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贞观开荒人 > 第443章 不让此生留遗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阿姐,就这么挖出来吗?不会弄死吗?”小桃看着,屏住呼吸小心翼翼道。

没人敢动手,就苏樱和杨春华动手。

苏樱动手是因为她没觉得白叠子有多神奇,普通作物而已。

杨春华是因为少时常玩,见怪不怪。

其余人没敢动手,这是从宫中带出来的,就这些秧苗,生怕被自己弄死。

两人将秧苗从木格子里一棵一棵轻轻剥离出来,有些根须旺盛的,缠在木格上。

每一棵秧苗都长到半尺以上,四五片绿叶,根茎强壮。

裴三郎、周五郎、秦铁牛几人早把那一亩多的旱地又翻耕一遍,起垄、等距刨出一个个窝。

取出秧苗用竹筐装着,挑到地头,一棵棵仔细栽种,然后淋水。

村老们、妇人们全都围在边上观看,就连来盖校舍的民夫都停工来观看。

白叠子啊!宫中禁物,第一次得见仙颜,成了凡物,有种做梦的感觉。

“这东西也就你们杨家人见过,我们可是生平头次见!”郑娘子挨了挨杨春华笑道。

“以后你还能穿上白叠子纺织的衣物!”杨春华回道。

她知道苏樱的话没错,白叠子里面的白色纤维确实很长,当时年幼,只顾着好玩,从未想过它的妙用。

高氏和杨老汉相视而笑,白叠子的用处,当年他们不是没试过。

撕散填充到枕头里,不懂如何开发,这枕头枕着虽软和,但感觉一坨一坨的,用着并不舒服。

听阿樱的意思,这白叠子不适合填充枕头。

应该把白色纤维弹散,用线拉成经纬网,将弹蓬松的棉花铺上,铺平压匀,做棉被,御寒圣物。

待白叠子收获,苏家便要离开这里,女儿也随苏家回长安。

心中感慨,又惆怅万分。

三个小孙儿在长安落脚,寻到高家故旧,不想竟是显赫外戚,着实令他们意外。

当年清河王家也日渐势微,在朝中没多少存在感。

给孙儿留的信是不抱希望的,都不知高家在朝中还有没有人。

高氏多少个夜晚辗转反侧,想回长安的心是那么迫切,只希望闭眼前能再看一眼长安。

“好了,把篱笆扎上,免得被人误闯,摘了去!”杨老汉命令道。

大家一起把准备的木桩扎进土里,半人高,将这一亩多地隔离出来。

闲暇时,苏老太太和高氏就到这里张望,看着逐渐长大的白叠子,离回去的日子就越近。

“快瞧,这白叠子又长高了不少!”苏老太太兴奋道。

“嗯!”高氏笑笑。

“哎呀,你看,那株白叠子是不是起花苞了?”苏老太太眼尖,看到有株白叠子冒出花苞。

“可不!”高氏瞅了瞅。

“呵呵,亲家母,开花了是不是就要结白叠子?是不是要不了几日便能收获?”苏老太太激动道。

“还早呢,开完花才结籽,白叠子那会儿才长出来,然后还要等上些日子才能采摘。”高氏淡淡笑道。

“啊?那还要等多久?”苏老太太失落。

“大概还要两个月。”高氏回道。

“唉!”苏老太太叹气,“日子越近越觉得难熬!”

太想回长安了,生怕自己客死他乡!

“再忍忍,快了!”高氏安慰,眼神中闪过失落和难过。

苏老太太很快就能回去了,自己呢?能熬到虎子他们出息吗?自己还能再活十年吗?

“老姐姐,你何时回长安?”苏老太太望着高氏。

“快了!虎子他们出息了,我们就回去!”高氏说道。

“虎子才多大?少不得再等十年!”苏老太太想想就绝望。

“有几人能活到七十?我都怕自己倒在路上,老姐姐,不如跟我们一起走吧!”

高氏眼中闪过一抹光亮,随即黯淡,“不了,等虎子他们出息了再说。”

“哎呀,老姐姐,你能等到那个时候?”苏老太太劝道。

“反正我呀,是熬不到那个时候,老姐姐咱们一起走,路上有个伴儿。

回到长安,你若不嫌弃,住我家,要是嫌吵,就在附近赁个宅院。

咱俩每日走动,每旬你还能见到三个孙儿,多好!”

“这…”高氏意动。

“老姐姐,别犹豫!就这么说定了!”苏老太太拍了拍高氏的手。

“我想想!”高氏又是欢喜又是愁的。

高一脚低一脚回家,坐那儿默默发呆。

杨老汉回家,见老婆子两眼直直的,没有焦距,就知道又在想长安了。

“唉!”杨老汉端根凳子,坐旁边。

谁不想回长安呢?可是长安早已没有了家,回去又能如何?故乡是他乡!

就算回到弘农本家,只怕没几个认得的人。

可那该死的叶落归根的执念,让自己一次又一次的想长安,想那回不去的家。

大家都好好地流落这里也罢了,偏偏苏家回去了,同龄人苏老太太要回去了。

同为土埋脖子的老人,谁不羡慕苏老太太叶落归根?

不知不觉间,杨老汉眼眶有些泛红。

“守道,要不咱们回去吧!”高氏伸手握住丈夫的手。

夫妻几十年,彼此早已熟悉到不能再熟悉,自己想家,丈夫何尝不想?

“回长安作甚?虎子他们都寄养在义兴郡公府上,咱们往哪儿落脚?”杨老汉抹了把泪。

“亲家母邀请咱同路,可暂住苏府,也可赁宅院自住。”高氏目光殷切的望着丈夫。

“守道,咱们还有几年活头?想那多作甚?苏家人多,不如同行,相互有个照应!

哪怕到了长安就闭眼,我这心也是甘愿的!”

杨老汉沉默,心头各种滋味。

想回去,盼了二十年!可真正到这一天,突然没由来的胆怯,说不出为何,就是怕见故人。

“守道!”高氏千言万语。

“罢了、罢了!咱回、咱回!”杨老汉一拍大腿道。

老妻跟着自己苦熬二十年,唯一心愿就是叶落归根,趁现在都还能动,那就回吧!

不让此生留遗憾,今生对不住的便是老妻和孩子们。

“唉!这便好!这便好!”高氏又哭又笑的。

两个儿媳来唤公婆用膳,却见两人说着回长安,没去打扰,默默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