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深度解析皇帝内经 > 第51章 古文解析: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1章 古文解析: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

《皇帝内经》原古文

素问第25章 宝命全形论

一、《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原文及翻译如下:

原文:

黄帝问曰:天复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君王众庶,尽欲全形。形之疾病,莫知其情,留淫日深,着于骨髓,心私虑之。余欲针除其疾病,为之奈何?

岐伯对曰:夫盐之味咸者,其气令器津泄;弦绝者,其音嘶败;木敷者,其叶发;病深者,其声哕。人有此三者,是谓坏府,毒药无治,短针无取,此皆绝皮伤内,血气争黑。

帝曰:余念其痛,心为之乱惑反甚。其病不可更代,百姓闻之,以为残贼,为之奈何?

岐伯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能应四时者,天地为之父母;知万物者,谓之天子。天有阴阳,人有十二节。天有寒暑,人有虚实。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知十二节之理者,圣智不能欺也,能存八动之变,五胜更立,能达虚实之数者独出独入,呿吟至微,秋毫在目。

帝曰:人生有形,不离阴阳。天地合气,别为九野,分为四时,月有大小,日有短长。万物并至,不可胜量。虚实呿吟,敢问其方?

岐伯曰:木得金而伐,火得水而灭,土得木而达,金得火而缺,水得土而绝,万物尽然,不可胜竭。故针有悬布天下者五: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一曰治神,二曰知养身,三曰知毒药为真,四曰制砭石大小,五曰知腑脏血气之诊。五法俱立,各有所先。今末世之刺也,虚者实之,满者泄之,此皆众工所共知也。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和之者若响,随之者若影,道无鬼神,独来独往。

帝曰:愿闻其道。

岐伯曰:凡刺之真,必先治神,五脏已定,九候已备,后乃存针,众脉不见,众凶弗闻,外内相得,无以形先,可玩往来,乃施于人。人有虚实,五虚勿近,五实勿远,至其当发,间不容瞚。手动若务,针耀而匀。静意视义,观适之变,是谓冥冥,莫知其形。见其乌乌,见其稷稷,从见其飞,不知其谁。伏如横弩,起如发机。

帝曰:何如而虚?何如而实?

岐伯曰:刺虚者须其实,刺实者须其虚。经气已至,慎守勿失,深浅在志,远近若一,如临深渊,手如握虎,神无营于众物。

翻译:

该怎样办才好?

岐伯回答说:比如盐味是咸的,当贮藏在器具中的时候,看到渗出水来,这就是盐气外泄;比如琴弦将要断的时候,就会发出嘶败的声音;内部已溃的树木,其枝叶好象很繁茂,实际上外盛中空,极容易萎谢;人在疾病深重的时候,就会产生呃逆。人要是有了这样的现象,说明内脏已有严重破坏,药物和针炙都失去治疗作用,因为皮肤肌肉受伤败坏,血气枯槁,就很难挽回了。

黄帝说:我很同情病人的痛苦,但思想上有些慌乱疑惑,因治疗不当反使病势加重,又没有更好的方法来替代,人们看起来,将要认为我残忍粗暴,究竟怎麽好呢?

岐伯说:一个人的生活,和自然界是密切相关联的。人能适应四时变迁,则自然界的一切,都成为他生命的泉源。能够知道万物生长收藏的道理的人,就有条件承受和运用万物。所以天有阴阳,人有十二经脉;天有寒暑,人有虚实盛衰。能够应天地阴阳的变化,不违背四时的规律,了解十二经脉的道理,就能明达事理,不会被疾病现象弄糊涂了。掌握八风的演变,五行的衰旺,通达病人虚实的变化,就一定能有独到的见解,哪怕病人的呵欠呻吟极微小的动态,也能够明察秋毫,洞明底细。

黄帝道:人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天地二气相合,从经纬上来讲,可以分为九野,从气候上来讲,可以分为四时,月行有小大,日行有短长,这都是阴阳消长变化的体现。天地间万物的生长变化更是不可胜数,根据患者微细呵欠及呻吟,就能判断出疾病的虚实变化。请问运用什麽方法,能够提纲挈领,来加以认识和处理呢?

