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大周太祖 > 第161章 上任济南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经过两日的整理,刘卓带着家眷悄无声息的离开了登州府城。李常在则带着数量惊人的银两与人手跟随队伍前往济南。

元朝时,山东省的省会是青州府的益都。

明朝洪武元年,设置山东行省,省治在济南。但是,关于什么时候把山东治所设在济南就有了分歧。

另一说法是,元末明初,朱元璋将山东行省的治所设在青州府的益都。洪武九年,朱元璋诏令改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大明所有行省都改名为承宣布政使司。

随着山东承宣布政使司衙门迁往济南府,济南府就成为了山东的政治中心。

可惜的是,在明崇祯十一年(清崇德三年),多尔衮入关劫掠,攻克了济南城(为明山东历城县城,即山东省治,以下多称济南城),屠杀十多万百姓。

直至次年三月份,清军方才带着掳掠的四十多万人,十多万牲畜、数百万的金银、以及德王朱由枢北返。临走前,清军一把火焚烧了济南城。

如今,原有的历史已经被改变了,而刘卓也绝对不会允许那般场景再现。

由于登莱两府的东西线水泥路已经彻底贯通,仅仅六日的功夫,刘卓一行就踏入了青州府境内。青州府与济南府之间水泥路并未建成贯通,刘卓一行只能通过官道赶路。

天启五年二月二十五日,刘卓一行人终于来到了济南城下。而李常在一行也放慢了行程,与刘卓一行保持距离。

抵达济南城后,刘卓并未进城,派人将家眷先行安置。然后按照朝廷的规制停留三日,进行斋戒。

三日后,刘卓在一众官吏的迎接下入城,并在父老等人的导引下,拜谒神祠,进行祭祀。然后则是参见僚属、与前任巡抚王惟俭交接。整个繁琐的流程,花了十多日的时间。

三月六日,刘卓才带着一众家眷入主抚台衙门。

抵达济南府的前半个月,刘卓只是熟悉了山东六府一百零四州县的情况。

明初,山东人口大约在五百多万。明朝中期,山东人口大概在七百五十万左右。如今,山东省的人口已经过千万。

明朝时期的山东,经济发展主要是以农业为主,商业流通为为辅助。

农业方面,粮食种植则变为两年三熟,有小麦、大麦、高粱、谷豆等搭配。但是,无论哪一种的搭配,都是以豆麦复种为前提。即先种冬小麦,小麦收后复种大豆,晚秋收获,再种植高粱、谷子、棉花等。

这一合理而又适宜的搭配种植方式,使得土地利用率大幅提高,同等面积的土地可以养活更多的人。

经济作物方面,棉花是首选,其次则是各种的蔬果。明朝建立之初,朱元璋就大力推广棉花的种植。山东一百零四个州县,种植棉花的州县接近半数。

而且,山东省境内,枣、梨、核桃、柿子等大面积种植,畅销各处。简单了解了山东的概况后,刘卓才开始处理政务。

修路的任务已经交给了陈川平,现今如何给李常在安排任务成为一个难点。主要也是山东省的农业、商业等方面做的都挺好。不仅是粮食大省,也是人口大省。

抵达济南城不久后,刘卓就令邱泰秘密的将人员、器械转移至济南府附近。主要也是济南城附近有煤矿、铁矿,可以极大减少运输成本和时间。

“这山东省发展的十分全面,除了战马、皮毛、人参、鹿茸、熊掌、茶叶等没有外,其他的各行业,山东省几乎都有涉及。比如博兴县与禹城县的白酒、莱州府的榨油、颜神镇的陶瓷、博山琉璃等等。”

“此外,山东在棉纺织、丝织品、制曲、榨油、酿酒、干果、制香、造纸、皮毛加工、烧炭、烧石灰、采矿、烟草等各个方面也都有涉及。”

“你们觉得商行应该从什么行业下手?既可以能赚钱,又不至于遭到本地人的排斥。”刘卓略有期待的询问两人,希望可以给出一些意见。

“夫君不是不是已经令陈川平修建水泥路了,可以在州府沿途设置各类客栈、酒店,供来往的商旅休息、停留。也可以将将东北、朝鲜等地的特产运来此处贩卖。”

“还可以将登莱两地的生产、加工迁移至济南府。”董映雪听了刘卓的话后,随即大脑飞速的运转,然后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娘子的提议不错,是个好法子。”刘卓笑着看向董映雪,随后又看向了张嫣。

