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建立明朝后,为了让自己的子孙们过上更好的生活,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规定,其中包括给宗室子弟提供丰厚的待遇。这些宗室子弟可以享受高额的俸禄、土地等福利待遇。这样一来,宗室子弟就成了一群不劳而获的寄生虫,他们过着奢侈浪费的生活,导致国家财政负担沉重。
朱元璋对宗室定下如此优厚条件之时,也许只是因为他的童年生活太过艰苦,所以才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何况他也希望自己的后代能够共同守卫大明的江山。然而,当明朝灭亡时,拥有十几万人的朱元璋后代却几乎没有还手之力。他们的家产被彻底剥夺,甚至能够留下血脉的朱氏子孙也寥寥无几。
但如果把所有的过错都归咎于朱元璋,显然是不公平的。事实上,正如明代之后的历史学家所言,明朝灭亡的最大责任并不在崇祯身上,而是在于他那位统治大明长达四十八年的万历皇帝朱翊钧。正是他的不作为和昏庸统治,使得明朝陷入了内忧外患之中,最终走向了灭亡。因此,可以说“明实亡于万历”。
甚至还有一个传说:大明初建之时,朱元璋曾经问过刘伯温,朕的江山可以传多少代。
刘伯温回答他:“陛下的江山万子万孙!”朱元璋误以为自己的大明可以传一万代,心中大悦,可他却不知道刘伯温话里有话。事实上,明朝自1368年建立到1644年灭亡,共历经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正好到了万历皇帝的孙子辈崇祯帝朱由检这里。
因此,有人认为,刘伯温所谓的“万子万孙”,并不是说大明可以传一万代,而是说万历的子孙就结束了。当然,这个传说并没有历史依据,我们无法证实其真实性,但作为茶余饭后的谈资还是很有趣的。不过,虽然这个传说不一定可信,但万历确实要为他死后才二十四年大明就灭亡负责,这口锅,他不背也得背。】
*****
“咱从来没有问过青田先生这个问题!”朱元璋此时已经不再愤怒了,毕竟主要责任不再需要他来背黑锅,他已经很开心了。
*****
“什么,大明灭亡是朕的责任,这,这,这......”万历皇帝朱翊钧刚才还在想究竟是废除太子朱常洛之位好,还是同时立朱由检为皇太孙好,只要不由朱由校来当这个皇帝,或者事情还有转机,没想到天幕居然就给了他这么一个巨大的惊喜。
*****
“父皇在位48年,那就是明年父皇就去世了。他想换太子也来不及了!只是......父皇去世24年之后,大明就灭亡了,天启七年,崇祯十七年,七加十七等于二十四年。那朕在位几年啊。”
突然间太子朱常洛想到了一个非常可怕的问题,凡是大明高寿皇帝的下一任皇帝都短命:明太祖的太子朱标没上位就死了,太孙朱允炆登基不到三年被赶下了皇位;明成祖之后的仁宗在位九个月;明世宗之后穆宗朱载坖在位五年已经算很长了。那么自己这个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儿子会当多久皇帝呢。
朱常洛开始思考起自己的命运,心中涌起一股不安和恐惧。他意识到,作为大明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万历皇帝的儿子,自己可能无法逃脱这一宿命。通过刚才的计算,两个儿子几乎没给自己留下多少时间,看来他自己不能打破这个诅咒,长久地坐稳皇位。或许自己只能在位短短几个月甚至更短的时间,然后就会面临死亡的命运。
