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看完大宋水军争标的军事竞技类表演后的次日,就是宋仁宗登宝津楼对陆军检阅的日子了。

如果按照以往的惯例,那就是上来就开始整文艺节目,跟部队的文艺晚会一样。

第八十七章提到过,宋仁宗在现代看了阅兵式,觉得也可以这么来一波,回大宋后就命人也这么着手训练一番。

你还真别说,效果是立竿见影的,军容更有气势,军纪也严明了许多。

要不然小公主尖呢,宋仁宗本身也是个鸡贼的。

宋仁宗一看,就知道现代的军事训练可取之处还不少,这必须得拿来用用,于是拜托老张给他拷贝了不少资料,回来照猫画虎地在部队里进行训练。

最具有进步性的是,宋仁宗学会喊口号,做动员大会了。

什么“平时多流汗,战时少流血”、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什么“新兵蛋子,老兵蛋子,都有胆子”,什么“碧血洒疆场,忠骨埋青山”,什么“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你还别说,这口号一喊,大字标语一贴,这还真就提气,精气神儿都上来了。

再时不时开个什么动员大会,思想教育会议之类的,洗洗脑,再唱唱军歌啥的,这觉悟欻欻地涨,这面貌也焕然一新。

所以这次,一上来,宋仁宗就开了个大,直接来了个现代版的阅兵式,打算给西夏、大辽的探子展示一下大宋的军威。

为了增加气势,宋仁宗还找老张购买了音响播放bGm,以及四个指挥讲话用的小蜜蜂。

礼仪官一个,男女解说员各一个,宋仁宗领导讲话一个。

宋仁宗也是会活学活用的,比如说,敬礼就被他改成了叩首。

礼仪官那一喊“一叩首”“二叩首”,那老有感觉了,要不然跟着的词儿不对,都是什么山呼万岁,老张都以为走错了片场,谁家正举行婚礼呢。

大宋总共有禁军,厢军,乡兵,番军四种军队形式,宋仁宗是在现代见过世面的,觉得要是按照这种形式排成方阵,瞅着寒酸了一些,不气派。

所以,他也像现代社会一样,细化了一下,有分为旱军,水军,骑兵,弓箭手,刀斧手,蛮牌军……皇城司也被拉来凑数。

种类不够,人数来凑。不管怎么说,可算是看着好看了一些。

宋仁宗骑着高头大马,手持小蜜蜂,在皇城司的护卫下,下宝津楼来视察部队。

他也能整事儿,拿着小蜜蜂装腔作势地喊:“大宋子民兵们好!”

对,宋仁宗思前想后,认为不管啥人,都是大宋子民;不管啥兵,能打胜仗都是好兵,故而他决定把他的军队都统称为大宋子民兵。

“官家万岁。”方阵里的士兵整齐划一地高声呐喊。

“大宋子民兵们辛苦了。”

“为大宋服务。”

小公主看爹爹这么威风很是羡慕。她也闹腾着想要下去“耀武扬威”一番。

老张耐心跟她讲道理:“爹爹这是干正事呢,带小朋友去,大家会认为爹爹不严肃。我们不去给爹爹添乱好不好?”

小公主很懂事地点了点小胖头说好。

小公主其实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跟去了,爹爹就会显得不严肃。但她不像别的小朋友那样是十万个为什么,因为聪明的她早就发现,大人也不是什么都知道,问多了只会让他们难堪。

除非是小公主诚心调皮捣蛋的时候,否则她还是很有分寸的。

老张要是知道小公主的想法,估计得大呼逆天。这玩意也没谁教她,她咋能那么通透呢。

进而会发现,小公主经常把宋仁宗问得脸红脖子粗,纯粹是故意的。

小公主虽然很乖,但是心里还是遗憾的,毕竟她是个可爱显摆的小显眼包儿。女帝登基时的阅兵式搞得老盛大了呢,足可以看出小公主的执念有多深。

等宋仁宗回到宝津楼后,轰轰烈烈地阅兵就开始了。一个个方阵踢着整齐划一的正步精神抖擞地从宝津楼下经过,那叫一个声势浩大,大气磅礴。

大宋老百姓哪见过这阵仗呀,都被震慑地忘记了呼吸。

各国安插进来的探子也看傻眼了:完了,软柿子不好捏了。

阅兵以后,接着就是文艺汇演了。

按照以往的惯例,先列鼓子十数辈,近前进致语,多唱“青春三月蓦山溪”。

现在被宋仁宗改成了音响插麦唱《说句心里话》。

“来来来,来来,既然来当兵,来来来,就知责任大。你不扛枪我不扛枪,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谁来保卫她……”

唱得军民那叫一个感动,那叫一个热泪盈眶,那叫一个热血沸腾。

你还别说,就宋仁宗这么一折腾,效果那是嘎嘎好,把大宋部队整得嗷嗷叫,天天磨剑擦枪的,恨不得立刻就上战场干翻西夏,打废大辽。

文官也不怂了,武官也不狗了,成天闹着请命出征,叫嚣着要收复燕云十六州。也为女帝未来北伐奠定了军事基础。

接着就是舞狮表演。

老张正看得津津有味呢,突然听见小公主软软糯糯地喊他:“脑耶,脑耶。”

小公主边喊边吧啦他。

老张赶紧问她:“乖孙儿,怎么啦?”

