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孩子很乖,相约着到小院里玩,陶顔言来到书架前,随手找了几本书看。
原主喜欢在书上批注,那字体与现在陶顔言所写的字体完全不同。陶顔言看了看,便将书合上,放在了不起眼的角落。
清风拿起一面团扇看了看,笑道:“这团扇上的花纹倒是绣得极好看,针法也不错,是娘娘之前买来的吗?”清风压根没有往“这是娘娘绣的”上面想,因为她家娘娘手残,压根不会针线。
陶顔言接过,轻摇了几下,低垂眉眼:“不记得了。”
好在很快,前院就来了一个小丫头,说是新娘子快到了,夫人请贵妃娘娘与皇子、公主过去。
陶顔言环顾了一下这个房间,这才带着人朝前院去。
众人护着陶顔言,找了个最好的位置守着她看热闹。
陶知行一头牵着红绸,红绸的另一头在顾宁手里,二人在宾客的见证下,来到前厅。
前厅里,司礼官按照古礼高颂着成婚的祝词。
“一拜天地!”二位新人面向广阔无垠的天空和广袤大地,深深鞠躬,感恩天地之造化、自然之恩赐。
紧接着,司礼官再次高呼:“二拜高堂!”两位新人转身面对端坐在正前方的双方爹娘,恭恭敬敬地行了大礼,感谢他们含辛茹苦的养育之恩。
随后,司礼官高声道:“夫妻对拜!”两位新人相对而立,轻轻弯腰互拜,许下相伴一生、相濡以沫的誓言。
“新人敬茶”,司礼官说完,陶知行便与顾宁跪下来,依次向长辈们敬献茶水,以示尊敬与孝顺,更代表着家族传承、亲情延续。
“喝了新妇茶,祝你们小两口日子和和美美。”陶夫人说完,给了顾宁一个大红包,图个喜气。
随着一声“礼成”,周围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
站在一旁看着妹妹如愿嫁人的顾忆很是欣慰。他的目光不由自主一挪,看向笑颜如花的陶顔言,心中默默念了一句:“你也要幸福啊!”
陶顔言似是有感觉般,也朝顾忆看过来,对着他灿然一笑。
顾忆有些慌乱,尴尬地点了下头,便看向别处。
但就在众人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之时,突然传来一阵喧哗声。
“宁远侯府与陶府结亲,如此大喜事,怎么也不给我们这个未来亲家送份请帖啊?”
众人朝着声音望去,只见蔡大人携家眷来了,而最近盛传,蔡家的小姐因顾侯夫人惊马,磕伤了头,有些痴傻了,所以宁远侯府为了负责任,要与蔡家结亲了。
顾夫人脸色白了白,手足无措起来。
宁远侯眼神微冷:“蔡大人,你们今日登门,若是来喝杯喜酒,那本侯与陶大人自然是欢迎,但若是来找麻烦的,还请蔡大人三思,贵妃娘娘与皇子、公主们在此,休得冒犯。”
蔡大人一愣,慌忙看向一旁,果真看到了陶贵妃与几位宫里的小主子。他连忙带着蔡夫人和女儿给主子们请安。
陶顔言看向三人,道:“今日是本宫兄长与宁远侯府千金的婚宴,新人礼成,先接着走完程序,送入洞房吧。”
被打断的流程继续,陶知行看了一眼陶顔言,陶顔言给他一个安心的眼神,他便只好先将顾宁送去后院。
“蔡大人、蔡夫人和蔡小姐也别跪着了,都起来吧。”陶顔言声音淡淡,蔡家几人虽十分不满,但也并未发作。
起身之后,蔡小姐摇着蔡夫人的手:“亲事,亲事。”来来去去就两个字,蔡夫人无奈,只好道:“贵妃娘娘,您也看见了,小女磕伤了头,现在一心就想着与顾世子的婚事,恰好今日两家都在,又有这么多人见证,不如就给两个孩子定下来吧!”
蔡夫人说着,眼神看向宁远侯夫妇,把宁远侯府的人气得不轻。
顾忆眼神一暗,望向继母的眼神都仿佛带了刀子,让人胆颤。
来喝喜酒的宾客都饶有兴趣地围观,也没人吵着要去闹洞房了,都想看看这宁远侯府怎么解决与蔡家的事。
陶顔言打量了几眼蔡小姐,笑道:“蔡小姐既然伤了头,就该好好医治才是最紧要的,可看了大夫?”
蔡夫人点点头:“就连宫里的太医都请了,没有任何效果。”
她话音刚落,从陶顔言身后走出了刘太医:“下官今日刚巧来讨杯喜酒喝,若是蔡大人和蔡夫人信任在下的话,不如在下给蔡小姐再诊个脉?”
蔡小姐掐了一把蔡夫人的手,刚想说话的蔡夫人就反对道:“诊来诊去都是一个结果,就别再浪费时间了。还是请宁远侯府拿出态度来,认下婚事,早日请了媒人上门提亲吧。”
陶顔言冷笑一声:“你们拒绝看太医,难道是心中有鬼?不然为何不敢看?”
蔡小姐的手紧了紧,面上却依然一副呆呆傻傻样,只又说了两句:“亲事,亲事。”
宁远侯看了陶顔言一眼,眼睛眯了眯,外甥女这明显就是激将之法,难道,蔡家人有问题?
宁远侯决定赌一把,他厉声道:“呵,我宁远侯府的世子是决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定下亲事的,况且令千金已经这样,难道还能做我侯府的世子夫人?我侯府愿意以重金聘天底下最好的大夫为蔡小姐治病,但联姻一事,绝无可能!”
蔡小姐被气得半死,她狠狠掐着自己的手,才让自己没有露出愤怒的表情。
陶颜言给宁远侯一个鼓励的眼神,宁远侯会意,再接再厉道:“蔡大人今日来,无非就是要个说法,那本侯就当着众人的面把话说清楚——宁远侯府不会推卸责任,但也绝不会拿世子的亲事来平事。若你们蔡家不服,我们可以到陛下面前去评理。”
一见宁远侯抬出了陛下,蔡大人的心慌了慌。不过他想到亲生女儿的遭遇,是宁远侯夫人造成的,让宁远侯府负责女儿的下半生也是合情合理啊?
“好,既然你们宁远侯府不认亲事,没有担当,那咱们就去陛下面前,请陛下评评理!”
陶颜言看着蔡大人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叹了口气,朝身边的明月说了几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