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凡本是胡乱找个借口,不想萧媚儿却惊叫一声,扑入他的怀中。
“杨相公,快帮我赶走虫子!”
一团温软绵柔在杨凡怀里直打滚,搞得杨凡挺不自在,刚刚控制住的身体又要失控。
忙吹了一下萧媚儿的头发,将她推开:“没事,我已经将虫子吹跑了。”
“不会再有虫子了吧?”萧媚儿四面看着,特别希望真能有只虫子出现,这样她也好找借口和杨凡腻在一起。
“没有了,放心睡吧!”
为了避免再生枝节,杨凡转过身去,给了萧媚儿一个背景,呼呼大睡。
难熬的一夜终于过去,天亮之后,杨凡吩咐易金套上马车,赶往怀来县。
从长坊到怀来有两条路,一条从流云寨下路过,是山路,也要稍微远些;另一条走平地,基本是直线更近一些。
但杨凡吩咐易金走流云寨那条路。
一路上,萧媚儿还是叽叽喳喳地说着话,杨凡也还是淡淡地回应着。
来到流云寨下,杨凡让易金停下车,吩咐萧媚儿:“你回山去吧。”
萧媚儿一下变得不开心,委屈巴巴说:“杨相公,是媚儿哪里做的不对吗?”
“那个,这次出行估计得走一段时间,我怕你累着。”
杨凡找了个蹩脚的借口,其实是怕再和萧媚儿一起同宿,万一哪天没控制住身体,做了什么事那就不好了。
萧媚儿马上说:“只要能服侍杨相公,媚儿就不累。媚儿很乖的,杨相公别赶我回去,不然我娘会骂死我。”
这个倒是真的,要是让邓氏知道萧媚儿功亏一匮,就差一点引诱杨凡上钩,肯定会狠骂她一通。
看着萧媚儿泫然的样子,杨凡心一软:“走吧。”
“杨相公,你真好!”
萧媚儿激动的抱住杨凡,随即意识到杨凡不想这想,忙又分开。
马车继续向怀来县出发,这一次萧媚儿学了乖,话没有那么多了,和杨凡之间也注意保持距离。
当天午后,就到了怀来县,杨凡还是先找书店。
结果到了书店一看,这里的情况更加不妙,书店里不止没有课本,连书都没剩下几本。
向掌柜一问,才知道这里的纸也卖光了,也不知道是哪个大聪明先想出的办法,过来买书,什么书都行。
“这是为何?”
杨凡不理解,是本书上面就都是字,就算有空隙也没多少。
但听掌柜的意思,是那些人买了书去抄汴京赋。
掌柜的神情有些奇怪,但还是回答:“把书拆开,背面就能抄。”
这下杨凡才反应过来,大乾朝的书和现代书不一样。
现代书是单页纸,而且两面都有字;大乾的纸张质量没那么好,所有的书籍都是折页纸,就是长长的一张纸反复折叠起来,只在正面有写,背面都是空白的。
这本是个常识,但杨凡是穿越人,原主又不喜读书就忽略了这点。
萧媚儿:“杨相公,要不我们也买几本书回去折开了在背面抄?”
杨凡有些意动,但又觉得这样显得太跌份。
就在这时,二三个学子相伴涌入书店,“掌柜的,还有书吗?”
“有!”
掌柜的刚说完,那几个学子就化为饿狼,将书架上的残存的书籍抢去大半:“这些我们都要了!”
不是他们只买这些,是他们的财力只能买这些。
于是,杨凡掏出锭百两大银:“掌柜的,余下的书我包圆了。”
从书店出来,车厢里终于多了十多本书,杨凡马不停蹄,吩咐易金立刻去这里的纸张铺,看看有没有残余的纸张。
其实杨凡也知道,这根本不可能,书店的书都被买去抄赋了,纸张铺怎么可能还有纸。
到了地头,纸张铺的掌柜正在门外悠闲的喝着茶水和人聊天,过去一问,果然纸张都卖空了,因此掌柜才这么悠闲。
“公子,你的行动太慢了。”
掌柜笑嘻嘻的:“像你这样是抢不到纸的。”
杨凡笑笑,没向对方解释。
当晚在怀来县住下,经过白天那一出,萧媚儿不敢再轻易造次,连给杨易洗脚暖被的事也不敢提了,等到了休息时,小心地贴着杨凡睡在外侧,仍旧和最初的样子一样,与杨凡相对而睡。
天气冷,杨凡也怕她冻着,让她进了被窝,但没换方向。
一夜平安无事,第二天起来,杨凡吩咐直奔京城。
照着怀来县的样子,就算再去其他县城也是一样的结果,不如直接去京城。
至少京城地方大,不管是书店还是纸张铺都有很多,说不准哪个犄角旮旯还有漏网的书和纸张。
退一万步说,就算京城所有的书店和纸张铺都卖空了,也还有新进的纸张,毕竟那里可是全大乾的物流集散地。
萧媚儿很兴奋:“杨相公,我们当真要去京城了?”
这是她第一次到京城,自然充满了期待。
“当然是真的。”杨凡笑笑。
不得不说,远观萧媚儿的时候,还挺有风情,虽然还未及人事,自身却带着一股夹杂着高贵的风尘味,挺吸引人的。
又是几天的奔波,这一天来到京城。
正是正午时分,杨凡还是先找书店和纸张铺,马车在京城里来回奔驰不停,从一家书店驶向下一家书店,从一间纸张铺驶向下一家纸张铺。
一直询问到天黑的时候,也没有找到还有存货的店铺。
易金:“杨相公,我们找个地方投宿吧,再晚了小心找不到住处。”
在小县城,这个点就是万籁俱静的时候,但在京城,喧嚣热闹的夜生活才刚刚开始,大街上的客栈酒楼青楼都是分外热闹。
以前到京城都是住金鼎客栈,但杨凡不想再重到故地,也怕会再遇到三夫人或杨景辉的熟人,认出自己来,还得节外生枝。
便吩咐易金找普通的客栈入住。
京城的客栈多,易金很容易就找到了一家,停好马车,进去一问,客满。
出来驾上马车,继续问下一家,还是客满。
接连问了七八家,都是一样的情况,杨凡很是奇怪,问掌柜的:“以前人没这么多。”
掌柜笑眯眯的:“公子有所不知,这都是外地学子,来京城抄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