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历史军事 > 执戟战红楼 > 第260章 作茧自缚 间隙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昌隆帝看完奏章后,龙颜震怒,立刻下令,对杨起的罪行展开彻查。

昌隆帝立刻就派锦衣卫去搜查秦王府。

林荀得知这个消息后,独自一人来到书房。他静静地站在窗前,望着窗外的景色,

脸上露出了一丝欣慰的笑容。“钱兄,你在天之灵可以安息了,我马上为你报仇了……”他喃喃自语,眼神中那长久以来的阴翳,此刻也渐渐消散。

然而,林荀心中明白,这场惊心动魄的复仇之战虽然暂时落下帷幕,但在这看似平静的京城之中,新的风云或许正在悄然汇聚……

锦衣卫如疾风般闯入秦王府,瞬间打破了王府的宁静。杨起正在书房中与幕僚商议一些琐事,听到外面嘈杂的动静,不禁皱起眉头。

“出去看看,发生了何事?”杨起对着身旁的侍从吩咐道。

侍从匆匆跑出去,不一会儿便面色惊慌地折返回来,“王爷,不好了!锦衣卫突然闯入王府,正在四处搜查!”

杨起心中一惊,但很快镇定下来,“走,出去瞧瞧。”

当他来到王府大厅时,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正带着手下与秦王府的家丁对侍。

杨起神色威严,大步向前,喝道:“你们这是为何?未经本王允许,擅闯王府,是何道理?”

锦衣卫指挥使纪纲抱拳道:“王爷,陛下接到举报,说您府中私藏龙袍,意图谋逆,特命卑职前来搜查。得罪之处,还望王爷海涵。”

杨起听闻,怒极反笑,“荒谬!这简直是无稽之谈!本王对陛下忠心耿耿,怎会做出这等大逆不道之事!定是有人恶意陷害!”

就在这时,一名锦衣卫从后院匆匆赶来,手里捧着那件所谓的“龙袍”,呈到指挥使面前。

纪纲面色一凛,举起龙袍道:“王爷,这便是在您府中后院房间搜到的龙袍,证据确凿,还请王爷跟卑职走一趟,到陛下跟前说个明白。”

杨起看着那件龙袍,心中明白这是有人故意设局陷害。

他怒目圆睁,大声说道:“这龙袍分明是有人故意放在本王府中的!

陛下圣明,定不会被这等奸计蒙蔽!本王自然会随你进宫面圣,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

不多时,杨起便被带到了朝堂之上。此时朝堂上的气氛依旧紧张压抑,众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杨起身上。

昌隆帝坐在龙椅上,面色阴沉,“杨起,你可知罪?”

杨起昂首阔步,傲然而立大声道:“陛下,臣无罪!这是有人蓄意陷害臣,企图污蔑臣谋反。臣对陛下、对朝廷一片赤诚之心,日月可鉴!还望陛下明察!”

林荀站在一旁,心中暗喜,表面却装出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王爷,事已至此,您又何必再狡辩?这龙袍都在您府中搜到了,难道还能有假?”

杨起看向林荀,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屑,“林荀,你休要在这里颠倒黑白!定是你在背后搞鬼,设计陷害本王!你这般阴险小人,迟早会露出马脚!”

林荀连忙装作无辜的样子,“王爷,您可不能血口喷人啊!我一心为朝廷着想,怎会做出这等事?”

昌隆帝沉思片刻,开口道:“杨起,你说有人陷害,可有证据?”

杨起思索片刻,说道:“陛下,臣虽暂无直接证据,但此事疑点重重。首先,这龙袍出现得太过蹊跷,臣府中守卫森严,若真有人偷偷放入,不可能毫无察觉。

其次,举报人至今未现身,想必是心中有鬼。还望陛下能彻查此事,找出幕后黑手。”

昌隆帝点了点头,觉得杨起所言有理。他看向锦衣卫指挥使,“你即刻去查,这举报人究竟是何人,是否受人指使。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给朕一个结果。”

“遵旨!”纪纲领命而去。

三日后,锦衣卫经过一番严密调查,终于查出举报人是林荀府上的一名家仆,是林荀威逼利诱,让他出面举报杨起,并编造了这一系列谎言。

真相大白,林荀被押上朝堂。昌隆帝龙颜大怒,“林荀,你竟敢设计陷害忠良,意图扰乱朝纲,其心可诛!来人,将他革职打入大牢,听候发落!”

