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9章 关内侯
而此时,负责宣读的赵高,也将目光看向了下方的赵高,同时他的脸上带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
接着,他伸出手拿起了第三捆竹简,不出意外这捆竹简的内容刻着的就是秦然的功劳和赏赐。
也就在这时,整个大殿的气氛都变得不一样起来,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秦然和那捆竹简之上,众人的心中都在猜测竹简的内容是什么。
“秦然。”
终于,赵高打开竹简,不出意外的念出了秦然的名字。
而听到自己的名字被念道,秦然的眉头一挑,接着深吸一口气,然后走出队列,抱拳沉声回应,
“末将在。”
紧接着,赵高继续念起竹简的内容,“前将军、上卿秦然。”
他的声音不紧不慢,但每一个字都在提醒着众人。
";“奉命潜伏于新郑,从内部瓦解韩国国都,而后又巧施离间之计,致使赵国君臣离心离德,铲除秦国大敌李牧。”
“北上攻破蓟城灭燕,献计水淹大梁,致魏国投降。”
赵高一边读着竹简上的内容,心中也是惊叹不已。
这些功劳,哪怕只是其中之一,都足以让一个人名垂青史了,更何况现在竟然全部集中在一人身上。
“前有灭楚之战,身先士卒,奋勇杀敌。后有肩负重任出使齐国,劝降齐王。居功至伟啊!”
当赵高读到最后几个字时,语气不自觉地加重了几分。
随着赵高宣读着秦然的功绩,让在大殿之上的群臣们才对秦然立下的功劳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
虽然六国都不是秦然身为统帅,率领大秦锐士直接灭掉的。
可是都与秦然有着很大的关系。
就拿赵国来说。
大秦第一次破邯郸的难度非常的大。
最大的原因便是赵国名将李牧的存在,此人几乎让大秦束手无策。
无奈之下才想出了反间计,而暗中的执行者便是秦然。
“秦大夫,竟然立下了如此之多的功劳?”
“是啊,万万没想到,扫灭六国中,几乎都有秦大夫的身影。”
“怪不得六国人对秦然恨之入骨。”
冯去疾感慨道。
“末将愧不敢当!”
“微末之功,即使没有秦然,这些事大秦也还会有其他人来做,六国无论如何也挡住不我大秦的铁骑。”
“臣只是做了一些基本的事情而已。”
“不敢贪天之功。”
秦然听着竹简之上的内容,连忙开口说道。
如果自己解释一下,这竹简的内容很容易将自己捧上天,到时候要是有心之人推波助澜,将扫灭六国的功劳全都加在自己的身上。
恐怕到那时自己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毕竟人心最是难测。
然而,面对秦然的解释,赵高仿若未闻一般,完全没有给予丝毫回应,依旧自顾自地继续读着手中的竹简。
“赐秦然,关内侯。”
这赏赐的内容,着实简洁明了,仅仅六个字,落在众人的耳旁却如同惊雷一般,使得在场之人无不是目瞪口呆,同时又觉得这般结果似乎也是情理之中。
要知道,这关内侯可是大秦军功爵位中的第十九阶啊,其地位之尊崇仅次于最高的二十阶列侯。
以秦然所立下的战功而论,即便赐予他列侯实际上也说得过去。
只是令人震惊的是,在此之前尽管秦然已然获封前将军一职,但实际上他却从未拥有过任何实质性的军功爵位。
反观蒙恬、王贲等一众将领,他们皆是凭借着一场场大战累积军功,一阶一阶晋升上来的。
换句话说,秦然此次相当于是直接跨越了前面十八个阶层的军功爵位,直接被封了侯。
“末将...谢陛下恩典!!”
秦然的声音表现的非常激动,他单膝跪地连忙开口道。
此刻的他,内心惊讶不已。尽管在此之前,秦然对于自己的赏赐早有猜测,可是没想到,政哥竟然真的会封赏自己为关内侯。
在秦然看来自己被封侯的话,关内侯是最适合的,没有什么实权,还能侯爵爵位,身份显赫。
然而,让秦然意外的事情并未就此结束。
就在他还沉浸在被封侯的喜悦之中时,赵高那尖细却又清晰可闻的声音再次传来,
“擢升秦然为太尉,掌武职,统领诸军。”
听闻此言,刚刚还在高兴秦然犹如遭受雷击,整个人瞬间呆住了。
秦然瞪大双眼,嘴巴一时间都合不拢,半晌说不出话来。
“啥?!”
终于,从他口中艰难地吐出这么一个字。
紧接着,一股强烈的眩晕感袭来,秦然只觉得眼前发黑,仿佛下一刻就要昏厥倒地。
只不过这都是秦然希望自己现在能晕倒而已。
与此同时,整个大殿内如同炸开了锅一般,原本安静肃穆的气氛瞬间被打破。
满朝文武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他们的目光不约而同地聚焦在了秦然身上。
要知道,太尉一职可是三公之一啊。
其地位仅次于丞相与御史大夫,可谓是位高权重。
如今,这么重要的职位竟然让秦然担任,这怎能不让众人感到震惊。
且不说那些文官了,即便是众多武将之中,亦有不少人心存不满。
尤其是出自王氏一族和蒙氏一门的将领们,更是对此感到难以理解。
要知道,按照常理而言,这太尉一职最为合适的人选,不是王翦就是蒙武。
可眼下,这一重要职位竟然落到了秦然的头上,这让他们如何能够心服口服?
“陛下!!”
秦然更是一脸惶恐地高呼道,“臣承蒙陛下厚爱,得以获封关内侯,已是受宠若惊。”
“然而,臣实在资历尚浅,又毫无在朝中为官的经验可言。因此,这太尉一职,微臣实难胜任啊。”
他顿了顿,接着说道,“三公之位,何其重要!其责任重大,关系到大秦安危、社稷存亡。”
“而臣一贯没有规矩,闲散惯了,行事难免粗心大意。若是将如此关键的职位交予臣,岂不是误国误民吗?”
“依臣之见,唯有王翦将军和蒙武将军这样德高望重的大将,才有资格出任太尉一职!还望陛下明察秋毫,收回成命!!”
秦然连忙说道。
因为此刻对于秦然而言,这太尉一职简直就是一块烫手的山芋,无论如何都不能接过来。
因为他心里清楚得很,如果强行应下这份差事,势必会招来众人的嫉妒和怨恨,日后怕是永无宁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