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唐之国舅纵横 > 第417章 太国舅失败的舞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草原之州,有多大呢。

李秀宁只是看地图大概推算过。

窦乐却是清楚。

窦乐接过话题:“那是一个岛,海岸线全长约在七万五千里。”

七万五千里!!!

李神通惊呆了。

他知道,崖州的海岸线,最近水师有过统计,全长约在三千七百里。

二十倍。

那面积,难道也有二十倍。

若这么算,真的比大唐眼下的国土还大。

李神通:“兄,没人?”

窦乐想了想:“或有野人几百吧,可能都不过千,确实是没人。”

“兄。”李神通紧紧的握着窦乐的手,他知道窦乐只要点头,无论如何也能切一块给他。

窦乐摇了摇头:“细节再议,先去看看。”

李神通的视线立即飘到了李华梅的脸上。

李华梅单膝跪地:“必不辱使命。”

这一次探险,不止是为大唐,为军功,还有为自己这一家。

李神通是李渊七叔的儿子,李渊的堂弟。

他这边也是一大家子人呢。

他就有七个儿子,弟弟神符也有许多儿女,还有依附于他这一族的旁支。

李渊六叔这边,眼下的当家人,是战功显赫的李孝恭。

已经拿到了封地。

自愿跟着平阳公主去麻六甲,无论是麻六甲的对岸边,还是往南,都是好地方,听说有一种树,可以种出油来,产量极高。

窦乐没承诺。

因为这事,要商量呢。

他的作法就是,效仿当年周朝分封。

给指个地方,然后你们自己带人过去,把地方占了。

窦乐比周朝分封办的好就是,周朝给指个地方就不管了,窦乐还会指点如何安家,如何经营,初期有什么好产业可以快速让去的人站稳脚跟。

李神通虽然没拿到窦乐确定的答复,却也算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

出于好奇。

李神通又问了一句:“道宗,会安置在何处呢?”

窦乐看着李神通,先想问一句:你是想让李道宗跟着你一起,还是想远离他?

这话,终究是没问出口。

话说,大唐的皇帝驾崩、新皇登基、国舅变成了太国舅,暂居余杭。

这数月之间,发生了这么多的事情。

洱海。

李道宗正在带着各族压茶饼、建水坝、修水车、建磨坊。

这地方偏僻呀。

成都府通电报,都是李建成登基之后,长安到成都需要从梁州再转一次。

再往南,更是不可能。

快要过年了。

李道宗才收到靠人力传来的邸报。

大唐皇帝驾崩、新皇登基。

哭呀。

李道宗哭的象个孩子。

行军司马萧枫看着李道宗,看了一会,靠近低声说了一句:“是哭自己吧,被丢在这里,也没人记得。”

一句话,李道宗破防了,哭的更是伤心。

萧枫没再说什么。

吩咐更衣。

虽在外,大唐的国丧已经结束,他还是要办一场祭祀。

毕竟身为大唐的臣子。

大唐圣人驾崩。

洱海。

对于久居中原的人而言,这里就是蛮荒之地。

萧枫也在思考,这里的存在价值,大唐统治这里对大唐的影响,作为一名世家子弟,他读书,就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能更上一层。

但是,在这么长的时间内。

他找不到大唐直接统治这里的意义。

国舅发兵洱海,只是为了武侯之约吗?

萧枫悟不到。

不过,他也作了自己知识范围内的事情。

收集在中原没见过的奇花异草,当地的地形、地理图。正在这次派人运回岭南,再附上自己写下的万言书,想听一听国舅是如何见解。

萧枫相信,是自己没有领悟到,还是书读的太少。

至于李道宗。

萧枫更多的是同情,一个连自己亲兵不愿意跟随的郡王,还真是悲剧。

若说,李道宗人不错。

只是,运气不好吧。

功勋。

萧枫很清楚,对于当下的大唐士卒而言,是有多么重要。

从下等民成为良民,从良民成为寒门,从寒门再成为贵族的路。

这条路不容易。

往前几百年,却连这个机会都没有。

新年了。

萧枫目送马队离开,在这里,想有车却没有路,马队便是最佳的运输工具,接下来会如何,萧枫相信一年之内,国舅府会有安排。

快要过年了。

余杭城这边,国舅府搭了一处戏台。

在洱海这边的马队出发的同时,余杭的戏台也正在上演一出窦乐亲自指点的舞蹈。

这个舞蹈,来自窦乐穿越前。

红妆,象征着喜庆。

今天是大喜之日,一位年轻的士兵正在迎娶新娘。

边关告急。

披甲,留下城门外送行的无数红妆女子。

一日日过去。

边关战事结束。

城门外,山坡上,道路旁,无数红妆的女子内穿素装,外披红妆。

雾气中。

只有老马带着士兵的战袍,残破的兵器,带着身上的箭伤,滴着血回来。

城外,无数女子脱去红妆,露出素服,无声的眼泪流下。

穿越前,窦乐看到这个片子,是眼泪止不住的流。

此时,也一样。

窦乐想表达的是一份悲壮,是家国情怀,是守边士兵勇敢,亲人的泪水。

坐在上首看台上的柴绍看完这一幕,转身就跑了。

席上的李秀宁,手中的银杯都让她给捏到变形。

这时,一个中层的武官突然说了一句:“全城出战,几乎全灭,那敌军有多少?”

另一个说道:“我猜,这是当年隋军三千,面对突厥十万。”

“不,不。达奚长儒领两千子弟兵,对战突厥十五万。因为这舞说的是出战,不是守城。”

“是了,应该是那一战,两千对十五,我听我爷爷讲过,打了三天三夜,兵器损坏,用拳头去打,打到手骨都露出来。两千,打到只剩下三百人。”

又有人说:“听说,所有兵卒升三级,战死的可以家人来袭爵。”

马上有人接上:“太国舅安排演这个舞,是不是告诉咱们,即将有大战。依这些年国舅府订下的军功,若是两千人打十五万,还能活着回来三百,怕不是要升七阶,三阶太少。”

“对,对,定是有仗要打。”

另一边,女兵围坐的那一台,又是另一套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