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仗,打起来就没停下。
用兵之计是军中的机密,纪明珠不得而知。
也没试图去打听什么,给谢云峥招惹麻烦。
她只知道逆贼派人来火烧粮仓,制造乱子,还派了兵力,奇袭朝廷大军镇守的城池。
粮仓有重病把守,没烧成功。
但他们突然袭击营地,制造了不小的混乱。
同一时间,魏家军也遭受了袭扰。
叛贼此举,可谓是四处点火,狂妄至极。
也不知道是有了必胜的法宝,还是被朝廷大军打乱了计划,开始狗急跳墙。
但也有高明之处,这么一来,他们真正的目的反而没那么明显了。
军中有暴脾气的,当即就要去追偷袭的敌军,打对方个落花流水。
被谢云峥制止。
后来他亲自带兵,去了天门关。
那是要扼之地,如果叛贼放弃攻入京城的计划,从天门关退兵回老巢是最佳选择。
叛军虽然没能势如破竹打到京城,但他们谋划多年,这会儿兵力还很充足,粮草也没消耗殆尽。
没人觉得叛贼会在此时退兵。
可发话的人是谢云峥,军中也没人敢质疑他的决定。
谢云峥带兵离开后,军营的守备更加森严。
就怕叛军故技重施,又来偷袭。
受气氛影响,纪明珠一颗心七上八下的,身体的弦紧紧绷着,怎么也放松不了。
平日里若无必要,连大帐都不出了。
天门关远在百里之外,再有消息传回来,谢云峥的人马已经遇上了萧家的精锐兵马。
叛军本以为里应外合,可以杀朝廷个措手不及。
推翻王朝,拥立新主。
没想到扬州私采铁矿的事败露,谢云峥为纪明珠出气,又盯上了萧家……
抽丝剥茧,竟发现了他们的秘密。
以至于提前做了准备,还做戏诱他们出兵。
牵一发而动全身。
落进对方的陷阱,就代表胜算不大了。
眼下他们占了几座易守难攻的城池,但腹背受敌,时间长了极有可能被朝廷大军困死。
没法继续前进,那就只能想办法保住当前的实力。
虽然心有不甘,但萧家人和叛军首领还是决定退回老巢,自立为王。
日后再找机会,攻进京城,吞下这大好河山!
如今被魏家军和谢云峥的兵马围追堵截,天门关是叛军最好的突破口。
只要破了这一关,便可一路畅通,回到他们自己的地盘。
退兵是有些狼狈,但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萧家人以为,退兵是最窝囊的结局。
没想到又被谢云峥坏了事。
萧将军下令,不惜一切代价攻下天门关。
割下谢云峥头颅者,赏万金!
新朝建立,还可封侯拜相!
两军交战,魏将军欲支援谢云峥。
却有幕僚献计,“何不再等等,待叛贼兵力消耗过半,您再出兵增援,届时敌衰我盛,定能一举将叛贼拿下!”
魏将军迟疑,“可谢云峥那边兵力不足,能撑得住吗?”
“谢将军用兵如神,定能和逆贼交锋个几轮,消耗叛军兵力的同时,打击他们的士气,以谢将军的本事,不会让叛军轻易逃走,您别担心没法向皇上和黎民百姓交代。”
魏将军觉得不妥。
这不是眼睁睁看着谢云峥受困吗?
“这不道义,日后我还有什么脸面见谢云峥?”
“此乃用兵之计,谢将军知道了,也会同意的。”
魏将军还是不同意。
但魏家子弟有人觉得此计甚好。
他们魏家在最后关头击败了叛军,收复失地。
待回京论功行赏,魏家定是头功。
如此一来,宫里的妹妹处境也能好些,日后孩子出生,被立为太子。
外家强势,太子的地位就稳了。
还有他们魏家的儿郎女郎,也能有更好的前程。
总而言之,他们魏家的地位将会拔高,短期内无人能动摇。
于是拱手附和,“我也觉得此计甚好,要是我们这会儿就去支援,那逆贼又当缩头乌龟,这仗指不定要打到猴年马月。”
“只要最后结果是诛杀逆贼,让天下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我们魏家就问心无愧。”
“兵不厌诈,我们又不是丢下谢云峥不管,只是让敌人放松戒备罢了。”
“……”
魏将军沉默半晌。
下令,“给谢云峥传信。”
既然皇上派他们一起来平定叛乱,那么他们就得有商有量。
不然谢云峥和他麾下的将士不知情,还以为他们不去增援,岂不是寒了同僚的心?
魏家出了位皇后,已经够出风头了,有些东西不必再争再抢。
不然等四海安定,魏家就如烈火烹油,成为皇上的眼中钉,肉中刺。
魏将军又下令,“叛贼胆敢再来袭扰,便将计就计!”
萧家军很庞大,但兵分几路,分散了兵力。
把那些迷惑人的小队一一铲除,给逆贼加把火,打乱他们的阵脚,也不失是个好法子。
幕僚还想再说,但魏将军心意已决。
“萧贼当年踩着纪将军和数万将士的尸骨上位,如今你们让我吸谢云峥的血,在他身后捡便宜,这与逆贼何异!”
账内的人呼啦啦跪了一地。
没人再敢多言。
魏将军视线扫过自己的亲儿子,“时刻注意天门关的情况,出了差池,我拿你是问!”
魏少将军冷汗连连,总觉得父亲看透了他的算盘。
连忙保证,“属下定不负将军信任!”
魏将军这才满意。
一条条命令下达出去以后,便和麾下的大将一起去看舆图。
如果攻不下天门关,也不知道叛军会不会找别的出路,逃回老巢。
又或是狗急跳墙,和朝廷来个你死我活。
之前两军交战,还会有休战的时候。
这次交手,战火一起就没再停过。
纪明珠不知道自己有多久没见过谢云峥。
听说他守住了天门关。
叛贼却从魏家军那边入手,突围了出去。
于是,谢云峥没来得及喘口气,就带着人马支援魏家军去了。
前方战场在变动,纪明珠也得跟着转移。
一路往西北方向走,不知不觉,天气就变暖了。
纪明珠还没见到谢云峥,反而收到了京城来的信。
寄信的人是安和郡主。
信封上明晃晃写着明珠亲启。
确定自己是收信人,纪明珠没有犹豫,拆开了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