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年代,小医生的精彩人生 > 第486章 京城来的这群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然和林羽的专业知识都与大森林有关,所以,他们特别的兴奋。

但是听得出来,他们现在的主业都不是搞本专业的,是在研究经济,好像是什么协会的。

秦耕没有打听,其实也没有太多的兴趣。

每个年代,这么大一个国家,肯定都会有不少的奇才,把他们组织起来,形成智囊团之类的,是大有益处的。

现在已经是77年了,离78年12月的那次会议仅仅只有一年时间了,这不明摆着在这里吗?

秦耕基本上可以肯定他们是一群什么人了,只是,他努力回忆,在未来怎么会没有他们的名字呢?

也没有刘恒的名字!

难道,他们永远是幕后?

“秦耕,医学将迎来重大的进步,几乎是颠覆性的,你做好了准备吗?”一个叫李舒然的年轻人背着一个大背包,走在秦耕的身后。

“你对医学很感兴趣?”

秦耕对他的说法很赞成,确实,到了八九十年代,一些爆炸性的发展,以ct,核磁,彩超为影像学的突飞猛进,以及人体化学分子检查手段的迅猛发展为标致,医学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

进入21世纪,医学每十年的发展,几乎等于过去一百年的发展总和。

他怎么会清楚这些呢?

“我叫李舒然,在耶鲁大学医学院读书,我回国了,现在改行在搞经济分析。你可能会问,怎么突然搞经济了。我告诉你,很快了,很快就会把重点工作放在抓经济了。”

李舒然兴奋地说。

秦耕当然知道,明年十二月那次会议将是划时代的。

明白了,他们就是为这次会议做准备的。

秦耕对医学没什么兴趣,因为他知道的够多了,你李舒然从国外回来,当然知道世界上医学的新进展,核磁已经发明,ct则已经在一些医院使用,很快就有第二代ct的出现,不说别的,仅仅是这两件成果,就足以推进医学前进一大步!

因为三分之一以上的器质性疾病可以通过ct,核磁共振做出精准的诊断。

所以,李舒然对未来医学的判断并不稀奇,只要有点国际视野就能知道,医学很快进入黄金期。

如果说医学发现微生物是第一次黄金期,这个时期人类就有了明确的诊断思路了,寻找杀菌的药物,以及怎样预防疾病就有了明确的方向。

第二次黄金期就是青霉素的发现,它打开了我们的思路,知道从哪里去找杀菌的抗生素了。

第三个黄金期就是诊断科技的发展,影像学,化学检测设备与试剂,把诊断水平提高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地位,当然算得上是一个黄金期。

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从90年代到21世纪,世界上的诊断水平突飞猛进,连带着治疗水平也大幅提高。

就譬如颈椎手术,70年代,我们国家做颈椎手术的医院主要是几家头部医院,最有名气的是京城的空总医院。但是,随着影像技术提高,到了21世纪,县一级医院都敢做颈椎手术了。

这就是发展。

李舒然见秦耕对医学发展似乎并不感兴趣,于是就换了一个话题。

“你对经济发展有什么见解?”

李舒然很想和秦耕多聊聊,因为刘恒反复给他们介绍秦耕很有超前意识,对未来的看法非常的有见解,他们都是一群这样的人,寻找知音,兴趣很足。

秦耕轻描淡写地说了几个观点,很快就反问李舒然,“你的看法呢?”

李舒然沉默了片刻说:“我们肯定是要走市场经济的!这点,毋容置疑,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其次,就是开放。”

李舒然停了停,接着说:“所谓开放,我们把资金技术引进来,这点非常重要,我们要和世界融合在一起,这点,我们并不吃亏,等我们生产了足够多的产品之后,我们要把产品卖出去,把钱赚回来……”

秦耕听着,并没有新意,这都是未来要走一遍的,也都是未来真的发生过的,秦耕亲身经历了一遍。

但是,这话从李舒然嘴巴里说出来,那就不得不令人惊奇了,这人很厉害,未来的预见这么准确,人才!

秦耕在想,这样的人才怎么不用呢?

秦耕回忆20年后,30年后,好像政坛上并没有这样一个人物啊。

为什么呢?

难道他们也和刘恒一样,喜欢平静的生活,隐居了。

刘恒其实就是隐居,他多次拒绝县里领导对他的提拔,如果他在5年前答应县领导做计委的副主任,那他现在肯定已经是计委主任了,再过几年,葛委会副主任里肯定有他的名字。

当然,刘恒年纪还小,还不到30岁。

等刘恒40岁,他官至昆明可能性极大,到50岁,就不敢想了。

这是秦耕的判断。

李舒然还在侃侃而谈,秦耕听得也很有趣。

自己作为穿越的人,对未来的发展总结几句很简单,但人家李舒然等人,他们不可能是穿越的呀,但是,他们的能力,秦耕不得不佩服。

他们不是穿越的,刚才李舒然在预测的时候就有很多的错误,特别是国际上的走向,很多是错误的,所以,否定了他们也是穿越人士的可能性。

他们甚至都没有预见到两年后的那场战争。

不过,并不影响秦耕对他们的高度评价,他们确实是有才华的。

他们正聊得起劲,一个姓钟的中年人也加入进来讨论,他的本职工作是搞水电的,他对水电有自己的一套,向上级领导提建议后,也被京城的领导发现了,他也加入到了刘恒他们的队伍之中。

他对云南的水电有很高的期待。

“未来我们根本就不缺电!”这是他的结论。

我们国家不缺电,那真的不敢想象,可以说,一种常识的观点,就是我们国家不可能完全满足用电需求,这是常识!

但这位钟同志却不这样认为,他提出了一整套的想法。

就在他们谈得兴趣盎然的时候,前面“砰”的一声。

前面传来“打到了,打到了”的呼喊声。

开枪的是刘恒。

其他人都往前跑,看是打中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