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不夜东京城 > 第95章 黄帛天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三司使丁谓的总指挥下,玉清昭应宫浩浩荡荡地开工了。

施工现场尘土飞扬,一片嘈杂而又忙碌的景象。

施工前的大规模拆迁工作已经完毕,接下来便是要开始打地基了。

负责这项任务的官员刘承珪经过深思熟虑后,向宋真宗提议将地基挖到一丈六(约合 5 米)的深度。

这个决定意味着需要挖掘大量的土方,以确保宫殿的稳固性。然而,这样一来,工程的难度和规模都大大增加了。

在挖地基的过程中,工人们辛勤劳作,他们用铁锨、锄头和铲子一点一点地挖着土地,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

而当地基打好之后,还需要将挖出的土方回填回去,这又是一项艰巨的任务。

整个工程的工程量之大,令人瞠目结舌。

与此同时,当年的东京城正面临着严重的春夏旱情。

长时间的干旱使得农作物枯萎,水源干涸,百姓们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数以万计的百姓被迫参与到玉清昭应宫的建设中,承受着沉重的劳役压力。

许多人因过度劳累而倒下,京城百姓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

宰相寇准看到眼前的情景,心中充满了忧虑和愤慨。

他深知百姓们正在遭受着巨大的痛苦,于是决定挺身而出,联合一众朝臣,联名上奏宋真宗,请求暂停玉清昭应宫的建设。

在朝堂上,寇准慷慨陈词:“陛下,目前城中百姓已然民不聊生、苦不堪言,还望陛下能体谅这城中百姓疾苦,暂停施工啊!”

他的声音激昂而坚定,充满了对百姓的关怀和对朝廷决策的质疑。

宋真宗坐在龙椅上,眉头紧皱,一脸严肃。他静静地听着寇准的言辞,内心也感到十分矛盾。

但建造玉清昭应宫是他作为皇帝的责任和荣耀,如果就此作罢,势必会让他失去尊严和威信。

宋真宗沉默片刻后,缓缓开口道:“朕明白卿等之意,但此乃国家大事,关乎我大宋国运,不可轻言放弃。”

“众爱卿,朕也深知百姓苦楚,但此宫殿乃是为供奉先帝所建,意义非凡,不可半途而废啊。”真宗看向群臣,目光坚定。

寇准听后,再次跪拜,“陛下,微臣并非反对修建宫殿,只是如今形势严峻,当以民生为重。若强行施工,恐激起民变,动摇国本啊!”

真宗犹豫了,他知道寇准说得有道理,但又不愿放弃建宫计划。

就在此时,丁谓站了出来,“陛下,臣有一策。既可保证工程继续,又可减轻百姓负担。”

“哦?丁爱卿不妨说说看!”宋真宗如同溺水之人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连忙开口说道。

丁谓心中暗喜,他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

“启禀陛下,目前,三司还有很多空船闲置,我们可以将这些空船全数调拨出来,利用金水河,将土方转运至白虎桥附近,待地基打好之后,再征用纤夫往回转运即可。”

丁谓说完后,大殿内陷入一片寂静。

宋真宗皱着眉头思考着这个计划,而其他大臣们也都沉默不语。

过了一会儿,宋真宗终于点了点头,表示同意:“嗯!丁爱卿此计甚妙啊!就这么办!”

随后,宋真宗看向丁谓,郑重地说道:“此事由丁爱卿全权负责,立即将三司所有空船调拨出来,务必保证工程进度!”

听到这里,寇准再也忍不住了,他上前一步,焦急地说道:“陛下!三思啊陛下!”

然而,宋真宗却不耐烦地挥挥手,打断了寇准的话:“寇相不必多言!此事就这么定了!”

正在这时,门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一名侍卫匆匆跑进殿内,跪地禀报:

“陛下!天武副指挥使杨知信杨大人有要事求见!”

宋真宗眉头微皱,但还是点点头,吩咐道:“宣!”

正当众人焦急等待的时候,杨知信匆匆而来,他神情紧张地走进大殿,跪地行完礼后便回禀道:

“陛下,微臣今日带人例行巡查之时,在左承天门南面的鸱尾上发现挂着一条黄帛,此黄帛长约二丈,像是封着书卷,且用青丝缠绕着。”

此时,宋真宗激动得难以自抑,高兴大呼:“竟有此事?难不成真是圣祖降天书了?”

“众卿,月余前,朕曾梦到圣祖穿着绛衣,出现在朕的面前,对朕说‘你要在正殿举行一个月的黄道场,到时候上天就会降下天书于你!’”

“于是朕便谨遵圣祖旨意,从那日起便开始每日斋戒,并在朝元殿建了道场,诚心祈求上天护佑我大宋,如此看来,那黄帛极有可能就是那天书啊!”

“快,移驾承天门!”宋真宗迫不及待地下令道。

随后,宋真宗便领着群臣,步行到了承天门,他们虔诚地焚香跪拜。

然后他又派人小心翼翼地取下了黄帛,轻轻展开,仔细查看。

只见黄帛上写着:“赵受命,兴于宋,付于恒,居其器,守于正,世七百,九九定!”

面对如此重大的喜事,丁谓、王钦若等朝臣们兴奋异常,他们立刻引经据典阐释天书的伟大意义。

这些人巧舌如簧,将这件事说得神乎其神。

消息迅速传播开来,犹如野火燎原一般,传遍了整个国家。

全国各地的官员得知这个消息后,纷纷效仿,争先恐后地上报各种所谓的\"祥瑞\"现象。

一时间,各地都出现了令人惊叹不已的吉祥征兆,仿佛上天也在眷顾着这片大地。

在这股狂热的氛围中,宋真宗被丁谓、王钦若等大臣们所蛊惑,坚信这是上天对他的昭示。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下诏决定在泰山举行盛大的封禅大典,以感谢上苍的恩赐,并向天下展示自己的仁德和威望。

至此,宋真宗为了掩盖社会矛盾,制造出了一场自编自导的天书迷信闹剧。

这场闹剧不仅让君臣上下陷入痴迷状态,更开创了北宋历史上恶劣的先例。

此后,这种迷信风气愈演愈烈,导致了一系列不良后果。

这场闹剧引发了社会上的种种不良影响。

它加剧了政治腐败,一些官员利用祥瑞之说来讨好皇帝,谋取私利,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

这场天书迷信闹剧成为了北宋历史上的一个污点,给后世留下了深刻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