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曝光大明阴谋论,老朱破防了 > 第107章 东林书院成立!靖康之变爆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07章 东林书院成立!靖康之变爆发!

对于方腊是不是农民,徽宗朝以前的人搞不懂。

但明朝的,却很清楚。

如果方腊真的是因为活不下去了,因为朝廷的统治太过腐朽,那水浒传中,就应该是方腊当主角。

而此时,秦镇继续开口道……

“这方腊,是浙江人,有一座漆园,说白了,他就是不满意朝廷的征税。”

“讲道理,他也属于士绅权贵阶级。”

“如果真的是农民起义的话,那应该是打地主,分田地,这才符合利益。”

“但他打的,是官服,杀的是官兵,甚至,连老百姓,他一样不放过。”

“什么农民起义?这就是造反!”

“而且,还是文官士绅阶级推出来的代表,是那些人的扶持,才有了所谓的方腊农民起义。”

“当然,最后方腊还是败了,被童贯直接给镇压浇灭,就连方腊本人,也被带到了开封斩首。”

“除了方腊起义以外,同时期还有个宋江起义。”

“在水浒传中,说他有一百单八将,占领了梁山,打着替天行道的名头,农民起义。”

“事实上,宋江不过只是有三十六人搞事情。”

“并且,规模也没有多大,在方腊面前,就是个弟弟,还是弟中弟。”

“当然,方腊不重要,宋江也不重要。”

“之前说了,宋徽宗与蔡京,现在轮到童贯了,就说说童贯。”

“在所有人印象中,童贯就是个权宦,死太监,根本没有半点本事,就被宋徽宗各种提拔,还去打仗镀金。”

“在《奸臣传》中,蔡京是六贼的头头,童贯就是排名第二的大奸臣!”

“在各种评分之中,蔡京与童贯等六贼,基本上都是排名倒数的存在。”

“如果有个什么奸臣榜,这两人至少也能排得上前列。”

“那就说说看,童贯到底是什么样的。”

“童贯,开封人,一开始,被宋徽宗派去收集字画。”

“等到后来要攻打青唐的时候,蔡京已经上位,就推荐童贯去当主帅。”

“针对青唐的吐蕃政权,其实早在宋哲宗的时候,就已经开始打了。”

“甚至,陆续占领了邈川城、宗哥城、青唐城,并改邈川城为湟州,青唐城为鄯州。”

“元符三年,建湟州为都护府。”

“元符三年,也就是宋哲宗死那一年。”

“陇右都护府,其实都能很清楚的看明白,建立这个的原因,也是为了更好的攻打西夏,直接北伐,三面围攻,西夏几乎是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就可以轻松攻灭。”

“但这时候,宋哲宗,‘恰好’死了!”

“这可真是太巧了。”

“前脚,陇右都护府建立,准备攻打西夏的时候,后脚皇帝就死了。”

“而皇帝死后,这支驻扎在陇右都护府的兵,自然而然也就没有了主心骨。”

“只需要有人在青唐地区煽风点火一番,这就成了当地民众激烈反抗,宋军处境艰难,朝廷就开始决定撤兵!”

“这情况,简直与当初高太后会还宋朝攻占的西夏四个地区如出一辙,不能说毫无关系吧,只能说一模一样。”

“这时候,其实就是向太后掌权。”

“不管是高太后还是向太后,但凡是太后摄政,基本上就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禁止变法,启用旧党,把一切对外扩张的领土全都还回去。”

“所以说,在宋朝,想要向外开拓,是一件很难的事情。”

“就算在勇猛的兵也没用!”

“出兵攻打,需要粮食吧?”

“后方直接给你断粮,饿都能给你饿死!”

“就如同神宗时期,攻打西夏的时候一样。”

“都打到人家陪都城下了,后方就是不来粮食,最后饿死的人,是战死人的十倍。”

“别说什么给文官泼脏水,这就是事实。”

“赵匡胤重定秩序,建立了宋朝,表面上看,秩序出来了,天下太平了,繁荣了。”

“可别忘了,所有人,曾经都吃过人。”

“能活下来的,身上就没有一个是干净的。”

“而几十年过去了,表面上看,好像没有什么,文官天天谈的是忠君爱国,宣扬的是仁义礼智信,给老百姓洗脑,让老百姓忠于朝廷,忘掉曾经的陋习,改掉曾经的坏毛病!”

“是,百姓是改了,伴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也已经忘掉了那段岁月。”

“但是,这帮子专门宣讲的文官,文人们,可不会忘。”

“他们知道,这所谓的仁义礼智信,所谓的忠君爱国,就是一种愚民手段,就是专门糊弄百姓的。”

“只要老百姓信了,也就达到了他们的目的。”

“而他们本身呢?”