******
【其实历史曾经给了万历一个非常好的机会来改变这一切,并让大明活得更长。甚至有人说,如果万历不是那么能作,只要崇祯拥有足够的资源,那么哪怕有天灾,只要再多挺三年,就可以为大明续命二百年。
这是因为十岁就登上皇帝的万历有一个整个大明朝最伟大的政治家张居正,他是万历皇帝的老师和首辅大臣。张居正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才能和见识,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一条鞭法”、“考成法”等,使得国家财政得到了改善,军队战斗力也有所提升。
正是由于张居正的存在,让本来就应该在万历初年就应该灭亡的大明王朝又多活了六十年。然而,万历皇帝却亲手断送了这一切。在张居正死后不久,万历皇帝便对其进行了清算,剥夺了他的谥号,抄没了他的家产,还将他的家人流放边疆。
万历皇帝的这些行为不仅导致了朝廷内部的动荡不安,也使得张居正的改革成果付之东流。此后,万历皇帝长期怠政,不理朝政,致使国家陷入了混乱和衰落之中。最终,明朝在农民起义和后金入侵的双重打击下走向了灭亡。
如果万历皇帝能够继续支持张居正的改革,或者自己也能像张居正一样积极有为,或许明朝真的能够延续更长时间。但历史没有如果,万历皇帝的昏庸无能最终还是让明朝走向了覆灭之路。】
******
“在张先生这件事上,朕早就知道做错了,但真没想到会如此严重啊!”万历皇帝叹了口气说道。如今,当初那些曾拼命反对张居正的臣子们都已经不在人世了,只剩下一些不中用的大臣。看到这种情况,万历皇帝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懊悔之情。
他意识到,虽然现在可以恢复张居正的名誉,可以让他的后代重新当官,甚至还能升几级官职,但那曾经辉煌一时的变法大业却是再也无法挽回了。想到这里,万历皇帝感到无比悔恨。
回想起这些年来的万历三大征,万历皇帝突然明白了,这些丰功伟绩其实都是张先生留给他的遗产。然而,由于他的不作为和挥霍无度,导致国家财政空虚、民不聊生,再加上去年在辽东的那场大败,这才是使得明朝走向了衰败之路的主要原因。因此,说“明实亡于万历”并不冤枉。
万历皇帝虽然嘴上还挺硬,但在内心中已经认同了这一说话,他应该对明朝的衰落负起责任。而这一切的根源,正是因为他在处理张居正一事上的错误决策,以及后来的怠政行为。
*******
成化二十二年天空之下,辽王府内,一个叫张镇的护卫正离得辽王这样的大人物们一边远远地观看着天幕,一边还要小心地警卫着王府的安全......
他绝对想不到这个张居正会是自己的孙子,毕竟他一个军户,怎么会出了一个进士孙子呢!
当然他更想不到自己只因为这个孙子太聪明,反而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
当然此时正在观着天幕的第六代辽王朱宠涭更想不到,他们这个辽王宗室会因为远处的一个护卫之死,最终导致辽王成为万历年间被废的导火索。
*******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明朝无疑是一个充满戏剧性和传奇色彩的朝代。而其中的皇帝们更是各具特色,令人津津乐道。然而,若论及史上最为奇特怪异的皇帝,尽管万历皇帝朱翊钧相较于被俘虏的明英宗以及把征战视作玩笑般轻率行事的明武宗而言,可能还稍显逊色一些,但他无疑也是这众多奇葩皇帝之中的翘楚人物啊!
万历皇帝的奇葩之处,并不仅仅在于他长期不上朝这一行为本身。事实上,明朝在位时间最长的两位皇帝——嘉靖帝朱厚熜以及万历帝朱翊钧,他们两人累计不上朝的时间竟然长达整整五十年!