岐伯说:可根据五行变化的道理来分析:木遇到金,就能折伐;火受到水,就能熄灭;土被木殖,就能疏松;金遇到火,就能熔化;水遇到土,就能遏止。这种变化,万物都是一样,不胜枚举。所以用针刺来治疗疾病,能够嘉惠天下人民的,有五大关键,但人们都弃余不顾,不懂得这些道理。所谓五大关键:一是要精神专一,二是要了解养身之道,三是要熟悉药物真正的性能,四要注意制取砭石的大小,五是要懂得脏腑血气的诊断方法。能够懂得这五项要道,就可以掌握缓急先后。近世运用针刺,一般的用补法治虚,泻法制满,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若能按照天地阴阳的道理,随机应变,那么疗效就能更好,如响之应,如影随形,医学的道理并没有什麽神秘,只要懂得这些道理,就能运用自如了。

黄帝说:想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凡用针的关键,必先集中思想,了解五脏的虚实,三部九侯脉象的变化,然后下针。还要注意有没有真脏脉出现,五脏有无败绝现象,外形与内脏是否协调,不能单独以外形为依据,更要熟悉经脉血气往来的情况,才可施针于病人。病人有虚实之分,见到五虚,不可草率下针治疗,见到五实,不可轻易放弃针刺治疗,应该要掌握针刺的时机,不然在瞬息之间就会错过机会。真刺时手的动作要专一协调,针要洁净而均匀,平心静意,看适当的时间,好象鸟一样集合,气盛之时,好象稷一样繁茂。气之往来,正如见鸟之飞翔,而无从捉摸他形迹的起落。所以用针之法,当气未至的时候,应该留针侯气,正如横弩之待发,气应的时候,则当迅速起针,正如弩箭之疾出。

黄帝道:怎样治疗虚症?怎样治疗实症?

岐伯说:刺虚症,须用补法,刺实症,须用泻法;当针下感到经气至,则应慎重掌握,不失时机地运用补泻方法。针刺无论深浅,全在灵活掌握,取穴无论远近,侯针取气的道理是一致的,针刺时都必须精神专一,好象面临万丈深渊,小心谨慎,又好象手中捉着猛虎那样坚定有力,全神贯注,不为其他事物所分心。

二、从《周易》哲学的观点来看,《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中的“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1. 阴阳互动观:

阴阳的基础作用:《周易》认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对立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这句话中,天为阳,地为阴,天地之气的交融就是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阳气具有轻清、上升、温热等特性,代表着积极、主动、生发的力量;阴气具有重浊、下降、寒冷等特性,代表着消极、内敛、滋养的力量。人作为天地阴阳相互作用的产物,体内也蕴含着阴阳二气,并且阴阳的平衡对于人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阴阳平衡与人体健康:《周易》强调阴阳的平衡与和谐,只有阴阳平衡,事物才能处于稳定、健康的状态。在人体中,阴阳平衡表现为气血的调和、脏腑功能的正常运转等。如果阴阳失衡,就会导致疾病的产生。例如,阳气过盛可能会出现发热、烦躁、口渴等症状;阴气过盛则可能出现畏寒、肢冷、腹泻等症状。因此,中医治疗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疾病、恢复健康的目的。

2. 天人合一观:

人与自然的统一:《周易》主张天人合一,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整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体现了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生命来源于天地之气的结合。人依赖自然界提供的物质和能量生存,同时也受到自然界的变化和规律的制约。正如《周易》中所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人应该顺应天地的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

人对自然的感应:《周易》认为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感应关系,自然界的变化会影响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而人的行为也会对自然界产生影响。在《黄帝内经》中,也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密切联系,如人体的经络气血与四季的变化、昼夜的更替等都有着相应的规律。因此,人要保持健康,就需要根据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做到“法天则地,随应而动”。

3. 变化发展观:

气的变化与生命的形成:《周易》认为世界是不断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是由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推动的。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天地之气的结合不是静止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这种气的变化孕育了生命的诞生和发展,人作为一种生命形式,也是在天地之气的不断变化中逐渐形成的。从生命的孕育到成长、衰老、死亡,都是气的变化过程在人体上的体现。

对生命变化的认识和应对:《周易》的变化发展观提醒人们要正确认识生命的变化规律,并且积极应对变化带来的挑战。在中医理论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适应疾病的发展。同时,人们也应该注重养生,通过调整饮食、作息、运动等生活方式,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以应对生命过程中不断出现的变化。

4. 三才观:

人的地位和作用:《周易》提出天地人三才的观点,认为人在天地之间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中,人是天地之气相互作用的产物,同时人又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和意识影响天地之气的运行。人不仅要顺应天地的规律,还要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对自然界进行合理的利用和改造,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三才观强调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人作为天地之间的一部分,应该与天地相互配合、相互协调。在《黄帝内经》中,也强调了人体与自然界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的健康与自然界的变化密切相关。因此,人要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三、《周易》是一部蕴含丰富哲学思想的经典。以下从几个方面来深度解析:

阴阳观念

《周易》以阴阳为核心概念,认为宇宙万物皆由阴阳相互作用而形成。阴阳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体现了事物的对立统一和变化发展。

变易思想

《周易》强调事物的变化无常,认为世界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通过卦象的变化,展现了事物发展的过程和规律,提醒人们要适应变化,把握时机。

数思维

象数是《周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卦象和数字的研究,揭示宇宙的奥秘和人生的哲理。象数思维体现了对事物表象与内在规律的深入洞察。

天人合一

《周易》认为人与自然是相互关联的整体,强调人要顺应自然规律,与天地和谐相处。这体现了人与自然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道德修养

《周易》注重人的道德修养,认为通过自我修养和行为规范,可以达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进而影响外在的世界。

辩证思维

其中蕴含着丰富的辩证观念,如吉凶、损益、刚柔等,教导人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培养辩证思维能力。

总之,《周易》以其独特的哲学视角,为我们提供了深入理解宇宙和人生的智慧。

四、用不同词牌名来赞美《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的内容:

《沁园春·赞黄帝内经》

宝典内经,全形论篇,智慧之光。探阴阳变化,玄机暗藏;诊脉虚实,岐伯有方。妙术神奇,传承千载,护佑苍生保安康。杏林茂,看繁花似锦,源远流长。

《卜算子·敬宝命全形》

内经蕴精华,全形论玄妙。天地阴阳理自明,诊脉玄机晓。岐伯智慧深,经典光芒耀。护佑康宁福泽长,永世传家宝。

《鹧鸪天·颂黄帝内经宝篇》

黄帝内经宝命篇,全形论道意绵绵。阴阳参透玄机显,针法神奇效不凡。思岐伯,忆先贤,传承千载谱新篇。杏林繁茂奇葩绽,圣典辉煌照万年。

诠释:

《沁园春·赞黄帝内经》的诠释:这首词描绘了《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如同一束智慧之光,闪耀着无穷的奥秘。其中对阴阳变化的探索,以及岐伯在诊脉方面的独到方法,都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它传承千年,护佑着人们的健康,使得中医学如繁花盛开般繁荣,且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卜算子·敬宝命全形》的诠释:此词表达了《黄帝内经》中蕴含的精华十分玄妙,全形论的道理深奥难懂。对天地阴阳的理解清晰明了,诊脉的奥秘也被一一揭示。岐伯的智慧深邃无比,这部经典闪耀着光芒。它长久地护佑着人们的康宁,是值得永远敬重的瑰宝。

《鹧鸪天·颂黄帝内经宝篇》的诠释:该词赞颂了《黄帝内经·宝命全形论篇第二十五》,全形论的道理绵延不绝。通过对阴阳的参悟,展现出其中的神奇针法所带来的不凡效果。我们追思岐伯等先贤,他们的智慧通过这部经典传承了千年,不断谱写着新的篇章。中医学如繁茂的杏林,绽放出美丽的奇葩,而这部圣典则如辉煌的光芒,照耀着万年。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