“一个个的,穿的人模狗样,浑身上下闪烁着正义的光辉,就好像,他们与曾经,早已经划清界限,成了过去式,身上只存在真善美,没有一点邪欲恶!”

“然而,事实上,不是没了邪欲恶,只是被他们隐藏在了心底而已。”

“就像苏轼写的那句诗一样:崎岖事节制,隐忍久不决!还有别人写的,如: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

“其实不光是文人,将黑暗隐藏在心里,几乎是每个人同样都会有的东西。”

“那些喜怒形于色的,基本上不长久。”

“就像赵匡胤的儿子,乃至赵光义的儿子一样,在宋朝,就讲究一个喜怒不形于色。”

“等到掌权了,等到自己的地位高了,那就可以为所欲为了。”

“这不就是【要当且隐忍,勉强就功名!】么?”

“当然,话题有点偏……”

“宋朝想要向外开拓的难点,除了用兵后方不给粮食以外,还有一个就是……”

“就算你攻占了,可皇帝死后,那这地方,又会被摄政的太后,或者文官等给还回去。”

“所以,你攻占了也没用。”

“直到建中靖国元年三月,也就是宋徽宗登基后,第二年,最后一批宋军,也彻底撤出了湟州,已经算得上是彻底放弃湟州了。”

“宋朝的版图,再次变成了曾经的模样。”

“不是宋徽宗想放弃。”

“就没有皇帝嫌弃自己国家领土多的,自从始皇统一天下以来,那一统天下,天底下只有一个政权的思想,几乎都刻到了骨子里。”

“但凡当皇帝的,有几个不想一统天下?当然,也确实有,但这些偏安一隅,不想着一统天下的,基本上名声都不好。”

“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胸无大志,没有报负。”

“当然,宋徽宗也想一统天下。”

“于是乎,崇宁二年,在向皇后死后,宋徽宗经过两年时间,总算稳定了朝局,将皇权独揽己身,再次派遣宋军,进入湟水流域。”

“六月份,再次收服湟州。”

“崇宁三年,四月,宋军抵达了青唐。”

“之前是说什么青唐的各部落部族激烈反抗,导致宋军撤兵。”

“然而,这一次,宋军在抵达青唐成后,史书上记载:伪龟兹国公主、前封齐安郡夫人青宜结牟及其酋豪李河温率回纥、于阗般次诸族大小首领开门出降。”

“还没打呢,直接开城投降了,这还能叫什么激烈反抗?”

“才过去短短三五年时间,态度转变这么大?”

“前倨后恭?”

“说白了,宋军就是主动撤兵,根本不是什么激烈反抗,处境艰难。”

“支持,青唐城被收复,之后,又陆续收复收复廓州、积石军。”

“说实话,设立陇右都护府,将大宋版图扩张,这种事绝对不算小。”

“然而,打开搜索引擎,关于宋徽宗的介绍中,压根没有提到‘陇右都护府’,就更别说攻占青唐了!”

“当然,在童贯的介绍中,对这些也是一笔带过,平淡的就像是水一样,轻描淡写,宛若他今天早上吃了什么一样。”

“说白了,这段历史,是真的被抹除了太多。”

“同时,把童贯的功劳等,也抹除了,说童贯只是监军,统帅是那王厚。”

“然而,陇右都护府设立之后,王厚当上了威州团练使、熙河经略安抚使,带兵攻取廓州,拜武胜军留后。”

“而童贯,为熙河兰湟、秦凤路经略安抚制置使,连续升官至武康军节度使,讨伐溪哥臧征,收复积石军、洮州,被加官为检校司空。”

“后来,宋徽宗又拜他为开府仪同三司。”

“如果童贯真的是监军,这些提拔,根本与他的功劳不匹配,更别说开府仪同三司了!”

“当然,还有一件有意思的事。”

“在童贯他们抵达湟州的时候,宋徽宗的宫中,恰好失火了。”

“唉,对,就这么巧。”

“当然,具体什么地方失火,没有记载,或者说,被人抹除了。”

“要知道,古代失火,可不是一件小事。”

“毕竟,宫廷多为木质结构的建筑,一旦发生火灾,往往很容易就迅速蔓延出去,要不了多久,滔天火海就会出现。”

“这是什么?这很明显是奔着烧死宋徽宗去的,就是不打算收复湟州,青唐。”

“可惜,宋徽宗命硬,没死成。”

“而史书中记载就是,宫中忽然失火,宋徽宗认为是不祥之兆,于是乎就下令童贯停止出兵。”

“然而,童贯并未听从宋徽宗的命令,而是将诏令藏入靴中,继续率军出征,最终成功收复了湟州。”

“这诏令,要么就不是宋徽宗下的,要么,这事就是虚构的。”

“毕竟,刚抵达湟州,宫中失火。”

“宋徽宗认为不详,于是下令,童贯并未听取宋徽宗的命令,继续率军出征。”

“这中间,就忽略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从开封到湟州,那是两千六百多里地!”

