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家兄弟俩出了皇宫,很快皇上就下了圣旨。
皇上追封岳父秦远林为宁安侯,爵位世袭罔替。
朝中大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反应倒是不大。
因为他们猜测这是皇后娘娘要的,只要皇后娘娘不给她父亲封个“太上皇”,他们都没啥大意见。
毕竟当初他们都担心皇后娘娘踹了皇上和太子,自己上位当女皇呢!
现在只不过给一个死去的人,封一个侯爷当当,不过是小事一桩。
不过,皇后娘娘确实是不贪权,自从皇上登基之后,皇后就再也没有插手前朝的事。
这让一些暗中希望皇上和皇后斗起来的人,心里郁闷。
朝中大臣听到这个消息之后,倒是有人和夏同章道喜。
“夏大人,恭喜恭喜!”
夏同章确实是心里高兴,毕竟秦家这爵位,一看就是给外甥的。
夏同章心里高兴,脚步生风的往家走。
回到家中,他直接来到了夏老爷子的书房,“父亲,大喜事!”
夏老爷子正在写字,听到儿子这么一喊,一滴墨水直接滴在了宣纸上。
直接毁了整幅字。
他放下笔,皱着眉头,“什么事?这么咋咋呼呼的!”
夏同章道:“父亲,皇上追封秦远林为宁安侯了!”
夏老爷子还真没有想起这名字是谁,“秦远林?是谁?”
夏同章:“.........”
夏同章急忙解释,还能是谁,“当然是皇后娘娘的亲生父亲,那个铁匠秦远林。”
“是他!”
“对,父亲,皇上不仅给他侯爷的爵位,还是世袭罔替!”
“什么?世袭罔替?”夏老爷子震惊了,“秦家的爵位是世袭罔替?”
夏老爷子太震惊了,这说明秦家几代,都能享受这份荣华。
夏老爷子经营这么多年,他们伯爵府也不是世袭罔替。
夏老爷子反复确认,也只是想要知道自己是不是幻听了。
现在整个大燕朝,沿袭的是商朝的制度,赵南萧打入京城之后,为了拉拢各方势力,掌控朝局,前朝的爵位在燕朝还算。
所以现在整个大燕朝,只有肃国公府的爵位是世袭罔替。
这也是潘世子虽然没有大才,肃国公不着急的原因。
只要孙子辈的不荒唐不作死,他们潘家就一直都是勋贵之家。
“没错,父亲,你说这是不是小妹的福气,秦远林的爵位,那不就是泽宇的嘛!”
夏老大人哈哈笑了出来,“哈哈哈,没错,就是泽宇的,他是皇后的亲弟弟,是秦远林的亲儿子........”
夏老大人刚开始还捋着胡子自得,随后想到了什么,惊道:“不好.......”
“怎么了父亲?”夏同章开始还笑着,现在又被父亲给吓回去了。
“泽宇姓什么?”
夏同章:“.........”
对呀,小外甥姓“曹”,不姓“秦”。
“父亲,咱们得快去让小妹给小外甥改姓。”夏同章急切道。
夏老爷子抱怨道:“你那个妹妹不知道是怎么想的,我从前就和她说过,既然回了京城,就和女儿亲近些,也把秦家的孩子还给秦家。”
“皇后娘娘毕竟姓秦,就算是亲弟弟,顶着外人的姓,那也不是一家人。”
夏同章也很赞同,他要是把自己带入一下秦远林,自己也受不了。
没有儿子祭拜,那以后还真就成了孤魂野鬼了。
只不过,之前没有实际的好处,夏同章并没有注意小外甥姓什么。
“父亲,那咱们快去曹家,说说这事。”
夏老爷子点头,“好!”
于是,夏老爷子和夏同章直接去了曹家。
和他们一样,曹坤同样知道了这个消息。
他的心情很是复杂,他是把曹泽宇当成亲儿子看的。
只是,有了这道圣旨,儿子还是改了姓的好。
曹坤这么多年只有曹夏氏一人,而曹夏氏现在这个年纪,已经不能再生孩子了。
毕竟当年她的身体也受了伤,当初生下小女儿,已经极其难得。
曹坤才回到家中,来到了主院。
还没进去,就听到了母子俩的对话。
“宇儿,你说皇后娘娘让你跟我们一起走了?”
曹夏氏不敢相信。
曹泽宇点头,“娘,我能和你和爹一起走,咱们不用分开了。”
曹夏氏闻言喜极而泣,“好,真是太好了!”
曹夏氏搂着儿子,“皇后娘娘是怎么说的,就这么同意了?”
曹泽宇也是开心,“阿姐也没有为难我,最开始是让我改姓。”
“改姓?”曹夏氏激动起来,“你答应了?”
曹夏氏这个年纪,她知道以后再怀孕极其困难,毕竟都是当祖母的年纪了。
丈夫没有妾室,曹家到了曹坤这一代,只有曹坤一个男丁。
她没能为曹家生个儿子,本就愧疚。
若是现在的儿子改姓“秦”,那么她怎么和丈夫交代。
难道要给丈夫纳妾?
曹夏氏想到那个可能,心如刀绞。
不,不行。
丈夫绝对不能纳妾,她是真心爱慕曹坤的。
她不能允许他有别的女人,“说话呀,你答应了?”
曹夏氏的声音急切,声音尖利,和她平时的样子完全不一样。
“是不是皇后娘娘威胁你了,你要是不改姓,就不能跟我们走?”
曹夏氏想到女儿对她冷漠的态度,这心里就很失望。
曹坤站在门外,听到这里,又想起当初皇上要留下宇儿那强硬的态度。
现在曹坤倒是明白了,只怕皇上不是不信任他,而是为了皇后。
曹坤倒是不介意儿子是否改姓,他把他从小养到大,姓什么都没有关系。
不过,现在看来,儿子改回去也好,毕竟秦远林有爵位。
宇儿若是继承他亲爹的爵位,对他更有利。
曹坤刚想推门进去,就听到后面的话。
曹泽宇摇头,“没有,娘,没有,阿姐最后改主意了。”
“阿姐说要把二堂哥过继给到二房,我的姓不用变。”
曹泽宇说到这里的时候,心里也不大好受,他觉得怎么选都不对。
这个姓氏姓哪一个,都好像愧对另一方一样。
曹夏氏听到儿子这么说,倒是松了一口气,“好,过继好,这样最好!”
这样对谁都有好处。
曹夏氏的脸上又露出了笑容,“好了,宇儿你也去收拾你的东西,咱们一家说不上什么时候才会回来,能带走的东西全都带着。”
曹夏氏真的希望,从没有回过长安城。
“好的,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