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南明时期,先后出现了四位皇帝和一位监国。其中,永历帝或许并非能力最为出众、意志最为坚定之人,但他却创造了一个令人瞩目的纪录——在位时间长达整整十五年之久!相比之下,其他三位皇帝的在位时长总和也不过才短短两年有余罢了。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永历帝能够维持如此长久的统治呢?

一方面,不可忽视的是,在其漫长的执政生涯中,不断有新的势力和力量涌现出来,表示对他的支持。这些新生力量成为了他得以延续皇位的重要支撑之一。然而,更为关键的因素还在于永历帝那堪称一绝的逃跑速度。每当遭遇危险时,他总是毫不犹豫地撒开脚丫子狂奔而去,仿佛身后有着穷凶极恶的猛兽追赶一般。

起初,他从广东一路逃窜至广西;紧接着,又马不停蹄地奔向云南和贵州等地。可以说,大半个西南地区都留下了他仓皇出逃的足迹。这还不算完,后来就连远在边陲的缅甸,居然也成了这位皇帝的避难之所。这般风驰电掣般的逃亡历程,着实让人瞠目结舌。

永历帝朱由榔降生于天启三年(公元 1623 年)那金风送爽、丹桂飘香的十月十九日,地点就在北京繁华热闹的桂王府邸之中。这位未来的帝王乃是神宗皇帝膝下第八子——桂端王朱常瀛所出的第四个儿子。其生母则是贵人马氏。

据说在神宗众多子嗣当中,朱常瀛与神宗最为相像,无论是外貌还是气质都如出一辙。无独有偶,朱由榔又恰似朱常瀛,仿佛是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一般。正因如此,在神宗所有的孙子里,朱由榔成了那个在外貌上与神宗最为相似之人。不仅如此,就连神宗那种“性恶繁重”的独特性情,似乎也通过血脉传承到了朱由榔身上。

时光荏苒,转眼来到天启七年(公元 1627 年)的秋天。此时,朱由榔的父亲朱常瀛接到圣旨,要前往衡州(也就是如今的湖南衡阳)就藩。于是,年幼的朱由榔便紧紧跟随着父亲的脚步,一路舟车劳顿,最终抵达了衡州这片陌生而又充满新奇的土地。

岁月如梭,匆匆数载过去。到了崇祯六年(公元 1633 年),朱由榔作为桂王的第四子被册封为永明王,从此开始了他波澜壮阔却又曲折坎坷的人生旅程。】

崇祯十六年(公元 1643 年)八月,张献忠率领的农民军如汹涌的潮水一般涌进了衡州城。一时间,这座原本宁静祥和的城市陷入了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

桂王朱常瀛得知消息后,惊慌失措,匆忙间带着一众宫眷仓皇出逃。然而,命运似乎对他们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就在这混乱之际,桂王的世子和次子不幸被农民军擒获,并惨遭杀害于衡州城中。

朱常瀛在极度的惊恐和悲痛中,与三子朱由楥侥幸逃脱了农民军的追捕。他们一路奔波,历经艰险,从全州辗转进入了广西境内。而四子朱由榔却在慌乱中与家人走散,迷失在了人群之中。最终,可怜的朱由榔落入了农民军之手,被囚禁在永州城内,等待着被押送回衡州,准备跟两个哥哥一同处决。

正当朱由榔身陷囹圄,生死未卜之时,广西征蛮将军杨国威率领大军前来攻打永州。夜幕渐渐降临,杨国威的部下旗鼓官焦琏身先士卒,督率士兵奋勇攻城。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终于在傍晚时分成功攻破了永州城。

焦琏心急如焚地直奔囚所,当看到被困在槛车里的朱由榔时,他毫不犹豫地挥刀斩断锁链,破开槛车,将朱由榔救了出来。随后,他小心翼翼地扶起虚弱的朱由榔,让他骑上马背,准备逃离这座危机四伏的城池。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朱由榔并不会骑马。面对这一情况,焦琏没有丝毫犹豫,他毅然亲自背负起朱由榔,奔跑了一里多路。直到渡过河流之后,才摆脱了追兵,安全抵达桂林。

