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清帝重新上朝,脸色瞧着也比原先好了许多,有些老臣当殿就抹眼泪,尤其是许御史,他差点就闹出大祸来,如今看到皇上有所好转,而丹神医也进宫去治疗了,想来是有希望的。
不过,正如肃清帝所预料的那般,朝臣请立太子的呼声很高。
肃清帝并未立时答应,只说三位皇子年纪还小,且再等一等。
请立太子的朝臣里,自然也有齐家的门生,但只是附和其他人,并未有人主动站出来说。
肃清帝并未真正相信齐尚书想做纯臣的说法。
齐家最近确实低调,不过,这是敲打过后的效果。
虽没答应请立太子,肃清帝却宣布了一件事情,封北冥王谢如墨为太子少傅,将会教太子和皇子们骑射武艺。
这意味着,确立太子已经提上日程。
少傅只是虚衔,谢如墨实际还是大理寺卿。
不过,大家都感觉到皇上是为未来铺排些什么,而且这规划和铺排里头,有北冥王谢如墨。
大家是安心的。
不知不觉中,北冥王已成为定国神柱,他就像是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外可抗敌,内可安民。
南疆与沙国签订的盟约发回了京师,沙国保证,永不犯边。
有时候两国的协定,就像是一张废纸,翻脸的时候便会撕毁。
所以,对比起沙国保证永不犯边,还不如利益来得实际。
沙国每年给予商国的赔偿牛羊各五千头,骏马五百匹,粮食一万石,银子十万两。
沙国其实一直都是产粮大国,他们有肥沃的土地适合耕种,但是连年征战,抽调兵丁,导致良田荒废了许多。
如今既要赔款也要赔粮食,虽然数量不算十分大,但他们自己本身也得休养生息,怕是十年二十年间,不敢轻易动武。
而且,北冥王还年轻啊,在实力面前,吞并的野心再大,也只能把枕头垫高一些,做做梦了。
南疆部分武将也分批轮流回京城,接自己的妻儿去南疆,那一片土地如此的丰饶,一定可以绽放出最美丽的花朵。
农忙过后,肃清帝宣布在五月初举办春狩。
这一场春狩,肃清帝是有目的地举办的,为的便是让三位皇子在文武百官面前露脸。
春狩已经有多年不曾举办过了,先帝在的时候,便是最喜欢春狩,以此增进天家与臣子之间的感情。
肃清帝登基之后,也是举办过两年的,之后连年应战,春狩就搁下了。
皇子们在后宫生活,很少与朝臣见面,这一次,该是他们露脸的时候了。
春狩乃是大事,春狩之前还以猎物祭天,加上春狩朝臣家眷也会参加,凑个热闹,皇后也该出席的。
齐皇后知道如今已经无法指望娘家了,所以她想要在春狩的时候,多拉拢拉拢朝臣家眷。
因此,春狩之前,她虽还没解除禁足令,却为祭天抄写了许多经文,然后身穿单薄素衣来到慈安宫外跪着请罪。
她知道春狩可以解了禁足,但这台阶她要给,她要卑微,要认错,让皇上和太后消气。
恰好德妃和淑妃等人也在慈安宫,便一同跪下,为皇后求情。
自然,不过是人情世故,都知道皇后是要解了禁足的,顺水人情不做白不做。
太后不会刻意去刁难人,皇后跪了片刻,大家又都为她求情,便宣了她进殿去,赐了一杯热茶,也没有别的话特意对她说的。
好赖话也都说过的,她听得进去便听,听不进去,也是没有法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