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奋斗在洪武元年 > 第470章 太他娘的欺负皇帝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0章 太他娘的欺负皇帝了!

对于朱皇帝的污蔑之举,杨少峰毫不犹豫的采取了反击措施。

杨少峰指着另外一个不远处的铺子说道:“那不是写的栖霞苹果?”

“旁边那个不是写的莱阳梨?”

“还有那个,那个不是写的蓬莱煎鱼?”

朱皇帝直接冷笑一声道:“还有呢?你给咱指指看,咱想找个既没写宁阳,又写没你登州府哪个县的招牌出来。”

被朱皇帝这么一问,杨少峰顿时就哑火了。

只是转念一想,杨少峰又开口说道:“不是小婿找不出来,而是江南的那些商户都跑到了榷场,一般的小商户也不会跑来登州府做买卖。”

所以,西关市场里的铺面,之所以会挂这么多宁阳和登州某县的招牌,完全是因为江南的商贾们不争气。

绝不是因为本官多吃多占。

杨少峰越说就越是硬气:“小婿想过了,回头让常家兄弟在京城找几家出名的铺子,让他们来登州这里开分店。”

“像是金陵盐水鸭、金陵烤鸭、金陵桂花糕什么的。”

“这些不都是带金陵两个字的么?”

“哦对了,还有那个什么西湖醋鱼和宋嫂鱼羹,前面就可以加上杭州二字。”

“还有那个什么徐州的回赠肉,黄州的东坡肉。”

“不是宁阳县和登州招牌的可太多了。”

“他们不来登州府这里开店,要怪也是怪他们,怎么能怪到小婿身上?”

嗯???

朱皇帝忽然感觉自家女婿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难道真是咱冤枉他了?

站在朱皇帝身边的马皇后瞥了朱皇帝一眼,低声道:“你只管吃他的,喝他的,听着他的,别跟他辩论。”

被马皇后这么一说,朱皇帝顿时回过味儿来了。

自己又被那个狗东西给带偏了!

朱皇帝冷哼一声,干脆迈步绕过杨少峰,往旁边一个挂着“酒”字幌子的铺面走去。

兴许是瞧着朱皇帝的气势不像一般人,铺面掌柜直接迎了上来,点头哈腰的说道:“客官想要点儿什么酒?”

朱皇帝黑着脸,哼了一声道:“咱心里不舒坦,想喝点儿好酒,最好是粮食酿的烧酒,你这里有没有?”

掌柜的直接变了脸色,小心翼翼的答道:“回客官的话,小的铺子里有葡萄酒、梨酒和枣酒,您老要的烧酒……”

烧酒可不好说有还是没有。

尤其是对面这个客人看着还不像一般人。

毕竟朝廷禁酒,尤其是禁烧酒,民间也只能喝点儿果酒什么的。

至于蒸馏酒……私酿蒸馏酒可是大罪。

正当掌柜的迟疑不定时,杨少峰却已经走了进来,对掌柜的说道:“这是本官的岳父大人,你也用不着藏着掖着的,直接把你藏的那个高梁烧拿出来。”

掌柜的瞧了瞧杨少峰,又瞧了瞧朱皇帝,忽然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向着朱皇帝叩头拜道:“草民张五八,叩见皇帝陛下!”

朱皇帝嗯了一声道:“起来吧。”

等张五八站起身来,朱皇帝又问道:“你认得他?也知晓咱?”

张五八满脸紧张的答道:“回皇帝陛下的话,草民是宁阳县西河村的,在西河村的时候曾经见过大老爷许多次,也知晓大老爷的岳父大人是当今皇帝陛下。”

朱皇帝嗯了一声,又继续问道:“你会酿酒?酿的还是烧酒?”

张五八老老实实的答道:“是,草民自小就跟着家里人学了一手酿酒的手艺,这两年家里存下的高粱太多,小的就私自酿了一些高粱烧。”

“不过,草民并没有拿来私自贩卖,只是自己存了些在铺子里,自己偶尔喝一点儿。”

朱皇帝没有理会张五八的辩解,反而皱眉问道:“存下的高梁太多?有多多?”

张五八瞧了杨少峰一眼,杨少峰却直接笑着说道:“如实回答就好,反正陛下已经下旨蠲免了赋税。”

朱皇帝好悬一口气儿上不来。

什么叫咱已经下旨蠲免了赋税?

合着你们宁阳县的百姓占便宜都敢如此明目张胆的是吧?

太他娘的欺负皇帝了!

这个狗东西,以后得想办法治治他,要不然他这狗尾巴都敢翘到天上去!

正当朱皇帝暗自生气时,张五八已经老老实实的答道:“小的家里去年存了得有千余斤的高粱,要是再加上前年剩下的,估计得有小两千斤。”

朱皇帝瞪大了眼睛,问道:“多少?”

张五八小心翼翼的瞧了朱皇帝一眼,答道:“小……小两千斤。”

“主要是忽然就没人吃高粱了。”

“而且平时喂鸡喂猪什么的也用不掉这么多的高粱。”

“草民一时糊涂,就想着不如酿点儿酒出来。”

谁他娘的管你酿不酿酒了!

朱皇帝这会儿满脑子就只剩下小两千斤这四个字。

小两千斤是什么概念?

按照一个人一天吃掉三斤高粱来算,小两千斤差不多就够两个人吃上一整年。

如果熬成开花粥去糊弄肚子,这小两千斤高粱就足够一家人吃上一年。

也就是说,有这小两千斤高粱打底,就是一整年颗粒无收,都足以保证一家人的生计。

等等。

朱皇帝忽然回过神来,望着张五八问道:“什么叫做忽然就没人吃高粱了?”

这回没等张五八回答,杨少峰就直接说道:“这个小婿倒是知道,因为高粱不好吃,不顶饿。”

“毕竟高粱这玩意儿的吃法也就那么几种,远不如麦子做成的面食好吃。”

“再加上宁阳县的百姓现在并不是很缺油腥,偶尔能吃上顿鸡、鱼之类的,自然也就没什么人愿意再去吃高粱。”

“之所以家家户户还种着高粱,主要还是以前被饿怕了,总想着囤点儿高粱救命。”

“只是谁也没想到,家家户户都囤了许多高粱,一时半会儿的也吃不完。”

“不瞒岳父大人,宁阳县和登州府全算上,像张五八这样儿的并不在少数。”

“继续囤着吧,早晚都有放坏的时候。”

“贱卖了吧,他们又感觉心疼。”

“于是就有人偷偷摸摸的把一部分高粱酿成了烧酒。”

“啧啧。”

杨少峰咂巴咂巴嘴,说道:“您瞧着吧,这些蠢蛋们明年还会种高粱,种出来高粱还会囤起来,一个个的都死性不改。”

朱皇帝当即就瞪了杨少峰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