如此漫长的时间里,朝堂之上似乎失去了天子的身影,但好在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时期便已确立下来的内阁制度发挥了重要作用。
这套成熟的政治体系使得国家政务得以正常运转,并未因皇帝的缺席而陷入混乱。此外,万历早期还有张居正这样杰出的政治家辅佐,为万历皇帝亲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在万历皇帝亲政后的二三十年间,明朝社会呈现出一种相对稳定、逐步发展的态势。
然而,到了中后期,情况却发生了巨大变化。万历皇帝因为太子问题开始凭借一己之力与整个朝廷的大臣们展开激烈对抗。这种对峙局面不仅严重影响了朝政的正常运作,更关键的是,致使其后继的三位皇帝(泰昌帝朱常洛、天启帝朱由校以及崇祯帝朱由检)未能接受全面且系统的帝王教育和培养,缺乏足够的治国经验和领导能力。
这些年轻的皇帝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局势时显得力不从心。最终,在短短的二十四年内,曾经辉煌一时的大明王朝迅速走向衰落直至覆灭。】
*******
“明朝皇帝多奇葩,这句话说得可真是一点儿都不假啊!”朱元璋心中暗自感叹道。尽管他并不清楚在那十六位皇帝当中究竟存在着多少位行为怪异之人,但仅仅只是看到像明英宗、明武宗、嘉靖帝、万历帝以及天启帝等人的所作所为时,便能够大致推测出燕王朱棣这一脉,或许因为得位方式不够正统,从而导致真正称职的皇帝数量寥寥无几。
“实在是令人惋惜啊!想当年我辛辛苦苦地培育太子长达二十余载之久,谁曾料到他竟然会在洪武二十五年因疾病而不幸离世。那个时候,我已不再拥有足够的时间去重新悉心教导另一位太子或是太孙了。”
其实,朱元璋又何尝不清楚将所有希望寄托于一人身上并非明智之举呢?然而,太子的培养与孵化小鸡截然不同。即便给予其他皇子们稍多一点儿的机会和资源,也难保不会从中涌现出第二个如同唐太宗李世民那般野心勃勃且具备卓越才能的人物。如此一来,势必会引发一场腥风血雨般的皇位争夺之战,届时整个国家必将陷入混乱不堪的局面之中。
*******
“嘉靖皇帝朱厚熜,那可是朕的亲堂弟啊,朕的父亲孝宗的亲弟弟的儿子.......算起来,如果朕没有继承人,还真就只能由他来继承这个皇位,他现在正在兴王府,看来跟朕离得很近。那么说武宗这个庙号是朕的了,其实朕还真的喜欢这个武宗的称谓,甚合朕意。”此时正在南昌的明武宗,居然开心地笑了,虽然天幕上对自己评价不高,但这一个武宗的称号就将他的一切委屈都给清除了。
******
“皆是朕之亲儿,况且常洵身份尊崇无比,乃郑贵妃所生;反观那常洛,降生之际,其生母仅是区区一名卑微宫女罢了!常言道:‘子凭母贵’,朕欲立福王为嗣,究竟何错之有?此等一众朝臣,缘何屡屡与朕作对、百般阻挠?”万历皇帝满心愤懑,全然不觉得自身存在过错,反倒将所有责任归咎于那些阻碍他册立福王之人身上。不得不提的是,论及推卸责任这一方面,万历与他的孙儿崇祯可谓如出一辙,当真是祖孙相传,有什么样的祖父,便会有怎样的孙子。
*****
【对万历皇帝来说,谁当太子那是家里的事儿。可对大臣们来讲,谁当太子可是国家大事,得按规矩来,有嫡立嫡,没嫡就立长。要嘛就别立太子,要立就必须得是长子朱常洛。就算长子朱常洛不在了,还有次子朱常润呢,怎么也轮不到三皇子朱常洵呀。
就因为这立太子的事儿,君臣之间吵吵嚷嚷了整整 15 年呢。在这 15 年里,万历皇帝前前后后逼走了四位内阁首辅,六位尚书,还有四百来号官员,就连受牵连的地方官员都多达上千人。
都说自古君弱臣强,君强臣弱。但这事儿闹到这份上,早就没了退路。咱大明可是刚烈得很,文官不惜死谏,以享受廷杖为荣 ,两边谁都不肯让步。
万历皇帝瞅着那些不听话的臣子,打也打了,骂也骂了,杀也杀了,撵也撵了,可到头来,先服软的居然是皇帝。
经过 15 年的漫长拉扯,万历皇帝终于妥协,听从了大臣们的建议,让皇长子朱常洛当了太子。
可就因为这场国本之争,内耗不断,朱常洛就算当上了太子,也过得很不舒坦,更别提接受什么专门的太子教育啦!
