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黄帝内经爆笑讲解版 > 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八)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邪气藏府病形篇第四(八)

话说有一天,黄帝闲来无事,便对岐伯说:“嘿,岐伯,我这人啊,就好奇心重,啥都想知道。今儿个就想听听六腑里的那个大肠要是病了,会是个啥情况呢?”岐伯一听,哈哈一笑,说:“黄帝啊,你这问题问得好,我这就给你细细道来。”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说道:“要说大肠病啊,那症状可不少。你得想象一下,这大肠里头要是出了毛病,那感觉就像是肚子里有个搅拌机在疯狂搅拌,疼得那叫一个撕心裂肺,还伴随着‘咕噜咕噜’的响声,就像是肚子在唱歌,不过这歌可不怎么好听,简直是‘濯濯’之音,听着都让人心里发毛。”

黄帝一听,笑得差点没岔气:“这大肠病还自带音效呢?哈哈,有意思。”

岐伯接着说:“更有趣的还在后头呢。要是这大肠病在冬天再碰上寒气侵袭,那可就更热闹了。你想想啊,本来就疼得要命,再一受凉,大肠就开始‘罢工’,直接就开始拉肚子了。这拉肚子可不是一般的拉,那是‘当脐而痛’,就是肚脐眼周围疼得死去活来,站都站不稳。那感觉,就像是肚子里有个调皮的小鬼在捣乱,非得让你躺床上不可。”

黄帝一听,忍不住笑道:“这大肠病还真是够折腾人的。那咱得怎么治呢?”

岐伯说:“这你就不懂了吧。治大肠病啊,得和胃一起治,因为它们俩是‘同伙’嘛。治疗上呢,有个穴位特别管用,那就是巨虚上廉。不过啊,在现代穴位名称里,它还有个更响亮的名字,叫做‘上巨虚’!”

黄帝一听,眼睛一亮:“上巨虚?这名字听起来还挺有范儿的。那这个穴位到底在哪儿呢?”

岐伯便开始详细讲解起来:“这上巨虚啊,它位于小腿的前外侧,具体位置呢,你得先找到足三里。足三里你知道吧?那可是个养生大穴,位置在膝盖的外侧,向下大约四横指的地方。找到足三里后,你再往下量三横指,然后往旁边挪一小点儿,那儿就是上巨虚啦。这个穴位啊,就像是大肠病的‘克星’,只要针灸一下,大肠病就得乖乖投降了。”

黄帝一听,觉得十分神奇:“原来这上巨虚这么厉害啊!那它具体有啥作用呢?”

岐伯说:“这上巨虚啊,作用可大了去了。它不仅能治疗大肠病,像是腹痛、腹泻、便秘这些,统统不在话下。而且啊,它还能调和肠胃、疏通经络,让你的肠胃变得更强壮,吃嘛嘛香,身体倍儿棒!你说这穴位神不神?”

黄帝一听,连连点头:“神!太神了!这中医真是博大精深啊!”

岐伯又说:“不过啊,黄帝,这穴位虽然好,但也不能滥用哦。针灸这事儿啊,得找专业的医生来操作,不然的话,扎错了穴位可就麻烦了。就像你做饭一样,食材和调料都得适量,不然做出的菜可就不好吃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岐伯,你这比喻打得真好!看来啊,我这中医知识还得继续跟你学习呢!”

岐伯也笑了起来:“黄帝啊,你谦虚了。咱们互相学习,共同进步嘛!对了,说到这大肠病啊,我还得提醒你一句,要想预防大肠病,那平时就得注意饮食卫生,多吃蔬菜水果,少吃油腻和垃圾食品。还有啊,要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别总是憋着不上厕所,不然的话,这大肠可就要‘造反’了!”

黄帝突发奇想,对着身边的岐伯说:“嘿,岐伯,我想听听关于六腑里胃病的那些事儿,你给讲讲呗?”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大佬又开始求知欲爆棚了。于是,他清了清嗓子,一本正经地开讲:“胃病啊,那可是个让人头疼的家伙。得了胃病的人,肚子会胀得跟个大气球似的,胃脘那地方,就在心口窝那儿,疼得让人直哼哼。而且啊,这疼痛还会往上窜,跑到两胁那里去捣乱。更糟糕的是,膈肌和咽喉之间就像被堵住了似的,吃啥都咽不下去,那叫一个难受啊!”

黄帝一听,眉头紧锁:“这可如何是好?有没有啥妙招能搞定这胃病?”

岐伯微微一笑,卖了个关子:“当然有啦!不过,这可得靠咱们中医的针灸大法。你得记住一个穴位,那就是‘足三里’!”

黄帝一听“足三里”,眼睛一亮:“哦?这足三里是何方神圣?快给我细细道来!”

岐伯一看黄帝这求知若渴的样子,心里那叫一个得意。他清了清嗓子,开始详细讲解:“这足三里啊,那可是咱们中医里的明星穴位!它位于小腿前外侧,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嵴外一横指的地方。你想象一下,把你的小腿当成一根大萝卜,犊鼻穴就是萝卜头那儿,往下一量3寸,再往旁边一挪,嘿,就是那儿了!”

黄帝一听,哈哈大笑:“你这比喻可真够形象的!那足三里这穴位到底有啥神奇之处呢?”

岐伯故作神秘地说:“这足三里啊,作用可大了去了!它是胃经的合穴,也是胃的下合穴。合穴嘛,就像是经络里的‘收费站’,能把气血汇聚起来,然后再分配给全身。所以这足三里啊,就是胃经的‘大管家’,能调理脾胃、补中益气、通经活络、疏风化湿。你针灸它一下,胃病啥的,统统都得靠边站!”

