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67章 到底是本官的问题,还是他们的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7章 到底是本官的问题,还是他们的问题?

杨少峰杨大知县首先想到的就是咸菜。

中原堂口自古以来就有腌咸菜的习惯,杨少峰杨大知县在穿越之前也吃过许多,比如说川渝地区的泡菜和酸萝卜,潮汕地区用来和猪脚饭搭配的腌雪里蕻,东北地区的酱咸菜和辣白菜,还有什么涪陵榨菜之类的,各式各样的小咸菜要是全摆在一块儿,绝对比棒子的国宴更加丰盛三分。

但是要说杨少峰杨大知县最喜欢吃的,还是童年时吃过的山东辣疙瘩。

所谓的辣疙瘩,其实是一种根用芥菜,像是圆萝卜一样,十字花科植物,俗称很多,有芥辣、辣菜、芥菜头、疙瘩菜、疙瘩头、芥菜疙瘩、芋果头、苤菜咸疙瘩、芥疙瘩等,不经腌渍就吃会略微有股辛辣味儿,腌渍过之后的辛辣味儿会变得很淡。

在杨少峰杨大知县的童年记忆里,大人会在不想做菜的时候从咸菜缸里捞一块辣疙瘩,细细的切成丝后淋上几滴酱油和香油,稍微一拌就是一道菜,讲究点儿的还可以切点儿葱丝拌进去,葱丝和咸菜丝的味道互相融合,一小碟辣疙瘩咸菜就能吃下一大个馒头或者一大碗米饭。

对了,现在正好是五月,再过上几天就可以让百姓种黄瓜,等黄瓜结出来后还可以用酱油腌点儿嫩黄瓜,也是一道十分开胃爽口的小咸菜。

还有咸鸭蛋和咸鸡蛋。

托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常务副皇帝朱标的福,现在宁阳县有一千多只鸭子,一千多只鸡,而且其中一多半都是母的,养殖场里每天都能捡到一两百个鸭蛋鸡蛋,等盐到位了以后就可以腌咸蛋。

只不过,辣疙瘩咸菜和腌黄瓜、咸鸭蛋咸鸡蛋终究只是咸菜,宁阳县的百姓能腌,其他地方的百姓也一样能腌,指望这玩意儿赚钱是不太可能的。

真正能让杨大知县感觉有希望赚到大钱的,还得是罐头。

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恨恨的呸了一声。

做罐头最好是用马口铁或者玻璃瓶,但是宁阳县这个屁大点儿小县城既生产不出来马口铁,也生产不出来玻璃瓶,身为穿越者的杨少峰杨大知县在这方面的知识储备更是堪称穿越者之耻,能知道马口铁这个名词都已经很不容易了,指望他研究炼钢烧玻璃纯属做梦。

要光在用陶瓷罐子吧,后世有些商家能用陶瓷罐子卖豆腐乳,没道理我杨大知县不能用陶瓷罐子做罐头然后再把东西卖给徐达和常遇春。

毕竟这两个家伙要北伐打仗的嘛,军队肯定需要大量的罐头。

而且也不仅仅是罐头,炒面似乎也可以提前弄出来,里面加上点儿盐,再加上其他乱七八糟的东西,比如说豆粉蝗虫粉啥的,到时候全卖给徐达和常遇春。

貌似也不对,陶瓷罐子好解决,密封的问题也好解决,但是具体的过程是怎么样儿来着?是先把东西弄熟之后装进罐子里密封就行?还是把生的东西直接装进罐子里之后用高温蒸?又或者是把东西弄熟之后装进罐子里然后再蒸一遍?蒸的时候要不要密封?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杨少峰杨大知县干脆出了书房,先是去寻了在县衙里做厨娘的妇人,跟妇人说了炒面的大概做法,让妇人先炒一些出来,接着又去了县衙前院,让正在当值的衙役去找一些能密封的陶瓷罐子过来。

再然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就再一次回了县衙后院的厨房,耐心等着厨房炒制杨大知县版本的炒面。

厨房里,厨娘正在用没放油的干锅翻炒着蝗虫,眼看着杨大知县进了厨房,厨娘却是忍不住撇了撇嘴,说道:“大老爷,这些蝗虫真要加到面粉里?奴家这会儿光是炒干蝗虫,就已经觉得味道怪异,要是加到面粉里炒干,后面再用开水冲泡,味道不一样很怪异?”

蝗虫这东西不管怎么说也是昆虫的一种,现在只是烘干的过程中就已经开始散发出一股怪异的味道,等以后用开水冲泡的时候也绝不可能一点儿味道没有。

但是杨少峰却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转身走到厨房的一个架子旁边,伸手拿出装了花椒的罐子:“正好,待会儿再焙点儿花椒,同样碾成粉面,加到炒面里。”

虽然洪武年间的香料比较贵,但是贵的也只是香叶、八角之类的玩意儿,而花椒是中国本土就有的香料,宁阳县城内说不定哪个犄角旮旯里就有几棵花椒树,野外更是一大堆野生花椒,根本算不上什么稀罕玩意儿,用起来也不心疼。

真正让杨少峰杨大知县感觉到为难的,反而是并不怎么起眼的盐。

是,常遇春在强抓杨大知县的壮丁时曾经给了杨大知县一些精盐,但是常遇春那个抠门的一共也只给了杨大知县两斤多盐,经过几个月的消耗之后,如今就只剩下一斤多,用完之后可就彻底没有了。

至于说大明朝廷很快就会送盐过来……还是那句话,大明时期能够拿出来粜卖的都是粗盐,像常遇春给杨大知县的那种精盐根本就不会流到市面上,属于有钱也买不到的高级货。

而粗盐又意味着质量不够纯,谁也不敢保证里面有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杂质,最起码杨少峰杨大知县并不吃大明时期的粗盐。

