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你常住的地方离开,去到你向往的地方,人生会有哪些变化呢?你在这样的变化中又能得到什么呢?
有人把旅行看作“出去玩儿”,其实这样无疑贬低了旅行的意义。有人说,能一起旅行的人才适合结婚,这话听上去武断,但一定是有感而发。
“出去玩儿”的人,是不会接受在旅行过程中吃苦受累的,他们的目的是“放松”。所以为他们做导游,任务是伺候他们,保证他们的安全。而对于真正的旅行者,他们不需要被人引导,他们喜欢有同行者,那一定是有共同认知的人。
有越来越多的人到非洲旅行,他们或者看了新闻报道,或者读了一些文字,应该说,非洲的自然风景是文字难以描摹的。来过非洲的人,很多都会故地重游,甚至会在这块土地扎根。
蒋耀先和赵凯一贯主张野奢酒店吸引的是那些勇于探险非洲秘境的人,在他们的俱乐部里,有古生物学家,地质学家,也有游吟诗人。蒋耀先总想做这些人的知己,而不是像一般意义上的导游那样,把时间和行程切割然后组合,把游客像货物一样拉来来去,到一个所谓景点就是拍照,吃饭,然后直奔下一个景点。
许多被这样“打包”的游客,真的走了一个流程,飞机来、飞机去,酒店也是封闭的房间,这样做唯一的好处就是安全。但真不是蒋耀先他们认为的“野奢”的真实涵义。
在非洲这片广袤的土地上,野奢旅游成为了一种独特而令人向往的体验。这里不仅拥有世界上最多的花,还有着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游客们不再满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景点打卡,他们渴望亲身体验野外探险,与动物们近距离接触甚至互动。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草原上,游客们便踏上了充满未知的旅程。他们穿越茂密的丛林,感受着大自然的气息。一路上,五颜六色的花朵竞相绽放,仿佛一幅绚丽的画卷展现在眼前。
突然,一群长颈鹿出现在前方。游客们兴奋地停下脚步,静静地观察着这些优雅的生物。长颈鹿们悠闲地吃着树叶,不时抬起头来,好奇地看着游客。游客们忍不住靠近它们,与它们合影留念。
继续前行,游客们来到了一条河流边。河里,河马和鳄鱼正在悠闲地游泳。游客们小心翼翼地靠近河边,生怕惊动了这些凶猛的动物。然而,河马和鳄鱼似乎并不在意游客的存在,它们依然自由自在地享受着河水的清凉。
傍晚,游客们回到营地。在篝火旁,他们分享着一天的经历,感受着大自然的魅力。在非洲,野奢旅游让人们与大自然更加亲近,也让人们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
当然,对于那些带着孩子的游客,蒋耀先他们还是会劝他们按照常规,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多地接触自然。赵凯发现,越小的孩子,对动物的畏惧心理越轻。在坎帕拉,已经建起了国家级的动物博物馆,这里,有志愿者讲解环保对动物生存的重要。
蒋耀先不记得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乌达尔这个女婿,但他知道,是因为乌达尔对于动物的关爱,他喜欢上了这个黑人女婿。的确,乌达尔对动物的喜欢达到了常人难以理解的程度。而他的很多做法,让与他接触不多的人很不解。
比如,乌达尔喜欢猩猩,他并不是像动物学家那样做什么研究,而是把原始森林里猩猩看成自己的亲戚。据丽丽说,乌达尔总会去鲁文佐里,说那里的大猩猩都认识他,长时间不去,他们会想念他。丽丽给老爸蒋耀先回忆:那次乌达尔带丽丽一起去鲁文佐里,密林中静极了,稍有声响都听得真切,丽丽紧张到所有的汗毛都立起来,紧紧攥着乌达尔腰上围着的布。
“你别离我这么近,等一下他们会扑过来,你一定会被吓到的。”当时乌达尔这样提醒着丽丽。
丽丽已经很害怕了,乌达尔还这样说,她更是吓得直哆嗦。果然像乌达尔说的那样,忽然一阵哗哗啦啦的声响,是树叶被拍打过的声音,那么响、那么爆烈。在丽丽他们头顶上回旋,像是千军万马的呼啸着,一只体态笨重的大猩猩脚步沉重地走过来,那些在丛林、树梢上飞过来、荡过去的小猩猩们应该是这个满目沧桑的大猩猩的徒子徒孙了。丽丽立刻就松开了拽紧乌达尔的手。
“别怕,有我在,他们会喜欢你 的。”乌达尔对丽丽笑笑,露出白白的牙齿。
那个身形壮硕的大猩猩,缓慢地走到乌达尔跟前,张了张嘴,乌达尔笑着用斯瓦西里语跟他说话,丽丽的确感觉乌达尔当时就像在走亲戚。
非洲广袤的草原上,动物们自由自在地奔跑着。而在中国,动物们则常常出现在餐桌上,成为人们口中的美食。这一对比常常被人们拿来开玩笑,说非洲的动物在草原上,中国的动物在餐桌上,想想还真是有趣。
然而,这种说法也反映了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在非洲,人们的饮食方式可能与我们不同,他们可能更注重食物的天然和原始性,而不是像我们一样追求精致的烹饪和调味。在他们看来,食物的环保和可持续性可能更为重要。
非洲人可能会选择食用一些我们认为不太常见的食物,比如昆虫、野生植物等。这些食物在他们的文化中被视为美味和营养丰富的选择。而对于我们来说,这些食物可能看起来有些粗糙和不卫生。
然而,我们应该尊重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并且尝试理解他们的饮食观念。每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和传统,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去学习和欣赏。同时,我们也可以从非洲人的饮食方式中汲取一些环保和可持续的理念,例如减少食物浪费、选择当地食材等。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我们的饮食文化,还可以为地球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