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东方传奇》的主编韩志远最近春风得意,他在上级领导那里露脸了。

首先就是杂志的销量大增,有望在本月的下半月刊或者四月份突破百万,成为全国通俗文学的扛把子。

杂志销量大增,孙小宝的作品起到了关键作用。《精武英雄》符合广大工人和普通人的口味,在连载结束时又引发了一系列的读者搞事的趣闻。这些趣闻在杂志社的运作下,成了新闻素材。报道出去之后,对杂志的销售是利好。

当然,这不是说杂志社就靠他的小说打天下。实际上,杂志社通过他的作品,找到了正确的切入方向,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比如说,之前《精武英雄》连载的时候,韩志远发现读者粘性很高,就让手下的编辑进行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广大读者喜欢书里的武打动作描写,以及主角的感情纠葛。另外,这书是新套路爽文。

有了这结论,那好办啊!对那些有潜力但需要修改的来稿,编辑们回信要求作者们按照这些套路来。另外,孙小宝之前的短篇也被编辑们推荐给广大作者,让他们学学里面的套路。

这样一来,杂志社就收到了许多有趣的稿子。别的不说,在《精武英雄》还未连载完毕的时候,《东方传奇》杂志已经在连载另一部类似的小说了,那作者同样写了一个民国武术家的徒弟的故事,从学武到行侠仗义,与外国势力对抗,和多个女子的爱情缠绵,都在模仿《精武英雄》。

另外,像《邪》那样的反转再反转的故事,也有人写。当然,聪明的人不但模仿孙小宝的文章,还去模仿世界名着里的经典桥段。反正只要名字一换、背景一换,不就得了。

这样一来,杂志社收到的新奇的稿子多了,选到优秀稿件的概率增大了,销量不就上去了么?

杂志社这么干,有人曾经质疑过。

但韩志远说,反正迟早会被模仿,那不如我们自己来,别等其他杂志社发表了跟风的文章小说,我们才反应过来。现在这样不挺好么?开创者是我们,第一个跟风的也是我们,等我们把最大那块肉都吃了,留给别人喝汤去吧!万一来晚了,说不定汤都没了!

除了杂志本身的销量大增之外,另一件露脸的事儿就是出版社发行的《精武英雄》势头很好。

从二月下旬到现在,单是魔都本地的销量就已经过3万册了。全国的数据还未掌握,但估计不会差到哪儿。出版社那边认为,这本书注定成为销售过二十万册的畅销书。运作得好的话,说不定能创造更大的奇迹。

现在,围绕着这本书有两大利好。

孙小宝的文章引发了极大争议,让通俗文学走入更多人的视线中。如果能引发一场论战,论战之后《精武英雄》就会成为通俗文学中的长篇代表作。

另一个利好就是广播的加持。随着这段时间电台里播出《精武英雄》,许多听众开始打听这书在哪儿能买到。这让不看《东方传奇》的人也加入买书的行列。

二者加起来,让这本书拥有非一般的潜质,有望一飞冲天。

当然,韩志远还是有些遗憾的,要是孙小宝同意用自己的年龄和少年天才的故事做宣传,说不定效果更好。只是孙小宝不愿意那么做,他也不能像润色文章那样玩花招。不然的话,杂志社会失去这个重要的作者。

如今《魔都风云》第二部《上海滩》已经开始连载了,读者的反馈很好。至于之前《精武英雄》大结局带来的争议,随着孙小宝的解释文章一发,抗议的声音就弱了。

不过,读者抗议结局,甚至闯进杂志社搞事,这事儿是一大趣闻,媒体还在热议此事。为何在这么短时间内,小说在魔都销售量超过三万册?还不是因为这事情上了电视?

那几天,韩志远通过关系找来本地的电视台到杂志社采访此事,甚至还拍下了一个读者义愤填膺的镜头。新闻播出后,杂志社大火,而《精武英雄》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反馈到小说销量上,就是节节攀升。

这是韩志远没有预料到的事情。他找电视台采访,其实就是有枣没枣打三竿子。但这年头电视台刚刚兴起几年,能上电视的事情,在观众眼里是大事。现在有部小说引发了读者抗议,还上了电视,人们对这小说的兴趣大增,从而推动了销量。

按理说,即便杂志社与出版社是兄弟单位,还有合作关系,出版社创造的业绩与韩志远关系不大。但是,帮助兄弟单位找到好资源,并且取得成绩,这样的事儿放在上级眼里就不一样了。

据说,总社那边打算给这位主编加个担子,让他以总社领导的身份兼管杂志社这边的事情。

不过,现在孙小宝那边有点不满,必须安抚好。于是,韩志远叫来赵瑞国商议此事,看看用什么办法能把孙小宝的怨气压下去,维护好大家的关系。

赵瑞国进了办公室后,韩志远让他坐下,就开始谈正事:“小赵啊!那位吴经纪人打来电话了,她说唯米对那两篇文章不满,特别是第一篇,你把唯米说成是唯利是图的真小人,唯米想让杂志社给个说法。文章是你改的,你得承担这责任。那么,你觉得咱们应该怎么做?”

赵瑞国在听完韩志远的吩咐后腹诽不已,他在脑海里狠狠的吐槽自己的上司:“让改文章的是你,人家不满了,责任却在我?”但他不敢直说。

思考一会儿后,赵瑞国说道:“主编,想要安抚唯米,只能投其所好。他对名不太在乎,好像对利倒是很重视,不如从这入手?”

韩志远听完后摇了摇头:“这你说错了吧!他不满的地方就是修改后文章自称是真小人。如果他对名不在乎,为何会怪你把文章改成那样呢?”

“额,我不是说这个意思。我是说,唯米对拥有好名声,或者成为名人并不热衷。相比较而言,他更喜欢实在的利益。当然了,这并不意味着他愿意背负坏名声。”赵瑞国赶紧解释。

“说得对。但现在这争议的名声已经传出去了,很难挽回。另外,这宣传效果你也看到了,如果就这么放弃的话,还是有点可惜。有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

赵瑞国想了想,然后小心地建议:“在实际利益上补偿?”

“实际利益?”

赵瑞国解释道:“对,比如说咱把稿费给他提高一点,或者建议出版社那边给他点额外的奖金,或者别的方法。”

有着生意人头脑的韩志远立马否决了这样的提议:“稿费还是按照规定来,这次他的新作品连载,不就给他涨了么?再调整不合适。别忘了,稿费以后还得涨,现在把基础提高了,下次怎么办?至于出版社那边的话,涉及钱的事儿咱们说不上话。”

“那,咱们买点儿礼物送他?”

“礼物?”韩志远想了想,“是个好主意。咱们杂志不是要破百万了吗?再加上他的小说大卖,咱就以这个名义给他送一份大礼。这样吧,你去看看咱们的赞助商,有没有合适的,从那儿搞点儿赞助物品当礼物吧!”

送重礼需要花钱,这不假。但这钱是一次性花出去,而且只给孙小宝。要是涨稿费,或者给奖金的话,这就是长期支出,总不能这次给了,下次不给吧?给了孙小宝,其他作者也得给吧?这无形之中增加了长期成本。

送礼就不一样了,这是一次性买卖,而且礼物还可以拉赞助,运作得好的话,甚至不用自己花钱。反正广告收入是杂志收入的一部分,不少厂家为了打广告,会以赞助的名义给杂志社送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