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尤氏虽说一把年纪,可她对这方面的事,也不怎么懂,更没听过谁怀孕有这种反应。

倒是常听人说,谁家小娘子怀孕后,口味变得奇奇怪怪,也有人吃什么吐什么。

对此她也是糊里糊涂的,想不通又怕出问题,连忙喊道:“嬷嬷,去请柳大夫,要快。”

语气里的急切,任谁都能听出来。

苏白果见状吓得糕点也不吃了,一双眼睛紧紧盯着苏白英,满脸担忧,黑瘦的小脸皱巴成一团。

苏白英看到后,好笑得拍了拍她的手,示意她别担心。

虽说不懂为何会这样,但她身体此时却没有任何不适,想来应当没事。

这般想着,她便出声安慰,“母亲,别担心,问题应当不大。”

“英娘,不舒服要说出来,可别闷在心里。”尤氏想着她年轻不懂事,不放心的叮嘱道。

孩子还在肚子里,看不见摸不着,要是在肚子出点事,外人还真察觉不到。

“母亲放心,儿媳心里有数,这也是头一回发现。”苏白英点头保证道,之前一直睡到自然醒,倒是没有发现。

她肚子里这一胎,虽然怀得容易,养胎却不容易,如今更是出现这种现象,不知是好是坏。

婆媳俩忧心忡忡的坐在椅子上等着大夫到来,苏白英本来不觉得有什么,如今坐在椅子冷静下来,觉得自己托大了。

要是真有什么,她可承担不起,孩子对她来说可谓相当重要,这可是她后半辈子的依靠。

“你听进去就好,一切等柳大夫把完脉再说。”尤氏见她把自己的话听进去,也松了一口气,这要不听劝,那她孙子可就危险了。

柳大夫很就被张嬷嬷请来了,说来也巧,她要是晚一会,柳大夫就要出门采药。

而他这一出门,没有两三天可不会回来,为此张嬷嬷庆幸不已。

尤氏看到柳大夫的身影,把事情快速的说了一遍,“柳大夫,快看看老婆子的儿媳身子可有不妥之处,她最近特别嗜睡,且没睡够就没精神,这是怎么回事?”

尤氏心慌意乱的,生怕来之不易的小孙孙,一不小心就夭折,望着柳大夫的眼神殷切至极。

柳大夫本打算出门采药,却不想临走前被宋府下人喊住,只说夫人不太好,具体又说不个所以然。

只得匆匆忙忙往宋府而来,如今听到尤氏所说的状况后,他反而不怎么急。

不慌不忙的放下药箱,“宋老夫人稍安勿躁,待老朽把个脉。”

柳大夫拿出脉枕,放在小方桌上,先看了眼苏白英的脸色,脸色不似上回红润。

苏白英见状连忙把右手放在脉枕上,方便大夫把脉。

她对自己的身体健康非常在意,苦了十多年,如今好不容易吃喝不愁,当然爱惜不已。

茶儿极有眼色的从怀里拿出一张帕子,盖在苏白英手腕上。

柳大夫撩起眼皮,扫了眼她暗哼一声,把手搭在苏白英手腕处,静下心来认真把脉。

尤氏屏住呼吸,眼睛紧紧盯着柳大夫的一举一动,想从他脸上看出一丝端倪。

只可惜柳大夫神色自若,尤氏在他脸上看不出任何不妥。

苏白果更是站在苏白英身边,双手紧握,满脸紧张的看着大夫把脉,连呼吸也下意识的放轻。

片刻后,柳大夫示意苏白英换一只手,苏白英听话的把左手放在脉枕上,心里七上八下的,一些不好的想法,不受控制的涌入脑中。

苏白英越想心越乱,就在她眼眶不自觉泛红时,柳大夫收回把脉的手,顺势捋了捋胡须。

在众人屏息凝神中,慢悠悠的开口,“宋夫人这种情况并不是生病,而是少时食不裹腹导致的内里空虚,后来调养过一段时日,只是时间尚短,怀孕后月份越大这种情况越明显。老夫写张调养身子的方子,好好调养问题不大。”

这种情况在乡下比较常见,柳大夫说的轻描淡写,尤氏却听得揪心不已。

她的大孙子身子骨本就差,如今儿媳的身子也不争气,幸好发现的早,往后好好调养吧。

尤氏此时的心情非常复杂,早知儿媳肚子如此争气,身子骨却不争气,就该把她身子调养好,再怀孕,也不至于发生这样的事,唉!千金难买早知道。

苏白英听后,狠狠松了一口气,还好!还好!

悬着的心终于落到实处,只要有办法解决就好,起身朝柳大夫行了一礼,“多谢柳大夫,那就麻烦你了。”

尤氏回过神来,跟着附和,“辛苦柳大夫了。”

说完朝张嬷嬷使了个眼色,张嬷嬷立马会意,转身朝里间而去。

柳大夫开好方子,交给一旁的茶儿,“宋夫人按此方子服用半个月,情况好转便可停下。”

苏白英想着又要喝苦药,眉头紧蹙,不过为了孩子好,再苦也不退缩,“好。”

柳大夫见事情交待好,便收拾好药箱。

尤氏对柳大夫尊敬更胜从前,对方三番两次出手,往后可能还要麻烦他,尤氏半点不敢怠慢,从张嬷嬷手里接过荷包,起身亲自递给他,“多谢柳大夫,小小心意,还请收下。”

柳大夫看了眼不大的荷包,欣然收下,“宋老夫人客气了,告辞。”

尤氏笑着点头,“好,嬷嬷送一下柳大夫。”

柳大夫离开后,尤氏看着苏白英的肚子,叹了一口气,她的小孙孙可真不容易。

“英娘,往后好好休息吧。”尤氏不放心的交待道,看了眼瘦弱的苏白果,“五姑娘,也让厨娘炖些药膳调养一下。”

尤氏未嫁之前,家中情况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日子过得不错,嫁人后更是越过越好,从未受过苦。

也听说过穷苦人家,常常会吃不饱,这也是她捐赠银钱给青山寺的原因,只是从未接触过罢了。

说亲时她就知道苏家条件不好,可她见苏大山和陈氏都是勤快之人,想着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看来是她想的太简单了。

苏白英听到婆母的话,恭敬的朝她行了一礼,“多谢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