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75章 秦然有本奏

一次性裁撤三十万骁勇善战的将士,这对于大秦来说无疑是一项极其庞大且复杂的事情。

这不仅涉及到众多的士卒安排,还需要考虑到将士们的意愿和情绪等诸多因素。

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些将士是否愿意返回故乡。毕竟,他们在军队中度过了很长时间,连年的征战让他们已经习惯了军伍生活,有些人可能并不愿意轻易离开。

其次,还要担心将士们心中是否会产生不满情绪,就算秦军军纪向来严谨,可是哗变这种事情不得不防。

被裁撤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纠纷。

此外,如何妥善地遣散这些将士也是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安排,确保他们能够安全、有序地离开骊山、蓝田两大营返回故乡,并得到应有的补偿。

不过好在,大秦有着优良的传统。

每个秦人心中都很明白,在和平时期,大部分人都需要返回乡里耕种,以维持大秦的农耕发展。这个观念深入人心,使得将士们对于被裁撤这件事情有一定的心理准备。

而秦然在裁撤大军的事情敲定之后,也明白此时正是一个绝佳的时机。

在这个时候,为这些即将被遣散的将士们谋求一份保障,不仅是身为大秦将领的责任,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这样做既可以安抚将士们的情绪,又能体现朝廷对他们的关心。

“臣秦然有本启奏!!”

就在大殿中的群臣们还在交头接耳,消化尉缭提出来的裁军计划时,秦然突然站出来,声音洪亮,在这大殿中不断的回荡。

他这一嗓子,让原本嘈杂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不约而同地看向秦然的方向。

朝臣们对秦然的举动感到十分好奇,因为他们都知道,秦然在大殿议事时向来都是沉默寡言,很少主动发言。如今他却一反常态,主动站出来进言,这其中必定有重要的事情。

就连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也被秦然的声音吸引,转头看向了他,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讲!”

始皇帝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的威严。

秦然深吸一口气,定了定神,然后迈步走到大殿中央,对着始皇帝躬身施礼,随即道,

“陛下,关中秦人为了大秦一统天下,几乎将所有的成年男丁送上了战场,他们抛头颅、洒热血,马革裹尸,死而无憾。”

秦然的声音充满了感情,好似让在场的人能感受到关中秦人们为大秦所付出的一切。

“如今战事虽已平息,可老秦人家家户户的成年男丁不是断肢残臂,就是已经阵亡。”

秦然的声音略微低沉了一些,透露出一丝哀伤,“这些老秦人,他们为大秦奉献了自己的一切,不求回报,心甘情愿。”

说到这里,秦然停顿了一下,似乎在平复自己的情绪。

接着,他再次躬身,恳切地说道,“如今天下终于一统,臣恳请陛下怜悯老秦人,免除关中秦人三年赋税,五年徭役之苦!!”

说完,秦然便躬身等待始皇帝的回应。

“免除赋税和徭役?”

“关内侯所言甚是啊!老秦人们这些年确实苦不堪言。如今天下终于太平,理当如此!”

一位大臣率先附和道,他的声音虽然不大,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此刻大殿之中,无论是文臣、武将,还是宗亲贵族,都对此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可是,如今我大秦的绝大多数粮草都依赖于关中地区。若是免除赋税,那这三年朝廷的粮草又该从何处而来?”

治粟内史忧心忡忡地说道,他并不是不知道老秦人的苦,只不过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

“是啊,就算裁撤了三十万大军,各地驻军仍有数十万之众,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啊。”有人附和道。

一时间,朝堂上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赞同的,有反对的,也有持保留意见的。对于秦然的建议,人们看法不一,各抒己见。

“陛下,老臣附议!”

“儿郎们这些年实在是太苦了。”

见秦然真的为了老秦人奋不顾身,王翦自然不会退缩,只见他走到秦然的身旁恭敬的看向始皇帝说道。

“末将附议!”

王贲则是紧随王翦身后。

秦然、王翦、王贲三人的看法直接影响到整个大秦军中的将领。

接着,杨端和、李信等人纷纷出列。

他们这些领兵大将都明白,秦然是在为大秦所有的将士争取一份保障,让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

就连蒙武看到这一幕也站了出来。

虽然蒙家对皇帝忠心耿耿,可是也并不意味着他在朝堂之上没有自己的想法。

“陛下,老朽也赞成关内侯秦然的建议。”

“求陛下成全。”

让秦然和一众武将意外的是,宗亲嬴氏关内侯竟然也当众站出来赞成此事。

“不用看我,就事论事。”

“这些年关中老秦人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老朽身为嬴氏宗亲自然一清二楚。”

看着武将们诧异的目光,嬴氏宗亲冷声喝道。他现在站出来虽然有拉拢武将的想法,可更多的还是因为老秦人的苦。

因为嬴氏宗亲,便是从老秦人中走出来的。

“陛下,臣也赞同关内侯的建议。”

“免除赋税和徭役之苦,能让被裁撤的将士们没有后顾之忧。使得裁撤大军一事能更顺利的进行。”

太尉尉缭站出来沉声说道,他从裁撤大军方面向皇帝阐述了支持的理由。

见状,上方的皇帝将目光看向丞相和治粟内史。

身为帝王,需要考虑的事情有很多,不能一时头脑发热便做出决定。

“治粟内史,若是按照关内侯的提议,大秦的粮草可能支持三年?”

始皇帝皱着眉头问道。

免除关中五年徭役,这点皇帝现在倒是不担心什么,可是三年赋税,不得不让他慎重。

“这...”,

听到皇帝点自己的名,治粟内史不由的头大起来,作为掌管的钱粮支出的他从秦然提出建议的那一刻再开始在心中不断的盘算到底能不能实行。

“回陛下,连年的征战,让关中各地的粮仓几乎已经见底。”

“不过若是省吃俭用一番,应该勉强可以支撑三年。”

治粟内史一边观察皇帝的脸色一边回答道。

免除关中赋税,那么以关中肥沃的土地,这三年百万秦人可以自给自足而且还会有余粮存下。

而韩国旧地已经完全恢复耕种了,每年收上来的赋税钱粮可以供给在上谷一带的蒙恬大军。

至于齐国旧地,因为本就没有遭到多少战火,耕地百姓都保存较为完整,按照齐国奉上的人口土地户册,治粟内史故里齐国旧地的赋税应该可以供给各地的驻军粮草供应。

至于魏、燕、赵三国旧地,勉强可以自给自足。

只有楚地,叛乱不止,又驻守十万大军,需要从他地调集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