正当杨大知县胡乱琢磨时,厨娘已经炒干了蝗虫。

厨娘先是把蝗虫盛出来铺到面板上,接着又把杨少峰刚刚拿来的花椒倒进锅里用余温焙着,然后又吭哧吭哧的用擀面杖把蝗虫碾成粉,最后又用箩筛细细的筛过一遍。

等到蝗虫粉筛完,锅里的花椒也焙的差不多了,一股子花椒的香气开始在厨房里蔓延开来,厨娘用锅铲来回翻炒几下,又盛起几粒用手摸了摸,便把花椒也盛出来碾压成粉。

最后是炒面。

厨娘把掺着些细麸子的面粉倒进锅里翻炒,整个过程没加一滴油,等到面粉被炒得微微发黄了,便又将之前筛好的蝗虫粉和花椒粉都一块儿倒进去翻炒,最后加了些精盐翻炒匀实。

等到炒面晾凉,杨少峰就拿碗盛了一些,让厨娘烧了锅开水冲泡。

然后,杨大知县只吃了一口就“呸”的一声,把嘴里的炒面吐了个一干二净。

事实证明,尽管花椒的香气已经十分浓烈,但是依旧无法完全遮盖住蝗虫的味道,再加上炒面本身也不是什么多好吃的东西,杨大知县只吃了一口就再也吃不下去了。

旁边早就等着看笑话的厨娘嘿嘿笑了一声,说道:“俺就说吧,这蝗虫有股子怪味儿,再掺到面里肯定不好吃。”

杨少峰又呸了一声,骂道:“他娘的,白瞎了这些面粉和盐。”

厨娘看了看杨少峰,又看了看杨少峰搁在一旁的碗,总觉得这就么扔了怪可惜的,于是忍不住问道:“那个,要不,俺尝尝行不?”

然而在征得杨大知县的同意,尝了一口被杨大知县百般嫌弃的炒面之后,厨娘却瞪大了眼睛:“香!真香!有花椒的香味儿,还有点儿糊了的肉香味儿,再加上白面和盐味儿,可真香!”

杨少峰傻傻的看了看厨娘,又看了看厨娘手里的碗:“真香?”

厨娘用力点了点头,答道:“俺还能骗大老爷你不成?这东西是真香!”

恰在此时,已经安排好人去送公文和奏本的跛五也折返回来,杨少峰当即就抓了跛五的壮丁:“跛五哥,尝尝这东西,看看能不能吃。”

跛五从厨娘手里接过碗,用木勺尝了一小口之后也瞪大了眼睛:“真香!不光有肉味儿,还有点儿盐味儿,怪鲜的哩。”

瞧着厨娘和跛五两个人都说香,杨少峰杨大知县这会儿也顾不得是否干净了,直接从跛五手里接过碗,凑到鼻子跟前闻了闻。

只是在闻完之后,杨大知县就立即撇开头,脸上也写满了嫌弃之色:“这他娘的什么玩意儿,还香?你俩的舌头是不是有毛病?”

跛五看了看杨大知县,又看了看杨大知县手里的碗,强忍着流口水的冲动,截钉截铁的说道:“这东西就是香!县尊要是不信,小的可以喊别人过来让他们也尝尝!”

等杨大知县点头之后,跛五当即就喊来了几个留守县衙的衙役,让衙役们挨个尝了尝碗里的炒面。

再然后,杨大知县就开始怀疑人生——当所有人都说这个炒面香的时候,唯独本官觉得这东西怪异难吃,那到底是本官的问题,还是他们的问题?

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少峰杨大知县干脆伸手指了指灶台边盛着蝗虫的木盆:“这里面可是掺了蝗虫粉,你们还觉得好吃?”

跛五瞧了杨大知县一眼,满脸懵逼的反问道:“掺蝗虫咋了?县尊之前不还亲口吃过烤蝗虫来着?无非是一个烤着吃,一个磨成面吃,都一样。”

杨少峰瞧瞧跛五,又瞧瞧那些衙役:“你们也是这么想的?”

一众衙役们纷纷点头:“县尊不是说过嘛,蝗虫也是肉,是肉就香,再怎么着也比麸子麦糠要强。”

杨少峰忽然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

自己在穿越之前吃过的好东西太多,在众多科技与狠活的共同作用下,自己的胃口早就不是一般的刁,别说是掺了蝗虫粉的炒面,就是朱重八朱皇帝的御膳吃在杨大知县嘴里可能也就是个一般般的评价。

但是厨娘、跛五还有一众衙役们能吃过多少好东西?

正如衙役们所言,蝗虫肉也是肉,怎么着也比麸子麦糠这些东西要香!

不过,这也是好事儿。

跛五他们没吃过什么好东西,难道徐达和常遇春手底下的那些士卒们就吃过了?

既然都没吃过好东西,那跛五他们觉得“很香”的炒面,徐达和常遇春手底下的那些士卒是不是会同样觉得很香?

暗自琢磨一番后,杨少峰忽然嘿嘿笑了一声,对厨娘吩咐道:“再炒点儿这样儿的面出来,凑够二十斤。”

“跛五哥找木匠打一个方型的模子出来,里面垫上一层油纸,再把炒面县在模子里压实成,然后带着压好的炒面和罐头去一趟徐相和常平章军中,问徐相和常平章要不要炒面。”

“这样儿一来,咱们既不用再单独卖蝗虫,顺带着还能再给宁阳县的百姓找一条挣钱的路子。”

厨娘当即应下,然后又开始往锅底填柴火,跛五也让人去找木匠打模子,只是心里却忍不住吐槽。

遇上杨大知县这样儿的县尊,徐相和常平章也真是倒了血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