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 第348章 寿春鏖战风云起,父子筹谋破危局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48章 寿春鏖战风云起,父子筹谋破危局

列位看官,上回书说到陆抗在背嵬军中跟着丁奉学习历练,了解其战术战法。与此同时,徐晃、甘宁、太史慈三位大将分别率领大军奔赴寿春东、南、西三面城门,步军统制李阔则前往寿春与下蔡之间的密林设伏,切断两县之间的联系,为攻城之战创造有利条件。各方将士严阵以待,随着卯时三刻的到来,一场激烈的寿春之战正式打响,凌统负责镇守的南门,在十三梢炮的猛攻下损失惨重,变得岌岌可危起来。

寿春城南门城外,甘宁指挥着十三梢炮已经猛轰了数十轮。石弹呼啸着砸向城墙,每一次撞击都掀起一阵砖石与尘土的风暴。在这般猛烈的攻势下,数段城墙已摇摇欲坠,就像风烛残年的老人,随时都可能倒下。甘宁见状,果断改令十余台十三梢炮调转方向,集中火力猛攻那几处薄弱的城墙。然而,十三梢炮体型庞大、结构复杂,调整方位需耗费不少时间。

趁着这间隙,甘宁大手一挥,高声下令:“先登营的儿郎们,随我冲!拿下这城门与城楼!”麾下先登营士卒们如同听到冲锋号角的猛虎,齐声呐喊着,扛着云梯、手持兵器,向着城门与城楼处奋勇冲去。

与此同时,在寿春城东面,徐晃正率领着麾下军队对城墙展开着猛烈的进攻。徐晃骑在一匹高大的战马上,身披厚重的战甲,手持一柄开山大斧,斧身寒光闪烁,在阳光的映照下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

“弟兄们,给我冲!今日定要拿下这寿春!”徐晃的声音如同洪钟,在战场上回荡。士兵们在他的鼓舞下,士气大振,扛着沉重的云梯,冒着城墙上敌军如雨般的箭矢,不顾一切地向前冲去。

“掩护云梯手!”徐晃再次大喝一声。弓箭手们迅速列阵,张弓搭箭,向着城墙上的敌军射去。密密麻麻的箭矢如同一群黑色的飞鸟,遮天蔽日地飞向敌军。城墙上的敌军被这一波箭雨压制得抬不起头来,只能暂时躲在掩体后面。

趁着这个机会,云梯手们加快了脚步,迅速将云梯靠在了城墙上。士兵们如同一群敏捷的猴子,顺着云梯向上攀爬。然而,敌军并没有坐以待毙,他们纷纷从掩体后冲出来,用石块、滚木等武器攻击攀爬的士兵。一些士兵不幸被击中,惨叫着从云梯上坠落下来,但后面的士兵并没有退缩,他们踩着同伴的尸体,继续向上攀爬。

徐晃看着战场上激烈的厮杀场面,心中焦急万分。原本,他心中热血翻涌,也想亲自领军杀上城墙,与敌军展开一场殊死搏斗。但很快他便冷静下来,暗自思忖,自己毕竟上了些岁数,体力和反应都大不如前,而且在武艺一途上多年未有寸进,与其在战场上冲杀在前,还不如坐镇军中,更好地指挥调度,发挥更大的作用。

想到这里,徐晃转过头,目光落在了身旁的徐质身上。徐质身材魁梧,眼神中透着一股狠劲,一看就是个勇猛无畏的将领。徐晃伸手拍了拍徐质的肩膀,郑重地吩咐道:“问烈,速速领军杀上城头,为我军打开这寿春东门!”

徐质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和期待,他毫不犹豫地丢了手中的大斧,抽出腰间寒光闪闪的长剑,朝着麾下士卒大声喊道:“弟兄们,随我冲!杀上城墙,抢下头功!”说完,他一马当先,带领着麾下士卒如同一股汹涌的洪流,朝着城墙冲去。

徐质身先士卒,手中的长剑挥舞得虎虎生风,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地。在他的带领下,士兵们士气高昂,奋勇向前,与敌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

而在寿春城西面,太史慈的进攻同样激烈。太史慈身着轻便的战甲,手持一杆长枪,枪尖闪烁着寒光。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股坚毅和果敢,仿佛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他前进的步伐。

在数轮猛攻不下后,太史慈心急如焚。他深知,这样僵持下去对己方不利,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于是,他把心一横,大声喊道:“弟兄们,随我上!今日不拿下这城墙,誓不罢休!”说罢,他率先扛起一架云梯,朝着城墙冲去。

在太史慈的带领下,一营精锐士卒紧紧跟随其后。他们扛着云梯,冒着敌军的箭矢和石块,毫不畏惧地向前冲去。城墙上的敌军看到这一幕,纷纷加大了攻击力度。箭矢如雨点般落下,石块和滚木如流星般砸下。一些士兵不幸被击中,倒在了血泊中,但太史慈和他的士兵们并没有退缩,他们继续向前冲去。