广西巡抚瞿式耜、巡按郑封以及总兵杨国威等人经过一番紧急商讨后达成一致意见:桂王身为朝廷的亲王,如今遭遇贼人劫难流落至此,理应迅速提供其所需的钱粮,并给予妥善的安置安排。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桂林原本乃是靖江王的封地,两位王爷同时居于同一座城池多有不便之处。况且此时此刻,张献忠虽然已经率领部众撤出了湖南地区,但历经战火摧残后的湖南早已变得破败不堪,根本无法立即让桂王重返他自己的封地。目前来看,周边唯有梧州府尚能够作为合适的安身之所。

因此,众人决定先将桂王及其随行人员迁往梧州府暂居,并从当地就近支取钱粮以维持生计。待一切安顿妥当之后,他们将会一同向朝廷呈上奏折,恳请圣上恩准此项事宜。就这样,朱常瀛带着他的二位王子以及众多宫女眷属一路奔波,终于抵达了梧州。

此次波折对于朱由榔而言,可谓是人生中的首次逃亡之旅。尽管中途曾一度不幸落入张献忠之手,但幸运的是得到贵人相助,最终得以化险为夷、安然无恙。相比之下,其他那些同样落入李自成和张献忠手中的明朝藩王们可就没有如此好的命运了。有的沦为了所谓“福禄宴”的食材,惨遭残忍杀害;还有的则直接命丧于混乱的军队冲突之中,结局令人唏嘘不已。】

******

“朕最为钟爱的皇子乃是福王,何时说过桂王最像朕了?想必是永历那小子登上皇位后,有人蓄意往其脸上贴金罢了!”万历皇帝眉头紧皱,语气中透露出不满和疑惑。此时,面对眼前这个孙子首次狼狈逃亡的场景,他心中不禁慨叹,原来朱由崧与朱由榔这两个孙子竟有着如此相似的命运轨迹——一个被常皮匠背着跑,一个被旗鼓官焦琏背着跑。

“又提及于我!这南明首位皇帝之位,我实在是不愿再担当了,谁愿做谁便拿去做好了!”早已心灰意冷、只求浑噩度日的朱由崧站在洛阳城楼下,仰天发出了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悲叹。

想当初,他本还心存一丝侥幸,认为即便身为被俘的皇帝,那大清王朝好歹也会顾及几分颜面,以礼相待。大不了便是举行一场所谓的牵羊礼,而后至多像宋徽宗那般,前往黑龙江的五国城安度残年。可万万未曾料到,等待着他的竟是被押送回京,并在那熙攘嘈杂的菜市口当众受刑。这般待遇,岂是一代帝王所应承受的礼节啊!

“永历这个年号啊,仔细琢磨一下,居然是把永明和万历这两个年号给拼凑到一块儿去了!这可真是够敷衍了事的呀!”才好不容易从祖父那令人窒息的掌控之中逃脱出来的未来隆武帝朱聿键,此时此刻依旧是满腔的壮志豪情。尽管他对自己未来那坎坷曲折、充满变数的命运心知肚明,然而他已然下定决心,无论如何都要去勇敢地直面挑战,坚决改变既定的轨迹,绝不像那个软弱无能的朱由崧一般,随随便便就选择了放弃。

***********

【崇祯十七年(公元 1644 年)的阳春三月,北京城那厚重的城门缓缓关闭,仿佛将一个时代彻底隔绝在了门外。紫禁城内一片死寂,崇祯帝朱由检独自徘徊在宫殿之间,他的身影显得如此落寞和无助。最终,这位曾经满怀壮志的帝王选择了以身殉国,结束了明朝的统治。

