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实话告诉汝等,想要做官,必须得靠真本事,今后朝中无论是谁,想靠踩踏他人上位,做梦!”
拂袖而去的嬴政,再一次让嬴氏宗亲们愣住了。
建议被否定了?
这还如何入朝掌权?
而他们的话,也进一步提醒了嬴政。
六国间谍也不得不防。
细细思忖半天,嬴政还是决定,诏令全国,驱逐所有秦国老外。
兴也是外来者,亡也是外来者。
实在不太好把控。
无论尊卑,无论贵贱,搞了个一刀切。
上至公卿大夫,下至商贾平民,全部限期离境。
所有在秦国境内所有财物、也一并没收充公,不许带回。
同时准备下令,停止金修建渭北水渠,将郑国逮捕入狱待审。
由此可见,吕不韦在嬴政心里,已经留下严重的阴影。
他一人之力,差点让大秦换了主人。
朝堂上还在呵斥着嬴氏宗亲的嬴政,转眼就生出了这么个馊主意。
就在逐客令一经发布,秦国上下一片混乱。
许多身在秦国的六国人,都凄惶惊 恐不已。
生产经营的好好的,突然被驱逐出境?
可大秦国,自昭襄王时,就已经确立了在战国七雄中的优势地位。
开始吸纳他国精英,不少商贾,这才渐渐汇集于秦,以图谋更大的利益。
有略识之人,也纷纷背井离乡来到秦国,以求取功名和更好的发展。
人们的逐利性,在此刻得到了很好的诠释。
而秦国正是在这种人才汇集之下,变得更加强大起来。
这本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
却被日益腐朽的嬴氏宗亲们,视为了眼中钉、肉中刺。
抢占了他们的朝堂之位,抢占了他们唾手可得的利益。
各国人才来到大秦,便安定下来,娶妻生子,繁衍生息,经商务农,咨政献策。
在这个乱世,哪里能生活下去,哪里就是家。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已经成了共识。
这些外来者,已经把秦国当作自己的家园。
在这里,他们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价值,过的更好一些。
嬴氏宗亲们呢?经过二百年的安逸享乐。
深入骨髓的血脉宗族优越感,让他们觉得自己血脉珍贵,高人一等,实际思想已经腐败不堪。
可任人唯贤的嬴政,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无能之人坚决不用。
于是乎,借着吕不韦的死。
嬴氏宗亲又想翻身了,对在秦国的老外,发起了攻击。
做事不行的他们,捏人死穴还颇有一手。
一下子戳中了嬴政心中,吕不韦这个死穴。
恰好有心理阴影的嬴政,虽然当朝口头上没答应。
但随后却中了招。
大秦朝的老外们,被这道莫名其妙的逐客令给弄蒙了。
十分突然,而且嬴政的态度十分强硬。
老外们只有一个选择,那就是携妻挈子,离开秦国,回到自己几乎忘却的故国。
长史李斯,被欧阳天丰敲打后老实多了,在家中准备了上朝的奏折。
上次嬴政让他起草的有关妇人律法、稚童律法,他可下了不少力气。
兴冲冲的备好司法奏议,赵高却来向他宣布逐客之令了,顺便接管他之事务。
已被嬴政命为中车府令的赵高,不顾自己的脸肿的像个猪臀。
笑呵呵的前来接管李斯的所有职务。
懵逼的李斯愣了好久,做梦都没想到。
大王在这个大好时机、怎么发布了这样一条愚蠢的诏令?
不是准备攻伐六国了吗?
这时候赶人?不是强大对手吗?
哪个歪嘴臣子,又在戳大王的疼处啊!
同时,李斯心里也好一阵心灰意冷。
自己由楚来秦,眼下出了秦国、又能上哪个国家去呢?
六国势弱,且不知自强,日日沉迷自嗨,待着能有什么出息?
“李大人!赵高知道你能言善辩,铁齿铜牙,这些人都走了,大王的东进计划、就不知道要被搁置多少年?”
患得患失的赵高,也有些担心。
他嘴里说着担心大王的东征计划。
可实际上是担心自己的位置。
嬴氏宗亲一上来,他就不能现在这般嚣张跋扈了。
这波人本事不大,勾心斗角的整人,可是很有一套。
长久的看他不顺眼,上台就会将他按地上摩擦。
刚才在朝堂上,不是一招就戳中了嬴政的死穴么?
而这些宗室大臣,在六国客卿走后,毫无疑问会得到嬴政的赏识,从而把持政务。
而自己又是大王身边的红人,他们无法撼动大王,可他们撼动自己很容易。
到那个时候,他赵高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六国客卿待在秦国,他们就和赵高在同一个等级上,甚至见了他也得点头哈腰。
加上有嬴政的宠信,那滋味儿妙不可言。
这一点赵高能想到,他李斯当然也能想到。
既然有两人都不愿意看到逐客令。
那就还有救,只不过是大王一时火气攻心,不冷静而已。
“赵大人请稍候,吾等应细细斟酌之后再行商讨。”
颓然的坐在椅子上想了半天,李斯忽然对赵高说道:
“赵大人在此静候,吾先拟一份奏折,赵大人进宫呈给大王,大王阅后肯定会撤回逐客之令。”
很快李斯心里有了主意。
柬!
“好!好!请李大人快快动笔。”
赵高也想过,万一不行的话,他准备去求欧阳公子。
只要他一开口,大王必定会听他的。
眼下李斯既然要上奏,就让他上奏吧!
对欧阳天丰,赵高看了就后背发凉。
沉吟片刻的李斯,立即在竹简之上急急地书写起来。
急切之下,肺腑之言倾泻而出,速度惊人,铿锵有力。
此时的赵高,也乖巧的站在一边,为他整理写好的竹简。
为了自身利益,此时两人配合的无比默契。
奏议完毕,李斯长啸一声,踌躇满志地说道:
“大王阅完此奏折,仍固执己见,不收回逐客之令,李斯自当立即回归乡野,躬耕田园,种粟收禾,从此不再过问天下事!”
扫了几眼奏折内容,赵高也不禁连连点头,心中暗自佩服李斯的文思、机辩过人。
“李大人,此奏折既为谏议大王逐客之令,总该得来个名头、才更响亮一些?”
“妙!妙!当以为该取何名,吾一时间倒想不起来了,赵大人汝认为呢?”
“不如叫 —谏逐客书吧,奏着响亮,看着一目了然。”
“好!好!这名字妙极!赵大人高才!”
李斯没想到,赵高这阉货也有点真才实学。
而后点点几笔、便将“谏逐客书”四个字,写在了竹简之首。
卷起收好了竹简,赵高不由笑道:“李大人,大王阅后一定会幡然悔悟,汝在此静候佳音吧!”
腋下挟着《谏逐客书》的赵高,兴冲冲地赶回咸阳宫。
此时的嬴政,已经冷静下来,心里颇为后悔自己的一怒之下的王令。
不妥!
实在不妥!
见了赵高,则连忙问道:“赵高,听闻逐客令反应如何?”
“回大王,李斯倍感震惊,颇为失望。”
“赵高,孤也爱惜此人才干,奈何其生于荆地,而非大秦!也罢,念其人情,本王就准其携带财物出境,何况本王的侍女巧儿还是他的小妾呢!”
狡猾的赵高,听出了赢政话语中对李斯颇的不舍之意,连忙趁机说道:
“回禀大王,李斯已将其管理之政务、悉数交卸给奴才了,还说临行尚有一忠言进谏大王,请大王龙目御览。”
“哦!李斯还有话说?他想说甚?”
“大王,李斯之言,全在这竹简之上。”
赵高趁机递上了《谏逐客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