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史文恭发兵檀州的消息便如一阵疾风,迅速传到了辽国兵马的耳中。
檀州守将洞仙侍郎得知消息后,神色凝重,不敢有丝毫耽搁,当即召集麾下众将商议对策。
议事厅内,气氛紧张压抑,烛火摇曳,映照着众人严肃的面庞。
洞仙侍郎缓缓站起身来,声音低沉而有力:
“诸位,史文恭带兵前来,来势汹汹,我等需速速商议出应对之策。”
话音刚落,便有二将一脸不服气地站起身来。
这二人身材魁梧,容貌之上竟有七八分相似,一看便是血脉相连的兄弟。
他们正是大辽郎主的皇侄,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
兄弟二人自幼在军中历练,武艺娴熟,十八般兵器样样精通,乃是辽国上将,皆有万夫不当之勇。
此番出现在檀州,正是因为大辽郎主深知檀州的战略意义重大,故而派遣他们带兵前来支援。
这兄弟二人因自身武艺超群,又长期陪侍在大辽郎主身边,身份尊贵无比,平日里养尊处优,皆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向来孤傲得很。
如今,眼看洞仙侍郎提及史文恭之时,如此小心翼翼、谨慎万分,不由得心中涌起一股无名之火。
耶律国宝更是毫不掩饰自己的不屑,他向前跨出一步,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轻蔑的笑意,对着洞仙侍郎说道:
“侍郎何必长他人威风而灭我等士气。
我大辽兵强马壮,军队如钢铁洪流,那史文恭等人不过是草寇出身,不过是运气好才能占去霸州之地。
如今这厮不仅不死守霸州,竟然胆敢出兵来犯我檀州,简直就是自寻死路,已有取死之道。
侍郎不必担忧,我兄弟二人便可带兵前去,定能斩了那群山贼草寇几员大将,扬一扬我大辽的军威,让他们知道我大辽的厉害。”
此言一出,洞仙侍郎眼中顿时闪过一丝无奈之色。
他虽深知这兄弟二人武艺不凡,在战场上确实是一把好手,但这兄弟二人这股狂傲之气,也着实让他头疼不已,一时间竟也没什么办法。
身为哥哥的耶律国珍虽未言语,但他站在那里,脸上那副神态,那微微上扬的下巴,那满不在乎的眼神,便足以说明其想法与耶律国宝如出一辙,大差不差。
洞仙侍郎望着眼前这两位战意昂扬、周身散发着狂傲之气的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兄弟,心中暗自思忖起来。
目光在二人身上来回打量,脑海中思绪如麻。
“这兄弟二人,仗着自己武艺高强,又贵为皇侄,平日里眼高于顶 。
不过,此刻他们既然有如此强烈的出战意愿,倒不妨利用一番。”
洞仙侍郎心想。
“先让他们前去试探一下大梁兵马的虚实,摸摸对方的底,看看这所谓能夺下霸州的军队究竟有几分真本事。
以这兄弟二人的勇猛,就算不能取胜,全身而退想必还是绰绰有余的。”
想到这里,洞仙侍郎心中已然有了计较。
整了整自己的衣冠,神色变得庄重严肃起来,脸上带着几分期待又关切的神情,看向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兄弟二人,缓缓开口说道:
“既然两位将军有如此豪情壮志,那便以二位为先锋,前去探一探大梁兵马的实力究竟如何。
不过,那大梁兵马既然能够夺下霸州,即便其中存在些许侥幸成分,想必也绝非泛泛之辈,定是有几分真才实学和实力在身的。
二位将军切不可大意轻敌,务必要小心谨慎应对。
我等便在这檀州城内,备好丰盛的酒宴,静候二位将军凯旋,为你们庆功。”
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二人听闻此言,顿时心中一阵狂喜。
他们对视一眼,眼中满是兴奋与跃跃欲试的光芒。
耶律国宝更是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向前一步,对着洞仙侍郎双手抱拳,用力一拱,说道:
“侍郎放心,我兄弟二人定不辱使命,定要让那些大梁草寇见识见识我大辽的厉害!”
耶律国珍也跟着抱拳点头,以示回应。
随后,兄弟二人意气风发地转身,大步流星地走出议事厅。
迅速召集本部兵马,一时间,号角声在檀州城内回荡,士兵们迅速集结,整齐列队。
耶律国珍与耶律国宝翻身上马,身姿矫健,威风凛凛。他们一挥手中长鞭,高喊一声:
“出发!”
大军便如潮水般涌出檀州城,朝着史文恭先锋大军的方向浩浩荡荡地迎了上去。
与此同时,史文恭先锋大军中的小天宝苏定与豹子头林冲二人,正率领着本部兵马,精神抖擞地朝着檀州城进发。
他们的队伍整齐有序,士兵们步伐坚定,士气高昂。
军旗在风中烈烈作响,仿佛在诉说着即将到来的这场大战。
行军途中,忽然,一名斥候快马加鞭,飞奔而来。
气喘吁吁地跑到林冲面前,翻身下马,单膝跪地,对着林冲行了一礼,急切地说道:
“报!征西将军,前方不远处发现一队人马,正朝着我们先锋大军迎面而来。”
林冲听闻,神色一凛,勒住缰绳,目光如炬,盯着斥候,出言相问:
“可看清了是否是辽国兵马?由何人领军?”
斥候抬起头,神色恭敬地回答道:
“回征西将军的话,正是辽国兵马。
虽不知晓其带兵之人姓甚名谁,但其军中却高高悬挂着耶律二字军旗,在阳光的照耀下,甚为夺目,老远便能瞧见。”
苏定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仿佛夜空中闪烁的星辰。
他心里清楚,“耶律”二字在辽国的分量有多重,那可是辽国皇族的标志,是无上尊贵的象征。
既然来者军中立着“耶律”二字军旗,那领军之人必定是辽国皇室成员之一。
想到这里,本就立功心切的苏定,心中如同燃起了一把熊熊烈火,热血在他的血管中沸腾。
而一旁的豹子头林冲,反应也与之相差不多。
在史文恭的麾下,军中大将如云,人才济济。
每逢战事,立功的机会总是有限的,而想要建功立业的将领却数不胜数,竞争异常激烈,简直可以说是狼多肉少。
如今,这送上门来的机会,怎能不让他们心动?
二人对视一眼,眼中都透露出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念,仿佛在这一刻,他们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