“陛下…陛下呀!老臣冤枉,杨起不除,日后必为大患呀!陛下………”林荀被两个禁军拖出大殿。

……

杨起终于沉冤得雪,朝堂之上,阳光透过殿顶的琉璃瓦,洒下斑驳光影。

昌隆帝端坐在龙椅之上,面色带着几分愧疚,朝着阶下的杨起招了招手,

“破虏啊!朕险些误信谗言,错怪了你。你忠心可嘉,朕自会重重赏赐。”

杨起连忙躬身,恭敬地谢恩:“陛下圣明,能查明真相,还臣清白。

臣定当一如既往,为陛下、为朝廷效犬马之劳!”他低垂着头,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复杂神色。

昌隆帝微笑着点点头,“杨爱卿平身。此次朕已查明真相,那林荀心怀不轨,妄图陷害忠良,朕已将他严惩。

你受委屈了,朕赐你黄金千两,良田百顷,望你莫要将此事放在心上。”

杨起起身,再次拜谢:“陛下隆恩,臣感激涕零。”然而,他心中却清楚,这一场风波看似平息,实则暗藏汹涌。

昌隆帝虽为天子,但生性多疑,经此一事,难保不会对自己产生别样的心思。

退朝之后,杨起回到府中,屏退左右,独自坐在书房沉思。

他深知,此次能逃过一劫,全凭证据确凿,可昌隆帝未必真的完全信任自己。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宫中便时常传来旨意,或是让杨起进宫商议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或是赏赐一些物件,看似恩宠有加,实则是昌隆帝在试探他的态度。

杨起每次进宫,都表现得毕恭毕敬,对昌隆帝的旨意言听计从。但在府中,他却暗自加强了府中的守卫,行事也愈发低调。

他明白,自己已成为昌隆帝心中的一根刺,稍有不慎,便可能再次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虽然以杨起的武力,就算立刻反了,也无人可以制约他,可杨起心中清楚,人力终有尽,更何况,他还有老母、妻子儿女,需要保护,

“时机未到,不可意气用事!!”杨起低声说了一句。

而昌隆帝在宫中,也时常关注着杨起的一举一动。他表面上对杨起依旧恩宠,可暗地里却安排了不少眼线在杨起身边。

他担心杨起因这次的陷害而心生怨恨,对自己的皇位产生威胁。

一日,昌隆帝在御花园召见杨起。两人漫步在花丛间,昌隆帝看似随意地说道:“杨爱卿,近日朝中无事,你可有什么新的见解?”

杨起心中一紧,立刻明白这又是一次试探,他恭敬地回答:“陛下圣明,如今四海升平,朝廷上下一片祥和,臣以为只需继续推行仁政,轻徭薄赋,百姓便能安居乐业。”

昌隆帝微微点头,目光却始终停留在杨起脸上,“杨爱卿所言极是。朕一直觉得,你是朕的得力臣子,可切莫辜负朕的信任啊。”

杨起连忙跪地,诚恳地说:“陛下放心,臣对陛下的忠心,天地可鉴。臣定当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心里虽然不甘心下跪,表面上却是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昌隆帝扶起杨起,笑着说:“起来吧,朕相信你。”可这笑容背后,却藏着深深的警惕。

杨起回到府中,长叹一口气。他知道,自己与昌隆帝之间的这场无形博弈,才刚刚开始。表面上君臣和睦,可暗地里却互相提防。未来的日子,他必须步步为营,稍有差池,便可能身败名裂,万劫不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