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2024开始记录 > 第3章 诗歌·周颂·维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1周颂·维清

维清缉熙,

文王之典。

肇禋,

迄用有成,

维周之祯。

译文:

天下太平

天下太平充满光明,

因为有文王的法典。

开始出师祭祀,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周王朝才能兴盛吉祥。

2周颂·维清

天下太平

维清缉熙,

文王之典。

天下太平充满光明,

因为有文王的法典。

肇禋,

迄用有成,

维周之祯。

开始出师祭祀,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周王朝才能兴盛吉祥。

3周颂·维清

天下太平

维清缉熙,

天下太平充满光明,

文王之典。

因为有文王的法典。

肇禋,

开始出师祭祀,

迄用有成,

至今成功全靠师法文王,

维周之祯。

周王朝才能兴盛吉祥。

周颂·维清

维清缉熙1,

(1)维:语气助词。

清:清平,太平。

缉(qi )熙:光明。

文王之典2。

(2)典:

法则,制度。

肇禋3,

(3)肇禋(zhào yin):

开始祭祀。

迄用有成4,

(4)迄:

至,到。

用:使用。

有成:有成功。

维周之祯5。

(5)周:周朝。

祯:吉祥。

此诗是周成王歌颂周文王之德的。

据《礼记·仲尼燕居第二十八》载:

“子曰:

‘升歌《清庙》,

示德也。

下而管《象》,

示事也,

是故古之君子,

不必亲相与言也,

以礼乐相示而已。’”

“《维清》,奏象舞也。”

“《象舞》,

象用兵时刺伐之舞,

武王制焉。”

《独断》:

“《维清》一章五句,

奏《象武(武、舞古通)》之所歌也。”

“武王受命作《象乐》,

继文以奉天。”

“《象》,

文王乐,

象文王之武功曰《象》,

象武王之武功曰《武》。

《象》有舞,

故云《象舞》。

‘郑谓武王所制者,

武王之作象舞,

其时似但有舞耳。

考古人制乐,

声容固宜兼备,

然亦有徒歌徒舞者,

《三百篇》皆可歌,

不必皆有舞。

则武王制象舞时,

殆未必有诗。

成王、周公

乃作《维清》

以为《象舞》之节,

歌以奏之。’

襄二十九年《左传》,

吴公子札观周乐,

见舞《象》箾《南》龠者,

……此《象》谓舞,

不谓诗也。

《礼记·文王世子、

明堂位、祭统、仲尼燕居》,

皆言下管《象》,

……此《象》谓诗,

不谓舞也。

制《象舞》在武王时,

周公乃作《维清》,

以节下管之乐,

故《维清》亦名《象》。”

据此,

可知《周颂·维清》

是歌颂文王武功的祭祀乐舞的歌辞。

这是《诗经》中

最简短的篇章之一,

文句虽简单,

但在《周颂》中地位

却较重要:

它是歌颂文王武功的

祭祀乐舞的歌辞,

通过模仿(所谓“象”)

其外在的征战姿态

来表现其内在的武烈精神。

按《雅》、《颂》之诗,

称扬文王多以文德,

赞美其武功,

那就显得意义非同一般了。

诗首句感叹

当时天下清平光明,

无败乱秽浊之政,

次句道出这一局面的形成,

正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

据《尚书大传》等记载,

文王七年五伐,

击破或消灭了

邘、密须、畎夷、耆、崇,

翦除了商纣的枝党,

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王沿用文王之法而得天下,

推本溯源,

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

下面第三句“肇禋”,

“文王受命,

始祭天而枝伐也。”

“枝伐”,

即讨伐纣的枝党

(如崇国)以削弱其势力。

《尚书中候》、

《春秋繁露》等书证,

“肇禋”即始创出师祭天之典,

自确凿无疑。

《大雅·皇矣》叙文王伐崇,

有“是类是祃”之句,

“类”是出师前祭天,

“祃”是在出征之地祭天,

与此篇的“肇禋”也是一回事,

可以彼此互证。

最后两句,

“迄用有成”直承“肇禋”,

表明“文王造此征伐之法,

至今用之而有成功”;

又以“用”字带出用文王之法,

暗应“文王之典”。

“维周之祯”则与

第一句“维清缉熙”首尾呼应,

用虚字“维”引出赞叹感慨之辞,

再次强调“征伐之法,

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同上)。

《诗经补注》

谓其“辞弥少而意旨极深远”,

对此诗小而巧的结构

却有着较大的语义容量深有会心。

《诗集传》:

“赋也。

言所当清明而缉熙者,

文王之典也。

故自始祀至今有成,

实维周之祯祥也。

然此诗疑有阙文焉。”

大周创始人周文王,

不仅能文治,

还善武攻。

难怪子孙

像崇拜神一样

歌之颂之。

周武王创建西周之初,

秉承文王之德和

他建立的治理典章,

沿袭政清人和

一派光明的国运,

使国家呈现

欣欣向荣之气。

西周真正开创基业的,

其实是文王姬昌

在西歧打下的基业,

以及上数几代

有作为的先祖积攒下的功德。

这是大周的祥瑞之象。

文王创立了出征之前

先要祭天的良法。

据《尚书大传》记载,

文王七年五伐,

击破或消灭了

邘、密须、畎夷、耆、崇,

翦除了商纣的枝党,

为武王克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破须密之后,

他打破只有商王

才能祭天的规矩,

筑灵台祭天,

也摸清了诸侯们的人心向背,

从而战无不胜。

武王沿用文王的方法

而得天下,

推本溯源,

自然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

短短的几句,

是歌颂文王武功的

祭祀乐舞的歌辞。

《维清》全诗一章,

五句,

是《诗经》中

最短的一首诗。

作为《颂》诗的一篇,

其特点是文句简单,

意义深远。

在《周颂》中,

它是歌颂文王武功的

祭祀乐舞的歌辞,

通过模仿文王外在的

征战姿态,

来表现其内在的

武烈精神。

诗的首句感叹

天下清平光明,

没有败乱秽浊之政。

这一政治局面的形成,

是因为文王有征伐的良法。

据史料记载,

文王七年五伐,

击破或消灭了

邘、密须、畎夷、耆、崇,

剪除了商纣的枝党,

为武王克纣

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武王沿用文王之法

而得天下,

推本溯源,

故而对“文王之典”无限尊崇。

最后两句

“迄用有成”

直承“肇禋”,

表明文王造此

征伐之法,

至今用之

而有成功;

又以“用”字

带出用文王之法,

暗应“文王之典”。

“维周之祯”

则与第一句“维清缉熙”

首尾呼应,

用虚字“维”

引出赞叹感慨之辞,

再次强调征伐之法

乃周家得天下之吉祥。

《维清》

是一首意义深远的诗歌,

它通过简单的

语言和形象比喻,

表达了作者

对文王武功和

征伐良法的赞颂

以及周人“敬天保民”。

《清庙》、

《维天之命》、

《维清》

是寓意关联的三首诗,

分别是

祭祀颂歌、

祭福之歌、

祭神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