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您别动手,我确实错了,我不该去打何大清。”见势不妙,刘石头急忙承认错误。
“你就知道自己错了?错在哪了呢?认错就能完事了吗?给我跪下!”刘萍叔叔说着,把刘石头从床上拉下来,按着让他跪在地上。
“爸,我真的知道错了,不该不听劝告去打人。”刘石头低着头,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神。
“你知道错了?那你觉得错在哪里?”刘萍叔叔质问道,手里的棍子已经高高举起。
“我……我不该打人,也不该不听姐夫的劝。”刘石头终于坦白道。
“你现在还懂得姐夫是为你好啊!真是气死我了!”刘萍叔叔愤怒地用棍子狠狠抽了一下刘石头。
“啊!”刘石头因疼痛尖叫,但不敢躲避。
“你还敢叫嚣?我看你是皮痒了!”刘萍叔叔又一棍打了下去。
一旁的二儿媳看着这一幕吓得一句话都说不出,以前从未见过公公正这么生气,也从未见丈夫挨这么重的打。
“够了!”这时,外面传来老刘的声音。他走进房间夺过刘萍叔叔的棍子:“这么做能解决问题吗?”
“我……”刘萍叔叔愣住一时不知怎么接话。
“好了,你先出去,我来处理这件事。”老刘对他说。
刘萍叔叔看看老刘又看看跪在地上的儿子,无奈叹息后离开房间。
老刘凝视着儿子,眼神带着些许失望:“你知道今天的行为,既让你个人,也让我们家族蒙羞了吗?”
“爸,我错了,不该意气用事。”
“明白自己犯错很好,但也务必记住今天的教训——冲动行事会惹大祸。不能让一时冲动影响理智决策。”老刘意味深长地说。
“我会记住,爸。”刘石头点头应允。
“起来吧,明天要到何大清家赔礼道歉。”老刘说。
“好的,爸。”刘石头起身后恭顺回答。
“还有件事,明天你也让你媳妇回家一趟,告诉她父母今天发生的事,让他们也知道你的错误。”老刘补充说道。
“呃?可是爸……”听到这句话刘石头显得很慌张。
“有什么好怕的?连面对自己的过错都不敢的人将来更不用想做什么大事了。”老刘语重心长。
“我……我去。”刘石头只好无奈地答应。
“好了,今晚早点睡,不要再惹事了。”老刘摆手示意刘石头出去。如释重负般的,刘石头离开了房间。二儿媳站在一旁不敢乱动,“你也回房吧。”老刘对着她说了句话。“好的,爸。”二儿媳小心翼翼的回答着随后离开。
老刘望着二儿媳远去的背影,不禁叹了口气。他明白,这次的事对她的打击不小。不过老刘深信,她定会从这经历中学会成长,变得更为成熟稳重。
次日清晨,二儿媳早早起床,准备回到娘家。她心里很清楚,此事令整个家族蒙羞,所以必须向父母道歉。同时,刘石头也一大早就起身为前往何大清家道歉做准备。
在二儿媳父母面前,刘石头态度诚恳地表达了自己的愧疚,坦承了错误。何大清虽说对老刘有些责备,但看到他的真诚态度,心情反而好转。
此时何大清正满脸笑容,等待外甥拜师的大日子。他暗自担心刘岚的父亲是否会给他面子,毕竟这件事虽是由自己主动提议,却未得到对方的事先许可。万一刘岚父亲认为他在教训儿子,难免心里不快,这样可麻烦了。
其实,尽管何大清在四合院里地位颇高,实际上只是一名普通钳工,月收入仅三十七块五毛钱。他在院子里的地位主要是基于他长年的工龄和出色的厨艺以及优秀的三个儿子。
与之相对,刘岚的父亲是六级厨师,比他级别更高、收入更多,并且是国营饭店的一名职员,享受国家正式干部的待遇。所以,面对刘岚的父亲时,何大清还真没敢嚣张。
幸而刘岚的父亲并没给他脸色看,甚至十分给面子,这让何大清心中感到宽慰,并且有些得意——多年来积累起来的威望果然不是徒有虚名。
“二大爷,请您别取笑我了。家里孩子多,个个都需要学东西。若非如此,也不会来给您添麻烦。”何大清笑着道。
“哈哈,这怎么能说是麻烦?我外甥拜师可是给我们家增添光彩,这是好事!高兴还来不及,怎么会嫌麻烦?”二大爷刘德海笑着回答。
“而且咱们都是一家人,互相扶持天经地义,你说对吧,柱子?”
