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构思规划的是,各朝代经过天幕三个月传授后世科技后,便可以借助火器攻略日本了,那时的海上风向正好适合乘船东出日本。
但是写到后来为了顾及合理性,所以三个月都快过完的时候才研发出栓动步枪、迫击炮等主要火器。
研发是研发了出来,可大量制造并列装军队肯定需要足够的时间,否则刚研发出来便攻略日本就显得不合理了。
但如果选择尽快雪耻,不用这些先进火器进攻日本,又体现不出后世科技对古代的影响,写起来就又成了冷兵器对砍,不是用火器碾压的桥段看起来不爽,就辜负了读者们的期待。
一开始定下的三个月,是结合天幕能够传授的科技数量,古代也能实现应用才定下的时间,现在看来缺乏足够的深思熟虑,只能抱歉将攻略日本的时间延后。
现在本书的时间线是九月份,另一个出海日本的合适风季是三到五月,所以文中时间再过六个月,各朝各代都大量列装先进火器后,再写以雷霆之势横扫倭岛一雪后世之耻的剧情。
那时候历史陈述也该讲到侵华战争了,情绪、动机、付诸目标的能力都已俱备,大家看起来也能更有代入感。
现在重新进入陈述历史,陈述历史的过程中穿插各朝代借助后世科技,实现农业、工业、军事武力的高速发展。
为之前的缺乏考虑,再次向读者们致歉。)
【农业、武器、医疗、经济、基础工业等诸多科技,天幕在三个月的时间里已经向各朝代传授了出来。
约定的三个月时间已到。
现在将从朱温造乱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天下大乱时代降临,开始重新恢复历史陈述。】
已经介绍过自己朝代的古人们,多少都有些意犹未尽。
对他们来说自己朝代的历史已成过去,介绍科技远比介绍其它朝代的历史对他们更加有用。
当然对于还没有讲到自己朝代历史的古人们来说,这一刻他们早就等不及了。
尤其是正处于动乱的朝代,他们都迫切等着天幕泄露天机,好让他们借机扭转乾坤……
【朱温建立的后梁,是唐朝灭亡的直接推动者。
也是五代历史中的第一个政权。
五代十国中的五代是指这一时期前后更替的五个正统朝代,十国是指相对独立的十个割据政权。
后梁虽然建立了,但唐朝各地军阀林立,没了大唐这个名义上的共主后,各地藩镇纷纷自立。
沙陀族出身的晋王李克用,带领沙陀军事集团占据河东(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是后梁最大的对手。
李克用本姓朱邪,其家族是沙陀族的首领。
他的父亲因讨伐农民起义军有功,被朝廷赐姓为李,至此其家族才以李为姓,与李唐皇室并无血缘关系。
虽然李克用有时也会听调不听宣,但却始终心向大唐。
每每大唐遇到军事危机,李克用都是第一时间出兵勤王,且没有像朱温一样趁机篡位,平定叛乱后还将唐昭宗护送回长安。
朱温篡位灭唐后,李克用也是绝不承认后梁正统性,坚持沿用大唐年号,并号召各地藩镇一起讨伐朱温。
五代十国的混战就此拉开序幕。
在连年的战事中,李克用培养了很多能征善战的养子,被封为十三太保。
其中只有李存勖是亲生的,排名三太保。
另有养子大太保李嗣源。
二太保李嗣昭。
四太保李存信。
以及李存进、李存璋、李存审、李存贤、史敬思、康君立、李存渥、李存纪、李存美。
从唐朝末年884年,李克用在追击黄巢的过程中路过汴州,已经投降大唐的朱温却仍然有着极大的野心。
自觉想要称霸中原,李克用这个最有实力的藩镇便必须扫除。
于是假意宴请李克用,想在驿馆中谋害他,李克用侥幸逃脱。
此后双方冲突不断,交战长达二十多年。
直到李克用因病而死,双方都没有分出胜负。
在临终前,李克用拿出三支箭,交给亲儿子李存勖,分别代表着三件未完成的心愿。
第一支箭要李存勖讨伐刘仁恭,攻下幽州,既是为了报复曾经作为其下属的刘仁恭的背叛,也是因为幽州是抵御契丹南下的战略要地。
第二支箭要他打败背信弃义的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是契丹的可汗。
最初,李克用为了对抗朱温,与耶律阿保机结盟并互称兄弟。
但耶律阿保机出于自身利益考量,在朱温称帝后,却与朱温联合起来对付李克用,并以此为机会企图进驻中原。
第三支箭则是要他消灭朱温。
李克用死后,李存勖接过大权,居然真的在后续一一实现了父亲为他定下的三大战略目标。
公元911年,刘守光篡夺父亲刘仁恭的卢龙节度使位置,建立燕朝,自称大燕皇帝。
史称桀燕政权,是五代十国中的十国之一,但只存在了不到三年。
公元913年,李存勖带兵灭掉桀燕政权,攻占幽州,并将刘仁恭、刘守光父子捆绑到太庙,刺他们心血并斩首,以向父亲李克用献祭。
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第一个遗愿。
公元922年,耶律阿保机率领契丹大军南下劫掠。
李存勖带领五千精锐骑兵大败契丹大军,并俘虏了耶律阿保机的儿子,契丹军队遭受重创,短时间内再无力入侵中原。
此役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第二个遗愿。
公元923年,李存勖沿用大唐国号,正式建立了后唐政权。
同年灭亡了后梁,后梁皇帝朱友贞自杀。
后唐占据了后梁都城汴州(开封,宋时汴梁)、洛阳等地,并迁都洛阳。
长安则因为反复被攻占和破坏,早已不复当年盛世长安的辉煌,连朱温篡唐后都不敢定都长安。
所以李存勖也没有特意派兵占据长安,只是名义上长安归属后唐。
至此,李存勖完成了父亲交给他的三个遗愿。
而后唐也是五代中的第二个政权。
但是到了后面,李存勖自觉完成了父亲的遗愿,便开始放纵自己抑制已久的身心。
将大量时间和精力放在宠幸伶人上(歌姬舞者戏子等总称,与后世明星相当,男女皆可称伶人)。
整日听曲儿唱戏,荒废了国事,渐渐的疏远了随他出生入死的将领们,反倒只顾亲近伶人。
这让其他太保渐渐与军兵们建立了牢固关系,进而掌握了军权。
公元926年,河北邺都发生兵变。
李嗣源奉命前去平叛,但在路上,手下将领们发生哗变,要求李嗣源带着他们夺取政权,废了只顾一心享乐的皇帝。
身为养父李克用一手培养的义子,李嗣源很抗拒此事,想要返回洛阳与李存勖当面讲清其中实情。
但是手下一个名叫石敬瑭的将领极力反对,担心兵变不成会被清算。
于是劝说李嗣源,既然已经起事,即便半路放弃也一定会被皇帝猜忌夺权,倒不如火速南下夺取汴州要地,大事一定可成。
最终李嗣源还是被说动。
但是不等李嗣源打到洛阳,李存勖自己就乱了,原本受他亲信的伶人率领叛军发动叛乱,流矢射中李存勖,不久身死,尸体还被伶人放在乐器上烧了。
之后李嗣源进入洛阳称帝,延续后唐政权。
李嗣源是五代少有的贤明君主。
不仅抵御了契丹入侵,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控制,还减免赋税,兴修水利,提倡节俭,为后唐带来了难得的和平和安宁。
可难就难在李嗣源不识字。
奏折还得大臣念给他听才能处理政务。
这一身为皇帝按理不该存在的严重缺陷,给后来的变故埋下了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