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副官,请进。”
小七站在战情室的门口,做了个请的手势。随即,一身笔挺军装、少将肩章熠熠生辉的赵子濯迈步走了进去。
战情室中灯火通明,巨大的沙盘占据了正中位置,四周墙上挂满了地图和战报。张弛和刚刚被提拔为安民军总参谋长的谭志杰早已等候在内。
两人正低声交谈,目光时不时落在沙盘上,显得胸有成竹。
张弛抬眼看了看赵子濯,微微颔首:“时间紧迫,咱们都是军人,就不浪费时间寒暄了。赵副官,请看这里。”他伸手一指沙盘。
赵子濯的目光随即落在那沙盘上,心中顿时一震。
“这...”
这并非普通的沙盘,它细致入微地还原了滇省与克钦邦边境的复杂地形,山峦起伏、江河纵横,每一寸都精雕细琢,堪称一件战争艺术品。
站在沙盘前,赵子濯脑海中闪过近年来关于张弛的种种传闻。
要知道,在远征军内部,张弛最近的名声可不太好。
虽然张弛还保留着 212 师的番号,但明眼人都知道对方未来就是扎根勃固地区的地头蛇了,甚至搞不好就是白鹰人内定的‘勃固王’。
因此军中早有怨言,说张弛这是借着远征军的溃兵起势、‘自立门户’,现在有自己的地盘了,未来大概率不会管国内的鬼子,毫不关心国内抗战的死活。
起初赵副官以己度人,同样觉得按照白党将领们‘兵为将有’的一贯作风,张弛肯定会自己关起门来过日子,不愿意浪费自己宝贵的兵力在打通滇缅公路上。
但此刻,看到这精心构建的沙盘,赵子濯猛然意识到,自己错了,那些流言蜚语也大错特错了。
“如果张司令真心不在意国内抗战,又何必耗费心力构建如此详尽的沙盘?”
赵子濯暗自思忖,情不自禁地挺直了身躯,向张弛行了一个军礼:“张司令人在海外,仍然心系祖国大义,鄙人深感佩服!”
张弛摆了摆手,语气平静却坚定:“恭维的话留到打赢鬼子的庆功宴上再说。眼下鬼子一天不除,什么都无从谈起。赵副官,我们需要你的配合。接下来,我们要东西对进,合力解决八莫到龙陵这一线的敌人。”
赵子濯点点头,走到沙盘旁:“愿闻其详。”
张弛微微一笑,向谭志杰递了个眼色。谭志杰立即拿起教鞭,指向沙盘上的怒江西岸。
“我们可以看到。”他开始讲解,教鞭在腾冲、松山、龙陵三地之间移动,“腾冲、松山和龙陵构成犄角之势,是鬼子在滇西的核心防御区域。尤其是松山,它居高临下,旁边就是跨越怒江的惠人桥。”
“如果我是鬼子,一定会将松山作为防御的支点,集中重兵驻守。即使腾冲和龙陵失守,他们也能依托松山出击,伺机夺回阵地。”
赵子濯认真听着,微微点头:“谭参谋长所言,与我们远征军的判断不谋而合。”
他伸手指了指沙盘上代表腾冲的小旗,缓缓说道:“按照卫长官的计划,我军将先渡过怒江,直取腾冲。随后翻越西方高黎贡山国境,与贵部从密支那东出的主力汇合。”
张弛听完赵子濯所说,脸上波澜不惊,心中却已然了然。
这与历史上一模一样的战略规划,正是滇西远征军在驻扎身毒的新 1 军和新 6 军打下密支那后制定的思路。
他微微一笑,顺势说道:“依我看,不如这样,派出两支偏师缠住龙陵和松山的鬼子,主力则集中全力攻下腾冲,与我军在滇西会师。随后再合围剩余两处敌人,彻底清扫这片区域。”
说着,他的手指在沙盘上轻轻滑动,标出了龙陵、松山和腾冲的攻势轨迹。指尖划过的线条,与卫俊茹抽屉里那份绝密战役决心图惊人地吻合。
赵子濯的眉头一挑,眼中露出几分惊讶之色。
他瞟了一眼沙盘,忍不住感叹:“张司令果然非同凡响!我不过寥寥数语,您竟能精准猜中卫长官的全盘计划,这等洞察力,不愧是围歼鬼子一个师团的当世名将!”
他的惊叹发自肺腑,却没有一丝怀疑计划泄密。毕竟,这份战略草案知道的人寥寥无几,全是卫俊茹的心腹,绝无可能外泄。
张弛面色如常,只淡淡地点了点头,但心里却不禁暗叹: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而这一计划的隐患也历历在目。
历史上的滇西反攻正是因为这一初版计划而付出了惨痛代价——计划被鬼子提前侦知,致使龙陵和松山的鬼子调往腾冲增援,导致远征军第一轮进攻大败。
更糟的是,等到滇西远征军知道计划泄密,前线20万大军早已因后勤补给不足,粮草告急,陷入进退维谷的困境。(白党的后勤就一个字,屑,家门口打仗能粮草不足)
“白党的后勤能力啊......”张弛心中苦笑,回忆起那一段战史:
为了缓解前线补给压力,远征军被迫改攻松山,以缩短运输线路。(打下松山,到腾冲前线的补给路线就不用翻越百花岭,可以走原来滇缅公路旧道)
于是龙陵、松山方向的国军由拖延防御转为全面进攻。
可惜,由于此前攻腾冲时已经耗尽大量弹药,后勤补给线又薄弱得如同纸糊,一切变得举步维艰。
粮食、弹药二者难以兼顾,运粮食就运不了弹药,运弹药就运不了粮食。
最终导致对松山的进攻仓促无备,炮火不足,只能靠血肉拼杀。
那一场“松山百日血战”,71 军新 28 师、新 8 军 82 师、荣 1 师轮番上阵,鲜血浸透了每一寸山坡。张弛闭上眼睛,仿佛能听见历史中那一声声凄厉的呐喊,以及每一次冲锋倒下的身影。
现在,滇西战局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但后勤问题仍是悬在头顶的利剑。
即便他手中拥有c-47运输机和部分轰炸机,但是纯靠空投也不可能解决滇西远征军20万大军的粮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