“脑耶,窝也学废舞系纸呐,想给脑耶表演一哈。”小公主自信满满地说。

老张把她放到地上,就见小公主弯下小肥腰,张开带窝窝的小手手,摇头晃脑的学小狮子。要多萌趣有多萌趣。

把老张逗得都笑出眼泪了。

“小狮子,呵儿一个。”老张逗娃道。

呵儿一个在东北话中代表凶一下。

小公主果然呲着小白牙做了一个奶凶奶凶的表情,更加可爱了怎么办。

前排宋仁宗:这也太考验人定力了,我也想看我家小狮子。

接着上来表演的是一个披挂着红巾的人双手各执一面白旗子旋转跳舞,把旗子耍得虎虎生风,这在大宋叫“扑旗子”。

从小公主的视角来看,就是这个人在舞动两块布,介不就系扭大秧嘚呢嘛,她也废。脑耶,康康窝呀。

宋仁宗:你卖起萌来没完没了了是吧。

接着上来几个玩爬竿儿和翻筋斗的杂技演员。小公主又学废啦。学着人家翻跟头,结果把自己翻迷糊了,像小老虎一样在地上打了个滚坐起来,肿么晕晕哒。

老张:幼崽儿智商忽高忽低,这是正常的吗?在线等,挺急的。

杂技表演之后,上来了一个大场面,是百余人的花妆轻健军士表演的模拟上阵奋勇杀敌的集体舞。

前列旗帜,各执雉尾蛮牌木刀,初成行列拜舞,互变开门夺桥等阵,然后列成偃月阵。

这个时候乐部声乐一转,变成了“蛮牌令”这首曲子。军士做捉对厮杀状,或以枪对牌,或以剑对牌,等听到爆仗声响,蛮牌人才引退。

这场景和种花国一着名导演张某某的大手笔大制作非常的相似。

好多写穿越小说的都以为自己是现代人,有着几百上千年的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肯定比古人强不少,就没有考虑过自己现在玩儿的,有一些有可能是人家老祖宗早就玩过的。

老张看了,都觉得自己给宋仁宗建议,都有点儿鲁班门前耍大刀。

当然,老张推荐文工团排演的节目,也不是说大宋的节目不精彩。

大宋本来就是重文轻武,宋仁宗时期更是文人扎堆儿的巅峰时期,那艺术效果,那是杠杠的。

只不过老张觉得这样的节目更适合上春晚而不是阅兵式。

可能是因为文人风流不羁,节目的编排有些散漫,偏于娱乐性而缺乏“感染力”,配乐也是娘娘唧唧的,不够振奋人心。

也能理解,毕竟北宋这个时期的文人,都缺乏点儿尿性,说文雅点,就是“志在苟安”,像种世衡、范仲淹、狄青等等这样有刚性的人少。

唐代秦王破阵曲都被晏殊“掰弯”了写儿女情长的“海上蟠桃易熟,人间好月长圆”之语。

也能理解哈,毕竟豪放派代表人物苏轼才是个9岁小孩儿,距离岳飞出生近60年,辛弃疾出生近百年。

故而原先大宋在阅兵式上用的bGm,都是唐代教坊的曲子,艺术成就非常高,非常具有高级趣味。上演的杂剧娱乐性也很强,很多都是没有什么内涵的段子,纯逗乐子。

可谓是雅俗共赏,就是缺乏点严肃性。

今年都被宋仁宗换成了带有政治色彩的曲艺节目,可见宋仁宗对老张思想意图的领悟十分到位。

接下来上场的是一系列装神弄鬼的表演。老张对于封建迷信这边有涉猎,但不多,所以不知道这组表演单纯是“哗众取宠”,还是另有深意。

毕竟《红楼梦》第十九回“情切切良宵花解语,意绵绵静日玉生香”中宁国府唱得戏就是“倏尔神鬼乱出,忽又妖魔毕露,甚至于扬幡过会,号佛行香,锣鼓喊叫之声远闻巷外”这番描述,在十级红迷老张的眼里,跟眼前的表演非常对应。

只见烟火大起,有假面披发,口吐狼牙烟火、如鬼神状者上场,着青帖金花短后衣,跣足,携大铜锣,随身步舞而进退。

在大宋,这个表演叫“抱锣”。

但是在宁国府上演这些戏,就只图个热闹,不知大宋是否也是如此。

老张正陷入了胡思乱想之中,又被小公主奶声奶气地喊“脑耶”给惊醒。

“脑耶,介些银肿么也像福禄娃(葫芦娃)那样会喷火呐?小脑斧也要学。”

老张的心理活动是这样婶儿的:你还嫌你课外班儿不够多啊。

嘴上却是笑呵呵地说:“乖孙儿,我们先看他们表演好不好?等他们表演完了,姥爷带你去看看是怎么回事儿,人怎么会喷火呢,你说好不好?”