时间匆匆流逝,转眼到了五月。江南之地,局势依旧动荡不安,但在各方势力的角逐与妥协之下,弘光帝朱由崧登上了皇位。然而,这一结果对于原本被史可法等大臣极力推举为皇帝候选人的朱常瀛来说,无疑是个沉重的打击。当他得知自己错失皇位之后,悲痛欲绝,终日以泪洗面,身体也每况愈下。终于,在同年的十一月,朱常瀛因悲伤过度而与世长辞,朝廷追谥其为“端”。

仅仅过了半年,弘光政权便如昙花一现般迅速覆灭。天下再次陷入混乱之中,各路豪杰纷纷崛起,试图争夺这片破碎山河的控制权。就在这时,在福州登基称帝的新皇帝隆武帝朱聿键开始着手稳定局面。隆武元年(公元 1645 年)八月,朱聿键经过深思熟虑,决定册封朱由榔的三哥朱由楥为桂王,并下令让他徙居至广东肇庆府。此举既是对皇室血脉的一种安抚,也是希望通过分封诸王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

隆武二年(公元 1646 年)五月,清兵气势汹汹,直逼赣州城而来。警报最终传到了远在肇庆的桂王朱由楥耳中。得知清兵来势汹汹,朱由楥心中大惊,深知自己无法抵挡这股强大的兵锋。为了保存实力,避免不必要的伤亡,他当机立断,决定带着朱由榔一起返回梧州暂避风头。

转眼间一个月过去了。在一个宁静的夜晚,朱由楥设宴款待宾客。宴席间,众人推杯换盏,气氛颇为融洽。然而,谁也没有想到,一场突如其来的变故正在悄然降临。

夜深人静之时,朱由楥突然感到身体不适,剧痛袭来,让他难以忍受。他意识到自己的病情已经十分危急,生命即将走到尽头。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朱由楥首先想到的便是瞿式耜。于是,他急忙派人将瞿式耜召进王府,希望能在最后的时刻托付后事。

瞿式耜闻讯赶来,见到病榻上奄奄一息的朱由楥,心中悲痛不已。朱由楥紧紧握着瞿式耜的手,泪水止不住地流淌下来。他声音颤抖地说道:“孤负先生啊!本想与先生共同成就一番大业,奈何天不遂人愿……”说到此处,朱由楥已是泣不成声。

稍作停顿,朱由楥强忍着病痛,转过头去看了一眼站在身旁的朱由榔,然后再次看向瞿式耜,艰难地开口道:“如今国家大事,就全听凭瞿先生您来决断处理了。”接着,他又用微弱的声音继续说道:“与我这个弟弟相比,我不过是一个护法的伽蓝,而我的弟弟永明王才是真正的罗汉转世。先生您一定要好好辅佐他啊!”说完这些话,朱由楥仿佛用尽了最后一丝力气,缓缓闭上双眼,与世长辞。

瞿式耜望着逝去的朱由楥,心中感慨万千。他深知朱由楥对自己寄予厚望,这份知遇之恩重如泰山。从此以后,瞿式耜下定决心,要将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永明王朱由榔身上,尽心尽力地辅佐他,以不负朱由楥临终前的重托。

这是朱由榔的第二次逃亡之路。在短短的一年多时间里,从永明王变成了桂王的继承人,但同时也失去了父亲与在世的唯一兄长。】

不得不说啊,这永历和咱家那孙子允炆之间,确实存在着一些惊人的相似之处呢!想当年,本应拥有第二继承权的雄英不幸先走一步,接着连太子朱标也撒手人寰了。没办法呀,朕只能无奈地把这皇帝之位交到了他这个原本看似希望渺茫的孙子手中。可是……要知道,这种如同天上掉馅饼般白白捡到的皇位,往往来得轻松,去得也迅速呐。

朱元璋静静地聆听着有关朱由榔的种种过往经历,思绪不由自主地飘回到了那个令他始终放心不下的允炆身上。倘若太子和大孙朱雄英依然早于自己离开人世,那么不管最终将皇位传给四子朱棣,亦或是其他任何一个儿子,恐怕允炆往后的日子都注定不会好过喽。一想到这儿,朱元璋不禁长叹一口气,心中满是忧虑与惆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