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最近,也不能说最近了,几个月前,我看了大明王朝1566这一电视剧。

当时其实有一些跟风的意味在,当时在网上刷到了一些小阁老的名言,和类似的一些名梗,因此想要看一看这部电视剧。

但没想到一开始,就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

我看电视剧很少,因为我觉得电视剧虽然也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但终究没有书本文字所呈现出来的感觉。

当然还有大部分电视剧拍的实在烂,实在是侮辱原着,也太出戏了。

甚至包括王志文老师饰演的那一部天道,我个人认为王志文老师已经将人物张力近乎拉满。

但即便如此,也依旧没有完全诠释遥远的救世主之中,丁元英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王志文老师台词功底深厚至此,却依旧没有将其中佛家禅意阐述的足够深刻。

但大明王朝做到了。

从足以称得上豪华的演员天团开始,就注定作品里不会让人们失望。

而且电视剧几乎没有改变书中剧情叙述,只在细节层面做了一些更好的修饰。

甚至就连人物语言,都和原着基本完全类似。

本就有力量的语言文字,再由演技极强的演员们倾注感情念出,也无怪都说这是大明嘉靖年间纪录片。

这一部电视剧和原着真正做到不同的表达方式和艺术形式的,但传达了同样的思想。

甚至无论是看完电视剧再看原着,还是反之,居然都能感觉到一种相互升华,相互成就,实在是难能可贵。

我是因为先看了这个电视剧,然后很想知道刘和平老师的原着到底是怎么样的。

果然,原着相比于电视剧,多了一些解释,甚至多出了我在电视剧中没有看出来的暗线。(不是电视剧没拍出来,是我第一遍没看出来。)

这些补充让人物的形象

放假回家,我忘记了

迄今为止,我看了三遍电视剧,三遍小说,b站一位up的解析视频也看了两遍。

第一遍是看热闹,很有趣的描写和一些梗,本身就很吸引人,不断反转

第二遍,我意识到刘和平老师到底想借大明王朝表达什么。

不同于许多小说有个结尾,无论好坏,而这大明王朝1566只是描述了一个无解的困局,一个腐烂到极致,拧巴到极致,黑暗到极致的现状。

除了海瑞,和经过修饰过后的胡宗宪,几乎所有人都是衣冠禽兽,都是官场上的婊子。

严嵩,徐阶都认为自己是朱家的媳妇,是大明朝的媳妇,其实他们都是为了权利,为了利益出卖了自己的身体和灵魂的人。

说句不好听的,连婊子都不如,都是衣冠禽兽罢了。

我不否认,历史当中徐阶曾敢于直言,敢于抗争,但,人心似水,水无常形。

而不愿意出卖灵魂的人,只有在夹缝中苦苦求存。

会做媳妇两头瞒,还两头不讨好。

官员尚且如此,百姓,呵,不过是数字罢了。

这其中也有部分阶级史观的意味在,读书看剧之时,还是不要把自己带入统治阶级和既得利益者,否则你同情他们的遭遇,他们只会把我们当数字。

这便是书中告诉我们的,黑暗,残酷,压迫的近乎令人窒息的现实。

圣天子在朝,就能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

错了,那是雍正王朝粉饰出来的错觉。

真正的恐怖在于,黑暗,来源是太阳。

一切贪墨,皆始于内庭,始于那位九五至尊。

现在有些清吹,说什么清朝皇帝名声口碑好,那能不好吗?

百官都已经成了皇帝的玩具了,皇帝直接从百官那里拿钱,那百官能不搜刮民脂民膏吗?

但老百姓懂什么?只知道是贪官污吏作祟,甚至就连英明神武的皇上也被他们蒙蔽。

要是皇帝再隔三差五查一查贪官,抄一抄家,那百姓更要歌颂皇帝圣明了。

但说实在的,换一批官员也是一样的,甚至手段更加残暴。

跑题了,说回来,我也明白为何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不外如是。

不避讳的说,第二遍我看到了太多的消极层面。

但我隐隐有感,刘和平老师想表达的东西绝不止于此,于是我开始看第三遍。

第三遍,配合b站的讲解,我看到海瑞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我曾以为,海瑞只是刚直,但骨子里还是非常典型封建官僚主义士大夫。

但渐渐的,我明白,我错了。

不同于看不清真相,依旧幻想圣天子拯救天才的百姓,也不同于知晓了真相选择和光同尘的衣冠禽兽们。

在黑暗中,追求光明,甚至在其他人屈服黑暗之后,依旧追逐光明,就已经算得上是大无畏。

而海瑞,在看到黑暗的源头是皇帝之后,依旧选择点燃太阳。

他的理想,从未动摇,虽千万人,吾独往矣。

我发自内心的尊敬他。

虽然有历史的局限性,但海瑞,和张居正,走上了方式不同,但目的相同的道路。

基于此,我开始再次重燃对明史的兴趣。

放假在家闲来无事,我开始读传记,海瑞传,张居正传,最后重读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