“古代最急,莫过于八百里加急。”

“一天跑八百里,这两千六百里,至少要跑三四天。”

“更别说正常情况下的驿马速度了。”

“两千多里地,真不是说抵达就能抵达的。”

“真以为前线与朝廷无延迟?就像发短信打电话一样呢?”

“总之,不管如何,陇右都护府,是重新设立了。”

“而这一年,也不过只是崇宁三年。”

“童贯这个人吧,说他是宦官,就别因为宦官的身份就有什么刻板印象,首先,他体貌魁梧,穿搭很是讲究,甚至,还有胡须,皮肤坚硬如铁,一点也不像宦官!”

“童贯具体是不是宦官,说实话,这一点,也有点存疑。”

“不过也无所谓,是不是宦官也不重要。”

“反正童贯武力值爆棚就行了!”

“除了武力收复河湟地区,建立陇右都护府以外,童贯还率兵征讨西夏。”

“本来,收复河湟地区的下一步,就是攻打西夏。”

“正好,西夏又不断骚扰宋军边境,那就简单了,直接派遣童贯出战。”

“这一战,就是正儿八经的战斗了。”

“此时的朝堂上,还是宋徽宗与蔡京说了算,说白了,大权已经独揽了!”

“在徽宗朝的枢密使,有五个,分别是:童贯,蔡京,王黼,梁师成,朱勔,”

“看到没,六贼有五个,都当过徽宗朝的枢密使。”

“说白了,就是宋徽宗的心腹。”

“童贯在前面打仗,不管枢密使是蔡京,还是王黼,亦或者梁师成,朱勔,反正都是不会不给粮草。”

“只要粮草到位,打仗就简单了!”

“从1104年开始,就一直对西夏用兵。”

“宋史那边记载的比较少,夏国传倒是记载的比较多。”

“1104年,五月,西夏出动铁骑与宋朝相争,西夏军被宋军击退。”

“六月,西夏军与宋将折可适战于灵州川,又败。”

“十月,李乾顺(西夏皇帝)遣使向宋朝请和,被拒。”

“1105年,宋军多次进攻西夏,西夏军一再被击败。”

“1106年,辽国介入,西夏与宋庭终于议和。”

“可以说,在童贯的带领下,夏国被打的已经坚持不住了,没有辽国介入,西夏真的会被灭国。”

“其实这时候已经可以看出来了,三分天下,真的很难灭掉一方。”

“如果宋朝灭了西夏,那下一步肯定就是对付辽国了。”

“辽国不愿意看到这种事情,自然而然就会去帮助西夏。”

“要是宋军还是打算灭西夏,那辽国不介意派兵去绕后攻打宋朝。”

“同时,宋军在对付西夏的时候,辽国也可以派兵增援。”

“果不其然,后来,1115年的时候,再次攻打西夏,结果,这一次,西夏有了辽国当盟友,大败宋军,《宋史》记载,此战十万大军皆战死,当然,肯定没有那么夸张,不过,这一战,肯定是败了。”

“对此,宋徽宗很不爽。”

“辽国很烦!”

“真的很烦。”

“但也是没办法的事。”

“辽国肯定不愿意看到西夏被灭。”

“所以,接下来的情况就是,想办法,灭了军事能力更加强大一点的辽国,没了辽国,才可能灭了西夏。”

“顺带一提的就是,也是在这一年,1115年,完颜阿骨打崛起了。”

“趁着辽国大部分主力都在帮助西夏偷袭宋朝的情况下,他乘势崛起。”

“本来,前一年,也就是1114年的时候,他就瞅准机会,逐步统一了邻近部落,扩充势力。”

“等到辽军主力都去帮助西夏后,他连败辽军于宁江州、出河店!”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终于,1115年的时候,他称帝了,国号大金!”

“说白了,完颜阿骨打能崛起,能建立大金,还是钻了空子。”

“没有宋朝出兵西夏,辽国增兵支援,他想要崛起,还不知道要等多久。”

“首先确定一点,宋军的战斗力不弱,绝对不弱!”

