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大大方方地说道:“您一看就是贵人,我请您。
别看这鱼不大,却是漓江特有的,以漓江水烹煮出的鱼汤,味道极其鲜美,令人难以忘怀。”
说着,用瓜瓢舀了一瓢江水就倒进锅里,从鱼仓里捞出三舀黄颡鱼开始收拾起来。
边收拾鱼边说道:“贵人,您是来得巧了,平时这片水面可不敢来,捞鱼是要交钱的。”
辛弃疾一脸疑惑:“捞鱼也要交钱?”
小伙子嗤笑一声,轻声说道:“是,咱这里就差喘气也交钱了,以前这里是一位大地主的地盘,谁敢私捞,就会被打,就算被打死,也没人管。”
辛弃疾一脸严肃,沉声说道:“没人管!?”
小伙子无奈地摇摇头:“没人!没人拿我们当人。”
辛弃疾嘴角一抽,沉声说道:“这些地主人呢?”
小伙子开心一笑:“跑了!梁王来了!有人帮百姓说话了。
现在都在传,迎梁王,迎梁王,梁王来了不纳粮。”
辛弃疾有意无意地问道:“你分到地没?”
小伙子嘿嘿嘿地傻乐:“和您说,我家能分到差不多15亩地,都是肥田。
现在还没开始分,百姓都去堵他们了。”
辛弃疾一脸茫然:“堵?什么意思?”
小伙子嗤笑一声:“他们怕被清算,逃进金水岩了。”
辛弃疾眉头一皱:“金水岩是什么情况?”
小伙子看了看辛弃疾,略微思考,沉声说道:“静江府南边偏东一点就是金水岩。
名如其貌,就是在静江府阳朔,那里有旱洞、地下河水晶区、泥浴区。
那里面进去只能走水路,有窄处的,也只能乘坐单船而过,而且要平躺才能进,想进攻那里根本不可能。
他们估计等着大军撤走才敢出来,不知道梁王会不会在静江府驻军。”
辛弃疾点点头:“会的,百姓的军队百姓爱,百姓的军队爱百姓。”
小伙子有些激动,恭敬说道:“贵人是梁王的人?”
辛弃疾一脸平和,轻声说道:“是的,这次来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小伙子开心地不行,打开鱼仓又开始捞鱼:“贵人,今天我给你做饭两个菜,保证您满意,看你一身富贵,能不能求你一件事?”
辛弃疾一脸平和,笑着说道:“说吧,小伙子。”
小伙子用抹布擦了擦手,恭敬说道:“小人名叫阮五,会点水,能给部队当向导,以后想跟着梁王干,不知道大人能不能帮着说和说和。”
辛弃疾笑了笑:“你没家人吗?你去当兵了,家人怎么办?”
阮五一阵悲伤:“我父母都不在了,和小人相依为命的哥哥也被绑走了,没有亲人了。”
辛弃疾一皱眉:“被宋军劫走了?”
阮五摇摇头:“就是被本人豪绅绑走的,都是为他们往金水岩驮送财物和粮食的。
当时我和我哥分头跳水逃跑,我哥为了救我,被他们掳走了。
我想当兵,救我哥,救乡亲。”
辛弃疾一脸好奇,轻声问道:“你走了,你家地怎么办?”
阮五恭敬说道:“我嫂子还在,她可能干了,听说当兵可以免地税,我把我哥救出来,就跟着梁王走。”
辛弃疾一脸感叹,这百姓过得都是什么样的日子啊。
细雨蒙蒙的漓江,只看见清清的漓江泛着微波,两岸的山岩草木若隐若现,如在仙境中漫游。
忽然两只巨大的“蝙蝠”闯入眼帘,它们高昂着头,张开了翅膀,带着追求与希望。
辛弃疾抬头仰望,不由得感叹,轻声说道:“这里怪石嶙峋、巉岩林立,呈现各种形状简直太美啦。”
辛弃疾转头看向阮五:“有船吗?去金水岩是不是要走水路?”
阮五一皱眉,轻声说道:“大人,船都被征走了,不过您放心,小的这就去联系竹筏和船夫,我们就算用手划,也把您送到金水岩!”
辛弃疾点点头:“你去联系吧,明天如果可以就在这里集合,如果明天不行就等你两天。”
阮五恭敬说道:“大人放心,小人这就去叫人。”
阮五放下手中渔具,一侧身钻进漓江中,他像一条灵活的鱼儿,在水中自由穿梭,动作流畅而优美。
阮五的每一个动作都像是与水融为一体,游动时几乎不激起一丝涟漪。
阮五的双腿在水中有力地蹬着,身体在水中灵活地摆动,如同一条灵动的蛇,快速地游动。
每一次换气都像呼吸一般自然,在水中停留的时间仿佛没有尽头。
很快就消失在众人的视野中。
……
翌日清晨,一束阳光剑一般刺穿了屏障似的晨雾,射在江面上,碧绿的江面荡起点点金光,为平静的漓江注入了无限生机与活力。
辛弃疾来到江边一下子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只见数不清的竹筏几乎占满了整个江面,很多被从古严关放回来的当地百姓都自发的前来报到。
他们穿着一身单衣,腰系一条长绳,光着双脚,踏着竹筏,双手撑着一根长长的竹竿,随时待命,目光坚毅,似乎得到了某种神谕。
和古严关那种死气沉沉的状态不同,百姓们似乎打了鸡血般,满脸充满了斗志。
辛弃疾很欣慰,别说八百人了,就算来两千人也运得走。
辛弃疾手一挥,大军有秩序的进行登筏,一人一马一筏,整个漓江江面像一条长龙从北向南,直奔金水岩。
辛弃疾站在客船船头,远处的景物渐渐明朗,各种奇山异石便接踵而来。
在张仲宗的介绍下,“观音”刚过、“八仙”飘然而至,还没有回味过来,“骆驼峰”的逼真、栩栩如生的“鲤鱼”又跃到辛弃疾的面前。
辛弃疾高声喊道:“你们看看这座山像什么呀?像不像一只大乌龟?”
众人顺着辛弃疾指的方向看去,果然看见了一座山脊微微隆起的大山,像极了乌龟的龟壳!
如果仔细观察,似乎还能在山脚看见它的两条腿呢……
竹筏不断前进,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峰峦陆续映入她们的眼帘,它们有的叫“磨盘山”,有的叫“猫儿山”,还有的叫“象鼻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