“对极了,二大爷说得对!”何雨柱赶忙点头应和着。“是啊,很好,真是非常的好。” 刘德海连说了几个“好”,显见心情舒畅愉快。
说实话,他之所以愿意让刘岚跟随何大清学习厨艺,除了一方面看在何大清的情面之外,更重要的是出于为女儿的未来着想。虽然他是位优秀的国营饭店高级厨师,但也只是一名厨房里的工作者而已。单位里缺乏话语权不说,自己的晋升空间也已经不多,所以早已经开始考虑未来的保障问题。
如果女儿能嫁给何雨柱这样一个有前途的年轻人,以后的生活就多了一些安全保障。
即便不能嫁给何雨柱,但如果能够拜何大清这位名厨为师,学到一手精湛的厨艺,将来也完全可以衣食无忧。
这便是他毫不犹豫答应的原因。
当然,这些心里话他是不会轻易说出口的,只能藏在心底深处。
“柱子,你和你的媳妇别站在门口了,快进来吧,咱们今天好好喝上几杯。”刘德海微笑着招呼道。
“好,好,二大爷,您请。”何大清急忙侧身让路,恭迎刘德海入屋。刘德海点了点头,缓缓迈步走进屋子。随后,何雨柱和秦淮茹紧随其后,一行人进入屋内,各自依座次落座。
虽然这场拜师宴看起来并不豪华,但规矩却一丝不苟,不容丝毫怠慢,否则便是对师傅的不敬。
“柱子,去叫你妈来,今天是个特别的日子,我们全家一起热闹热闹。”刘德海看向何雨柱说道。
“是,二大爷,我这就去。”
何雨柱答应着转身跑出门去。片刻后,带着贾张氏返回屋内。虽然贾张氏心里有些犹豫,但她也明白今天是非同寻常的日子,作为母亲理应到场,因此只好硬着头皮来了。
“二大爷,您来了?”贾张氏勉强地打了一声招呼。
“哎,老嫂子,你来啦。今天是个喜庆的日子,咱们一起热闹热闹吧。”刘德海笑呵呵地回应。
“是、是……”
“妈,您快坐下吧。”何雨柱笑着对贾张氏说道。
“好的,谢谢你。”
在儿子的帮助下,贾张氏慢慢坐下来。
“二大爷,能劳驾您来捧场,真是给了我家面子,我敬您一杯!”何大清举起酒杯表示感激。
这时闫埠贵的目光盯着何大清手里提着的两份荤菜以及其他的一些杂物,惊讶地说:“大清,你是从哪儿弄来的这些好吃的?平日里难得一见,除非是哪家有什么喜事。”
何大清嘿嘿一笑,脸上露出了得意之色:“是我岳父母特地准备的,说是让我带些给四合院的邻居尝尝新,也算是一种心意嘛。”
闫埠贵挠了挠头,仍然感到疑惑:“啧,这也太破费了吧,怎么突然对你这么重视了?这些东西肯定很贵吧?”
“诶呀,没那么复杂。”何大清摆手轻描淡写地说,“这些都是在集市上买的,花不了多少钱。要是说成是岳父送的,你们指不定还想跟我要点呢,所以 ** 脆说是自己买的,你们就没那么计较啦。”
闫埠贵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也是,乡下的物价便宜很多。你这一回可占了不少便宜啊,这种美味可不容易吃到呢!”
何大清笑着附和了两句,然后转过头对刘石头说:“石头,当心点,特别是那些餐具,可别摔碎了。”
---
这样的叙述保留了原文中的主要情节,但在表达方式上略有不同,力求呈现出更加自然流畅的文笔,使读者更容易沉浸在故事中。
刘石头憨厚地笑着说道:“大清哥,我明白啦,你放心,我会当心的。”
闫埠贵望着两人忙碌的背影,感慨万千:“不知道如今的乡下变成什么样子了。我记得我们当年下乡时,东西虽然不多,但价格确实实惠。现在嘛,估计一切都不同了。”
何大清放下手中的工具,叹了口气:“是啊,时代变迁,什么都不一样了。以前向熟人买些东西还能得到优惠,可现在啊,嘿,找熟人买东西反而要花更多的钱呢。就像上次甘大爷坚持要把零头去掉说给我们面子,但是现在的‘王了赵’这样的面子实在没有多少价值了。”
闫埠贵微微一笑,沉默不语。他也深知,何大清说的是真言,社会与过去相比已经变得截然不同。
何大清随即又开始指挥着刘石头搬卸物品,二人默契配合,很快就将所有东西搬运进屋内。面对满室的新年货品,何大清满意地点点头,内心清楚:尽管此番回乡并无太多经济上的回报,但他获得了岳父母的欢心,并得到了四合院邻里之间的敬重,这一切都使他认为十分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