“攻打西夏,连战连胜就可以看得出来。”

“此时的宋军,绝对是精锐,就算称不上虎狼之师,也绝对算得上是精兵强将!”

“如果十万宋军真的被全灭。”

“那辽国与西夏的合兵,至少也要有三五十万才行!”

“没有三五十万,全灭十万宋军根本就是在开玩笑!”

“之后,童贯还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就是所谓的联金灭辽。”

“史书上说,是童贯花钱买来的燕云十六州,而且,在联金灭辽的过程中,宋军就是个打酱油的,连战连败。”

“这完全是扯淡。”

“灭掉辽国的主力,就是宋军。”

“虽然说金国已经建立了,但当时刚建国的时候,金国有多少主力?能拿出多少兵力来?五千?还是一万?”

“诚然,的确有一万兵力,别把‘满万不可敌’真当历史了。”

“别说一万人了,给五万金兵,也别想灭了辽国。”

“他就没那个本事!”

“兵力不够,后勤不行。”

“他可以在辽国之中割据一片地区,当山大王,但绝对做不到灭辽。”

“而灭辽的大规模兵力,还是宋朝这边。”

“根据辽金史记载,辽国那边,辽天祚帝,统领契丹、汉军,十多万,号称七十万。”

“完颜阿骨打率领两万迎敌。”

“宋朝这边,出兵二十万。”

“关键是,童贯还不仅攻打辽国,还将辽国很多大臣策反了。”

“就这种兵力部署,一眼都能看得出来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说什么,在童贯的指挥下,二十万大军北伐燕京,大败而回,严重暴露宋兵的腐化,为后来的靖康之难埋下祸根。”

“他妈的,童贯不是不知兵,他是打过仗的,而且,还是大胜仗,打西夏的时候,要多猛就有多猛!”

“结果到了这,二十万大军大败而归?”

“这不是糊弄鬼么?”

“而且还说,辽军也很腐败,虽然兵力多,但战斗力不行。”

“而金国那边,出兵虽然少,但个个都是可以以一敌十的猛人。”

“就这样,完颜阿骨打带着两万人,打崩了辽国十多万人,灭了辽国。”

“反正就可劲了吹呗,金兵满万不可敌嘛!”

“说白了,真实情况就是,金军那边,只是起到一个牵制作用。”

“主力还是宋军。”

“让辽军两线作战,疲于应对,最终,一举灭了辽国,还顺利的收复了燕云十六州!”

“这才有了童贯封王的事情!”

“总之,反正,外部局势就这样。”

“已经可以显而易见的能够看得出来,宋庭的高层,已经是宋徽宗说过了算。”

“而从宰相到枢密使,再到各个部门尚书等,有权力的,说的上话的,全都是宋徽宗的人。”

“此时,宋朝的版图,已经多出了陇右都护府,还有燕云十六州,不仅是整个宋朝最强盛的时期,也是经济最繁荣的时期。”

“经过蔡京推行的新法,整个大宋,可谓是欣欣向荣,俨然有重新恢复天朝上国的趋势。”

“可为什么忽然之间,就发生了靖康之变,导致一朝崩盘呢?”

“那还得从宋徽宗变法中的一些做法来说。”

“首先,宋徽宗的全民教育,全民养老,还有常年的北伐,这都是要钱的。”

“但钱从哪来?”

“当然是变法收税了!”

“蔡京用的还是王安石变法,而王安石变法,抛除那些利国利民的政策,大头,还是收税,收富人的税!”

“再加上那些收归国有的,金银矿,茶、酒、盐等。”

“这些挣钱的买卖都归国有化了,国家不就有钱了么?”

“当然,士绅肯定不乐意了。”

“之后,又因为宋徽宗下诏废除了科举,废除了荐举。”

“这又得罪了士大夫。”

“终于,到了1111年,也就是北宋政和元年。”

“这一年,在江苏无锡这个地方,东林书院就产生了……”

“明朝时期的东林党,其实就与这个有关。”

“而这个东林书院是干什么的?”

“这东林书院,就是代表私人资本的组织。”

“东林书院的目的,就是反对国有化。”

“这放在后世,某个国家,其实就有类似的东西,哦,不能说类似,就是一个东西!”

“他们喊的口号是,私人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咱们这,就叫国不可与民争利!”

“这不就是反对国有化么?”

“反对国有化干嘛?说白了,还是抱团对抗皇帝!”

“而东林书院成立十来年后,就发生了靖康之变。”

“而接下来,才是真正的重头戏!”

“历史上,真实的靖康之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