“好。小脑斧系坠乖哒。”

小公主知道姥爷答应的事儿,通常都黄不了,所以她也兴致勃勃地看热闹。

老张刚开始以为小公主会害怕,毕竟小朋友都害怕什么鬼呀神呀的,张悦笙小时候那胆子就特别小。

有一次,老张趁张悦笙出去跟小朋友野,跟媳妇俩组局,跟侄子侄女外甥女偷偷在家看鬼片。

没想到这一看就看入迷了,不知不觉,天黑了,张悦笙回家了吃饭了。

张悦笙无意中看了一眼,当时就吓得“哇”地一声就哭了,一直嚷着害怕。

结果把她的姐姐们都闹腾害怕了,那天晚上,她姐夫们的福利可好了呢,媳妇儿一个劲儿往怀里钻。

所以老张一看青面獠牙的人上场,就下意识去捂小公主的眼睛,惹得小公主一个劲儿地扒拉他:“脑耶,你挡句窝呐,窝看不见鸟。”

小公主觉得有意思得很,看得可专注了呢,又贡献了不少表情包。

“抱锣”以后是“硬鬼”,就是面涂青碌,带面具金睛,饰以豹皮锦绣看带之类,或执刀斧,或执杵棒,作驱邪状。

在老张看来,非常像东北跳大神。

小公主又发现了“华点”:“脑耶,他们的衣服好系毛儿啊,窝也想要哇。”

在小公主的眼里,这套装束就跟她干妈的豹纹短裙一样。

当时她问干妈,为什么穿孙悟空的衣服,干妈说这不是孙悟空的衣服,而是时髦的衣服。她就牢牢记住了,早就想要个同款。

“硬鬼”以后又上了一组假面长髯绿袍靴的钟馗;钟馗以后则是二三瘦瘠,以粉涂身,金睛白面如髑髅状,系锦绣围肚看带,手执软杖,各作魁谐。

“脑耶,介地方肿么介么多白骨成精啦?他们七银,肿么大家都不怕呢?”

小公主记得可清楚了呢,西游记里的白骨精就把老婆婆一家三口给吃没了。

老张跟她说:“别害怕,这是人假扮的,不是真的,不吃人。”

小公主嫌弃地说:“肿么好好哒银不着,非要假装坏坏哒白骨精,脑袋被女踢鸟吧。也不怕孙悟空信以为真,打屎啦。”

前排宋仁宗:我现在看着有点尴尬。

接着是非常血腥的“七圣刀”,有剖心挖肝的暴力场景;还有山神“歇帐”……诸如此类,就不一一道明了。

鬼神表演后,上来了一组大宋特色的搏击表演,然后是宋仁宗从现代拷贝过来的京剧豫剧,或是忠君爱国,或是奋勇杀敌,或是心系天下,或是太平盛世……

总之都是满满正能量的佳作,中心思想就一个,大宋子民要拥护朝廷拥护官家,才能过上好日子。

把以前插科打诨的段子、缠绵悱恻的爱情戏以及极尽视听享受的舞旋给取代了。

接着是马术表演。

老张记得刚来京,跟张悦笙去看了一次国外的马术表演。一张门票老贵了呢。当时老张心疼门票钱,看得老专注了,觉得老惊艳了。

但是看了咱们种花国老祖宗的表演,国外的,也就Just so so。不是国外的月亮更圆,也不是歪果仁的屁更香。

最精彩的不是男人的马戏表演,而是女扮男装的“妙法院女童”,那叫一个乘骑精熟,驰骤如神,雅态轻盈,妍姿绰约,人间但见其图画矣。

自打看完阅兵式后,家里的小鹿和羊驼看见小公主就蹽——遭不住哇,小崽崽太折腾本兽了。

小公主:“别跑哇,小脑斧要学骑术,需要泥萌的帮居。”

老张以手抚额,不忍直视:这娃咋比小蓝孩还淘哇。

备注:本章是参考《东京梦华录?驾登宝津楼诸军呈百戏》杜撰的。在其中提到了在观看百戏表演时,乐队奏唐代教坊曲《拜新月慢曲》给硬鬼表演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