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瑶觉得,萧迟所说的暗杀,肯定是狗皇帝会派人暗杀文宣王爷,看来,这文宣王爷也成了狗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否则,就不会把他的封地定在这山高皇帝远的地方。
宋瑶道:“那京城现在还有多少位王爷?”
萧迟道:“三个,然而,这三个王爷都是没有任何权力、能力的,但凡是有点能力的皇叔,都已经被安排到自己的封地了。”
“呵呵。”宋瑶冷笑一声,“我就知道!”
宋元柏道:“衡王爷,那我们现在能住在这里吗?”
萧迟看了宋元柏一眼,“可以,大家先来吧。”
随即,大家就跟着萧迟进入了村子。
到村子里时,只剩下文宣王爷一人在此,赵里正已经走了。
萧迟带着大家来到文宣王爷面前,然后便给文宣王爷介绍了一下宋瑶他们的身份。
文宣王爷叫萧和玉,身上穿着一袭月白色长袍,外面披着一件同色的狐狸毛披风,只见他束发加冠,美如冠玉。
他的身上,散发着温文儒雅的气质。
宋瑶道:“文宣王爷。”
萧和玉狭长的凤眸看向宋瑶,“宋姑娘,各位舟车劳顿,辛苦了,先随我来吧。”
“多谢文宣王爷!”宋瑶客气了一下,就招呼着大家跟萧和玉走了。
他们并没有去别人给他们安排的房间,而是来到了萧和玉的住处。
是一间木屋,周围用竹子围成了院墙,左边的院子里是一片地,不过现在地里却是没有种任何的东西。
宋瑶四处看了看,就跟着萧和玉来到了屋里。
萧和玉的屋里,有另外一位男子在。
男子穿着玄色的长袍,他剑眉星目,气宇轩昂,坐在火炉旁,显得格外耀眼。
萧和玉道:“北书,我给你们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友人齐墨。齐墨,这是我的侄子萧迟,这位是宋瑶宋姑娘,这位也是我的侄子萧衍……”
萧和玉是个特别随和亲切的人,这不,所有的人,他都介绍给齐墨认识了。
因为屋里凳子不够,就只有萧迟、宋瑶、鄂玉、萧衍、宋元柏、宋子洲他们几人围坐在火炉边。
火炉上面,放置着一块圆形的铁网,上面煮着茶 、烤着糯米糍、红薯、洋芋、以及柿子。
宋瑶见了,就说道:“围炉煮茶,文宣王爷好雅致啊。”
萧和玉先是一愣,过后他看向宋瑶,“围炉煮茶?”
宋瑶笑了笑道:“大家围坐在火炉边,上面煮着茶,这不就是围炉煮茶吗?”
她现在才知道,他们居然不知道什么叫围炉煮茶。
不过他们也只是知道这么做,就是不知道其中的名字。
萧和玉听到宋瑶的解释,嘴角噙上一抹笑意,“围炉煮茶,这名字好有一番意境啊。”
宋瑶道:“只可惜我们现在是罪人,否则的话,在这样的天气,我还真的想好好惬意一番。”
“对于皇上来说,你们确实是罪人,但对于我来说,你们就如同故人一般。”萧和玉说,“你们且在这里多住两日,我同北书好好的叙叙旧。”
宋瑶道:“我也想,但最近天气好,我想趁着这好天气,多走一些路,否则若是过几天下雨了,那可就不好走了。”
“既然你都这么说了,那我便不留你们了。”萧和玉脸上保持着笑容。
“好。”宋瑶点点头。
宋瑶有个疑惑,萧栖吾跟萧和玉同样也是萧衍的皇叔,为什么他们俩对萧迟如此亲近,但对萧衍却是如此陌生?
萧衍也是他们的侄子,她着实是有些想不明白。
齐墨见茶已经煮好了,就拿过茶杯,给他们几人倒上热茶。
虽说最近天气好,但气温还是很低的,喝上一口热茶暖暖身子也不错。
喝完茶,天也黑了下来。
随后赵里正就来到萧和玉家里,说已经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他现在带他们过去。
宋瑶他们谢过萧和玉一番后,就都跟着赵里正走了。
平川地震之后,百姓们投奔亲戚的投奔亲戚,去外地的去外地,剩下的那些人,都来到了十里村。
当时十里村是空村,人都已经走光了,萧和玉就带着幸存的百姓们来到了十里村,然后在这里住了下来。
来的人比较多,房屋不够,萧和玉就召集大家伙伐木建造房屋,现在十里村上上下下住着三百多号人。
好在之前建造的房屋有空的,宋瑶他们来了,赵里正就把这些空的屋子留给他们来住。
赵里正把大家带到,正要走的时候,宋瑶问道:“里正,前些时间不是干旱吗?为什么你们没有逃荒,反而却在这里定居了?”
赵里正本来都打算走了,听到身后宋瑶的声音,他停下脚步转身看向宋瑶,不止宋瑶好奇,宋子洲跟宋靖他们也好奇,这不,都站在那里。
赵里正道:“十里村之前的那些村民全都搬走了,是因为干旱的原因,我们人多,没办法去到别的地方住,就在这里住了下来。当时缺水严重,王爷就带着我们去山里面找水,找了五天,我们才在百里外的深山里找到一处水源。但是水源离十里村太远了,王爷就跟着我们一挑一挑的往村里运送,过后我们大家就在村子的后面挖了一个水池,每天就把水运送到水池里面,这样我们在这里得以生存下来。”
赵里正的话,让宋瑶等人十分惊讶。
百里之外,这是什么概率啊,而且他们还找了四五天的水。
不得不说,这并非是所有人都能坚持下来的。
萧和玉,真是一个好王爷啊。
宋靖道:“那你们冬天都吃什么啊?”
宋子洲道:“之前爆发了雪灾,到处都是山洪,根本没办法去别处买粮食。”
赵里正道:“我们没有买粮食,只是平川城地陷之后,我们就冒险去收集了粮食,收集到的这些粮食不说吃一年,吃半年是有的。我们也想好了,等天气暖和一些,我们就把村子里的地做起来,这样的话,明年就能有粮食吃了,我们就能永远在这里定居下去了。”
想法是好的,可若是今年又闹旱灾,那他们的生活又是一个天大的困难。
他们都是为了生活而很努力的人,宋瑶不忍心打击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