛意气风发、目空一切、走路带风,每次出场就差冲全场喊“我最强,你们都不行”了。
可没过多久事情就急转直下,因为一次失败,车队没有了投资,只能解散,紧接着,领队又因意外去世,最爱的人也离开了......
张弛不得已只能放弃了赛车,退役多年后,又因为一场机缘巧合意外穿越到了十年前,还穿越到了才21岁的林臻东身上。
31岁的林臻东是张弛最强劲的对手,可21岁的林臻东甚至都还没入行,和原本张弛的性格更是天差地别。
在这个新的身体里,张弛迫切地利用自己的记忆和经验,阻止年轻时候的自己重蹈覆辙,一心想改写命运。
而和自己曾经的对手共用一个身体,自然也引发了不少啼笑皆非的事。
当然,随着相处地深入,两人也由抗拒转变为惺惺相惜......
简单来说,这是一部前期搞笑热血、后期超燃的年轻赛车手的故事。
作为商业片来说,无论是赛车这个小众Ip,还是剧情中一体双魂的设定都很吸睛。
一体双魂,也代表着陆非需要一人分饰两个性格天差地别的角色,表情动作等多个方面的细微处理都要不一样,而且还不能让观众觉得太割裂,这才是最难的。
至于感情戏的部分,相对来说占比也会比较少,却是其中的点睛之笔。
曾经分开了的爱人,再见时,我却只能看着年轻时的自己一步一步地错过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