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间内,苏昼继续写道。
……
天台上。
羊拐躲在掩体后。
“全体士兵听令,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不要做无谓的牺牲。”
“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击。”
“任何人不得擅自行动。”
……
羊拐憋不住了,他一个翻身跳出沙袋。
在顶楼上奔跑起来。
一边跑,他一边喊着。
“快来救人。”
说着话,他已经走到旗杆前。
捡起旗杆,他一把把向杆子下方抓去。
随着他的动作,旗帜再次飘扬。
孤零零的,他站在那处楼顶。
举着旗子大喊。“快来救人。”
……
“五班出去救人,其他人原地待命。”
端午忍不住了,不等其他人走,他率先冲了出去。
跑到天台。
他对准天上的飞机一边射一边喊着。
心中有无穷的怒火要宣泄。
其他士兵抬着担架。
抢救着伤员。
飞机很快,他们这样的行动就像活靶子。
抢救伤员,伤员只会越救越多。
子弹如雨幕。
一轮下来,压得他们抬不起头。
朱胜忠越过伤员,一路目标明确。
他走到羊拐身侧,和他一起扶着旗杆。
老铁拉动枪栓,端午举枪打中了飞机侧面的玻璃。
又一枪。
可惜,玻璃太厚。
飞机上的小日子恶狠狠的看着他。
“你还敢挑衅个,可恶。”
于此同时,小日子指挥部下了命令。
“0917,请立即返航。”
眼见飞机飞走。
战士们马上进行救援。
“看护兵,伤员移走!”
端午看着天空。
好一会儿,他确定。
“跑了!跑了!”
他大喜,扭头朝战士们喊着。
举起双手,他兴奋道,
“跑了!”
山东兵看着他,两人相视,都笑着。
突然,山东兵眼神一滞。
一张笑脸瞬间掉了下来。
他盯着端午的腹部。
端午见对方这个反应。
似有所感朝自己身体看去。
他右侧的肚子,被子弹打穿,出现一个两指大小的弹孔。
流着血。
端午瞬间懵了。
身体也开始疼痛。
他“砰”一声磕膝盖跪在地上。
……
西楼内。
小湖北想要上去,被羊拐一把拽过去,拉住了胳膊。
小湖北喊着。
“哥!”
“哥!”
山东兵凑上前。
看了看医护兵,医护兵神色凝重轻轻摇头。
山东兵瞬间明白。
他拉着端午的手。
只听端午有气无力的说。
“小湖北……”
“你莫怕……”
“有我呢。”
说着话,端午的手不断抖动,是疼痛感导致的痉挛,肌肉开始不受控制。
人也因为失血过多产生幻觉。
端午压着伤口,整个止血棉都已经被浸透。
“不是说好了,到了上海……”
“我们坐船去英国,带上叔……带上我妈……”
小湖北被羊拐锁着。
老铁也在一旁看着端午。
他走到羊拐身前。
看着呆滞的小湖北,或许是想到了自己的儿子。
他一把将小湖北拉进怀里。
摸着他的头。
小湖北克制的哭了。
肩头耸动着。
老铁拍着他的头。
“好了好了……”
端午继续说着。
“小湖北,我们不是说好了……到上海,要一起照……”
“一起照个相……”
山东兵听完,赶忙抬头,正看见躺在台阶上的方兴文。
“你过来!”
“你过来!”
方兴文似刚刚回神。
手足无措的端着相机走到近前。
“拍照片。”
闻言,方兴文对准端午。
“拍照片……拍照片……”山东兵轻声道。
他摸着端午的手。
镜头里,端午眼中的光逐渐涣散。
……
端午杀青了。
苏昼的内心久久没有平复。
直播间内,弹幕老师们破防。
“又又又是熟悉的味道,死小子开始了,又要发刀了。”
“原本还觉得端午没什么,可是他死的时候我心里还是揪了一下。”
“没人比我更懂苏昼,我猜又是应到1人,是不是最后就活了小湖北。”
“这些老兵油子也没那么可恨了。”
“每次看苏昼的文,总是从中期开始惊艳。”
演播厅内。
姜闻和其他人聊着天。
“小撒老师,您猜苏昼这次要不要写个人物小传。”
小撒意味深长的一笑。
“这还真不好猜啊,通常苏昼的小传总伴随角色的罹难。我猜他会写。”
“余化老师您怎么想?”
“我和小撒老师的看法一致。”
杨密等了半天,怎么还不问自己。
“姜导,您怎么不问我?我虽然一直在哭,但我也是有自己想法的。”
“嗨,您瞧这怎么话儿,刚才在想苏昼到底写不写了。”
“杨老师您觉得呢?”
“我觉得苏昼不写。”
“为什么?”
“因为他不写的话,我可以少哭点,哭多了会上火。”
………
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苏昼的小传是一定要写的。
这是苏昼故事的一大特色。
可以不夸张的说。
剧情跳着过,小传必须看,
而且苏昼也是很妙。
别人写故事,都是先写小传,再写故事。
先有了人物大致的框架,再往里面填充血肉。
剧情也由人物性格而展开,并产生变动。
他可好,先写故事。
等每一个角色的 戏份写完了,才写出小传。
每期节目的休息时间只有3天,苏昼再怎么厉害也不可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把故事想出来。
苏昼一边写着故事,一边就能把人物的性格定下来,不得不说,很牛。
虽然每一个故事都不是那种精彩到能拿奖的地步,但已经是相当精彩了。
这个时候,很多观众开始想,如果给苏昼足够长的时间,他能写出怎么样优秀的作品。
此时直播画面。
苏昼缓缓敲出一行字。
【人物小传:端午篇】
【我叫端午。】
【出生那天是端午节。】
【我是家中独子,父亲是农民,种地时不小心摔下山。】
【从小和母亲一起长大。】
【母亲只知道她和父亲是吃了没文化的亏。】
【因此,不管我们的日子有多拮据,母亲总能省下钱来送我去读私塾。】
【她说,就算写不出本事来,只要认识字,等以后可以在村里给人写写对联,红白事记记账。也比种地来的轻松,我爹就是种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