“老爷可别为难我了,我连外面的世界什么样子都不知道,又怎么能想出什么好法子。”张嫣面露为难之色,不知该如何回答,只能如实告知。

“倒是为夫疏忽了。”刘卓有些无奈的叹了口气。随后调整了情绪,望向两人说道。

“我打算在济南城外,建造一处宅院。这些年,你们跟着我从辽州到青岛,然后是青岛到登州,再是登州到济南府,确实辛苦。你们觉得如何?”刘卓望着两人,十分认真的说着。

虽说在刘家在青岛、辽州也有宅院,但山东的治所在济南,不可能在整日待在青岛。如今,在济南城外建造一处宅院,也是安两人之心,省得来回奔波。

“夫君若是以后被调任其他省份,那岂不是就将宅院给空下了,还是不要浪费银两了吧。”董映雪想了想刘卓的近些年的动作,不赞同建造宅院。

“我也同意姐姐说的,还是把银两节省下来吧。”张嫣十分坚定的与董映雪站到一起。

“你们想多了,我是打算在山东干上几年就辞官。以后长时间待在山东,自然就得未雨绸缪,建上一处大宅子。”刘卓的脸上带着愉悦的笑容。

“辞官?夫君莫不是在开玩笑吧。”董映雪有些出乎意料,先是一脸的诧异,而后,脸上的笑容渐渐浮现。

辞官就辞官吧,省得整日与那些官员勾心斗角。建造一处宅院也挺好,总算可以安定下来,不用在长途奔波。

“老爷如今还不到而立之年,为何如此早早的离开官场?”张嫣不解。

“以后,你就知道了。”

“现在,你们应该不会有什么意见了吧。都说一说喜欢什么样式的宅院,我也好安排人手去做。”刘卓认真询问着两人的意见。

虽然作为一家之主没必要与两人商量,但受到前世的各种因素影响,刘卓还是十分尊重二人的想法与意见。

“我想在宅院中间种上各种花花草草,建上一处花园。旁的就没有什么要求了。”董映雪笑着说道。随后看向了张嫣。

“我喜欢江南水乡风的院落。不知道是否与会姐姐的花园冲突?”张嫣小心翼翼的说着。

“不妨事,都可以满足的。”

济南城中,一处酒楼雅间内。刘卓与李有为在酒楼内聊着。

“公子,想要建造多大的宅子?什么样式的宅子?公子对宅子有没有特殊的要求?工期方面是否需要加快进度?”李常在恭顺而又细心的询问着。

“不需要太大,只需要容纳百人生活即可。风格就按照江南园林的样子建造,院子中央留出一块空地,至于其他的不做要求。但是宅院的两侧,需要再建造可以容纳三百人生活的院子。”刘卓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稍后我就请人设计,并绘制布局图,供公子选择。”李常在回复道。

“水泥路如今还未全面建成,道路两侧还无法建造大型的休息、停留之所。至于商行这块的发展,我暂时没有头绪。你这边也可以在城中多看看,看做什么生意比较好。”刘卓实在是想不出商行在济南从事什么行业合适,只能将皮球踢给了李常在。

虽然李常在年龄大些,但是阅历十分丰富。况且,其能力也不差,或许他能有什么比较好的办法吧。

仅仅片刻后,李常在就有了主意,并试探性的开口询问刘卓的意见。

“公子,水泥路的便利、快捷,大家有目共睹。待山东省的水泥路东西贯通后,济南城,济南府,乃至整个的山东省都会迎来大量的商队、流民。”

“我商行若是在城外建上一座集货物保管、存储、交易于一体的集市,那时,我商行必定会赚的盆满钵满。”李常在面带笑容,自信满满的说道。

“想法挺不错,你回去后,先把图纸绘出来,然后再估算所需人力、物力、耗费钱粮。”刘卓认可了流李常在的想法,然后望着李常在补充道。

“公子请放心,李常在一定按照公子的吩咐行事。”李常在信誓旦旦的说着。

“我还得吩咐你几件事,第一,派人尽快将登莱两地的生产、加工人手,各种设施工具迁移至济南府。愿意跟来的工人,就集中安排;不愿意来的就给了遣散费后,任其去留。”

“第二,近期我会将陈川平召回来,然后你与其讨论在水泥路沿线建立酒店、客栈等事宜;第三,我会在济南城外修建大营、校场、粮仓,商行这边可以提供什么物资,尽快告知于我。”

“第四,你与陈川平、林怀书信沟通一下,将偏远地区、落后地区、及非省会县城开设的铺面与生意尽快处理,随后撤回济南府,以后将济南府作为商行发展的中心。”

每次到任新的地方,刘卓都会练兵。这或许就是天生没有安全感的表现吧。

“属下明白。”李常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