终于,太史慈和他的士兵们冲到了城墙下。他们迅速将云梯靠在了城墙上,然后开始向上攀爬。太史慈一马当先,手持长枪,一边攀爬一边抵挡着敌军的攻击。他的长枪如同一条灵动的毒蛇,在敌军中穿梭自如,每一次刺出都能带走一条生命。

在太史慈的带领下,士兵们纷纷爬上了城墙。他们与城墙上的敌军展开了激烈的白刃战。喊杀声、兵器碰撞声、惨叫声交织在一起,响彻云霄。太史慈在敌军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他的长枪舞动得虎虎生风,敌军根本无法靠近他。在他的带领下,蜀军逐渐占据了上风,开始向城门方向推进。

负责驻守寿春城西面的夏侯玄,望着城墙上的蜀军在太史慈的率领下攻势如潮,己方的士卒们在这猛烈的攻击下节节败退,防线岌岌可危,心中满是焦急与恐惧。

夏侯玄额头满是汗珠,他的双手紧紧地握着剑柄,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他深知,再这样下去,这西面的城墙迟早会被攻破。慌乱之中,他忙转身对身旁的副将大声喊道:“汝速速带领人马,全力抵住太史慈攻势!务必给我坚守住!”副将领命后,带着剩余的士卒,咬着牙冲向了厮杀最激烈的地方。

而夏侯玄自己,则趁着战场上的混乱,领着百余亲卫,悄悄地朝着府衙的方向逃去。一路上,他不顾身后士兵们的惨叫和呼喊,只顾埋头狂奔。

不多时,夏侯玄便气喘吁吁地冲进了府衙。此时,夏侯尚正在府衙中思考着应对之策。当他看到儿子夏侯玄竟然擅自丢下麾下士卒,独自逃回府衙时,心中的怒火瞬间被点燃。他瞪大了双眼,怒目圆睁,指着夏侯玄大声喝道:“你这逆子!为何擅自离开战场?汝此举,置我军将士的生死于何地?置这寿春城的安危于何地?”

夏侯玄被父亲的怒斥吓得浑身一颤,但他还是强装镇定,抬起头说道:“父亲息怒!如今蜀军攻势实在是太猛了,寿春根本无法久守。咱们与其在这里坐以待毙,不如趁此时从北门突围而出,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夏侯尚闻言,眉头紧锁,他盯着夏侯玄看了许久,心中的怒火渐渐平息,开始陷入了沉思。他在厅中来回踱步,双手背在身后,脑海中不断地思索着夏侯玄的提议。沉吟片刻后,他停下脚步,抬起头,语气凝重地说道:“玄儿,你此计颇为不妥。如今蜀军猛攻东、西、南三处城门,唯独这北门半天不见动静。杨再兴何等人物,他如此安排,显然是用了围三阙一的计策。若是咱们贸然从北门突围,必定会中了他的埋伏,到时候,我军将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夏侯玄听了父亲的话,心中猛地一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大手狠狠攥住。他下意识地低下头,不敢再直视父亲那饱含怒火与失望的眼睛。然而,他心中仍存着一丝侥幸,嘴唇微微颤抖,小声却又执拗地坚持道:“父亲,即使是那围三阙一之策也无妨。前两日,我早已安排得力人马快马加鞭前去下蔡搬取救兵,算着时间,想来此时援军也差不多该到了。一旦援军赶到,与我军来个两相夹击,定能打乱蜀军的部署,咱们也必能顺利从北门突围。”

夏侯尚听闻此言,原本紧皱的眉头拧得更紧了,额头上的皱纹如沟壑般深刻。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儿子竟暗中做了这样的安排,但更多的还是忧虑。

他缓缓踱步到厅中的案几前,伸手轻轻抚过案上的兵书,似在平复心中的情绪,随后猛地转身,目光如炬地看向夏侯玄,声音低沉却透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玄儿,你想得太过简单了。杨再兴那厮又岂会想不到咱们会向周边求援?他既然敢摆出围三阙一的阵势,必定早已在我军与下蔡之间设下重重埋伏。那前去下蔡的人马,能否顺利搬来救兵,本就未可知。就算救兵真的赶到,也难保不会落入杨再兴设下的圈套。到时候,不仅救兵自身难保,还会让我军陷入更危险的境地。”

夏侯玄听了父亲的分析,心中的信心开始动摇,额头上冒出了细密的汗珠。他微微抬起头,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嗫嚅着说道:“父亲,可如今城中兵力捉襟见肘,士气也愈发低落。若不冒险一试,难道真的要坐以待毙吗?”

夏侯尚长叹一声,走到夏侯玄身边,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玄儿,为将者,不可意气用事,更不能心存侥幸。此时,咱们必须冷静下来,从长计议才是。”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正是:寿春城外战鼓喧,众将拼杀志震天。父子筹谋商计策,江淮烽火意难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