更何况,就算把太子之位给了长子朱常洛,万历还是心里不乐意,小动作那是一个接一个。
结果呢,太子府里的官员严重短缺,就连朱常洛的长子朱由校身边,也常常只有李进忠这么个没啥文化、野心却不小的太监。对了,这个李进忠就是咱们前面提到的那个魏忠贤哦!】
*****
“哦,原来如此!这个令人闻风丧胆、臭名昭着的魏忠贤竟然就是那个曾经默默无闻的李进忠啊!我早就觉得奇怪了,怎么整个太子府都翻遍了,还是寻不到半点儿关于魏忠贤的踪迹。难不成这家伙真如那传说中的鬼魅一般,是突然从地底下冒出来的不成?哈哈哈哈哈……”
太子朱常洛对于天幕上那些指责他缺少帝王之教的言论毫不在意,仿佛这些与他毫无关系似的。此刻,他心中唯一关心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自己究竟能否顺利登上皇位,若有幸登基,又能够在位多长时间。二是对于这个名叫魏忠贤的人,他却是下定了决心要将其找到。
毕竟,无论是从万历这个皇帝,还是朱常洛这个太子,他们都不希望看到自家子孙后代身边会冒出像“九千岁”这般权倾朝野、威震天下的大太监来。所以,无论付出怎样的代价,朱常洛都必须把魏忠贤给揪出来,绝不能让他继续逍遥法外,危害社稷江山。
\"砰!\" 这突如其来的一声巨响,犹如晴天霹雳一般,在太子府内炸响开来。此刻,正专心致志地为太子长子朱由校收拾木匠工具的李进忠,被这突如其来的声响惊得浑身一颤。
他茫然四顾,这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如潮水般涌入他的耳中——原来,他竟然就是那个刚刚还被他在背地里咒骂不已的魏忠贤!这个发现如同五雷轰顶,让李进忠瞬间呆若木鸡,手中原本紧握的工具也不由自主地滑落下来,掉落在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脆而又刺耳的撞击声。
紧接着,李进忠像是失去了所有力气一般,双腿发软,整个人重重地跌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尽管他没读过多少书,没有什么高深的学问和才华,但多年来在宫廷中的摸爬滚打,却使得他拥有着超乎常人的高情商。
此时此刻,他心里非常清楚,仅仅因为这一句话,自己与那高高在上、权倾朝野的九千岁之间便再无任何关联可言;更为可怕的是,就连自己这条小命也同样跟自己没有任何关系了。想到这里,恐惧如影随形地笼罩着他,令他无法呼吸,仿佛整个世界都已经崩塌。
*****
【倘若万历帝能够对太子府稍加关注,能多给予太子的那两位孙儿一些关爱之情,或许他们便不会缺失最为根本的教育,更不必谈什么帝王之道的教育了。
时光荏苒,到了万历四十八年之际,年已五十八的万历帝总算松开了紧握权力的双手,撒手人寰,魂归西天。
长久以来一直遭受万历压制的太子、明光宗朱常洛,恰似往昔的万历摆脱张居正的约束一般,开始放纵自我,纵情声色犬马之中。最终,一粒小小的红丸竟然断送了他的性命。
明光宗朱常洛在位仅仅短短三十日,缔造出大明朝皇帝在位时间的最短纪录。
紧接着,毫无经验,不知道如何担任皇帝的、年仅十五岁的朱由校登上皇位,至此,明朝的宦官弄权现象终至登峰造极、空前绝后的程度。】
******
\"我……在位仅三十天?还最短在位记录……\"原本正打算去整治李进忠(亦称作魏忠贤)的太子朱常洛,忽地听闻自己在位时长仅有区区三十天,刹那间心如刀绞,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眼前一黑,昏厥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