黄帝一听,眼睛都快冒绿光了:“这么神奇?那赶紧给我说说,这足三里具体是怎么治胃病的?”

岐伯一看黄帝这迫不及待的样子,心里那叫一个乐呵。他慢悠悠地说:“这足三里啊,针灸它一下,就能让气血流通起来,把胃里的胀气给排出去,胃脘那儿也就不疼了。而且啊,它还能让脾胃的功能恢复正常,吃东西也就顺畅多了。所以啊,这足三里啊,简直就是胃病的克星!”

黄帝一听,那叫一个满意:“不错不错!看来以后得多学学这中医的针灸大法啊!”

说到这里啊,咱们得先插一嘴。这足三里啊,可不仅仅是个治胃病的能手。它还能调理好多其他毛病呢!比如说啊,你要是感觉身体虚弱、免疫力差、容易感冒啥的,针灸一下足三里,立马就能让你精神焕发、活力满满!还有啊,你要是感觉头晕目眩、失眠多梦啥的,针灸一下足三里,也能让你睡得香、精神好!

黄帝清了清嗓子,故作神秘地说:“岐伯啊,朕最近对六腑之病颇感兴趣,尤其是小肠病,你给朕讲讲呗。”

岐伯一听,心里暗笑,这黄帝老爷子又开始他的“医学十万个为什么”了。但岐伯毕竟是医学大家,面上不动声色,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小肠病这事儿啊,说起来可有意思了。小肠病患者啊,通常会感到小肚子疼,就像是有人在里面捣乱似的。这还不算,腰和脊背也会跟着遭殃,连带着睾丸也疼,那叫一个酸爽。有时候啊,上完厕所后,耳朵前面还会莫名其妙地发热,或者冷得要命。更神奇的是,有的人肩膀上热得跟火炉似的,特别是手小指旁边的那根指头,热得能煎蛋。要是把脉的话,还会发现脉象陷下去了。这些啊,都是小肠病的典型症状,医学上称之为‘手太阳小肠经病’。”

黄帝一听,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哎呀妈呀,这小肠病还挺会玩儿啊!那咋治呢?”

岐伯微微一笑,神秘地说:“陛下别急,咱们中医有独门秘籍——针灸疗法。治疗小肠病啊,有个穴位特别管用,名叫‘下巨虚’。不过为了更准确地定位和治疗,我得先给您科普一下现代穴位经络的知识。”

黄帝一听要科普,立刻来了精神,坐直了身子:“来来来,岐伯,赶紧开课!”

岐伯清了清嗓子,开始了他的“爆笑针灸课”:“首先啊,咱们得知道,人体有十二条正经,其中手太阳小肠经就是其中之一。它起于小指尺侧端(少泽穴),沿着手臂外侧上行,经过肩胛、颈部,最后进入耳中(听宫穴)。咱们今天要说的‘下巨虚’啊,其实是足阳明胃经上的一个穴位,但它在治疗小肠病上也有奇效。为啥呢?因为中医讲究经络相通,表里相应嘛。”

黄帝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插嘴:“那下巨虚到底在哪儿呢?朕好想找找看。”

岐伯指了指黄帝的脚:“陛下请看,下巨虚位于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9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处。您试着找找看,是不是有个酸酸涨涨的地方?”

黄帝低头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那个“酸酸涨涨”的穴位,忍不住揉了揉:“哎呀,还真有啊!这穴位有啥作用呢?”

岐伯解释道:“下巨虚啊,可是个多面手。它不仅能治疗小肠病引起的小腹痛、腰脊痛等症状,还能调理肠胃功能,治疗腹泻、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更神奇的是,它还能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怎么样?陛下,这穴位厉害吧?”

黄帝听得连连点头:“厉害厉害!那朕以后要是小肠不舒服了,就扎这个穴位呗?”

岐伯摇了摇头:“陛下啊,针灸这事儿可不能随便来。虽然下巨虚是个神奇的穴位,但也得讲究手法和深度。扎深了扎浅了都不行,还得看患者的体质和病情。所以啊,陛下要是真有小肠病的症状,还是得找专业的中医大夫来瞧瞧。”

黄帝一听,顿时泄了气:“哎呀,朕还以为学会了这个穴位就能自给自足了呢。看来啊,还是得靠你们这些专家才行。”

岐伯笑了:“陛下谦虚了。不过话说回来,中医这东西啊,博大精深,可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学会的。陛下要是真感兴趣啊,得多读读书,多跟咱们这些中医大夫交流交流才行。”

黄帝一听,立刻来了精神:“对对对!朕这就下令,让全国的大夫都来给朕上课!朕要把中医这门学问学个通透!”

岐伯一听,赶紧劝阻:“陛下啊,您这想法虽好,但也得悠着点儿啊。中医这东西啊,得慢慢品,急不得。您要是一下子学太多,反而容易消化不良呢。”

黄帝一听,顿时乐了:“哈哈哈!岐伯啊岐伯,你果然是个幽默的老头儿!朕听你的,慢慢来!不过啊,朕还是得先学会扎这个下巨虚穴才行,万一哪天朕的小肠闹脾气了,朕也好自救啊!”

岐伯一听,也忍不住笑了:“好好好说到下巨虚这个穴位啊,它其实还有很多其他的神奇之处呢!比如啊,它还能治疗乳腺炎、乳腺增生等妇科疾病。这是因为啊,中医讲究“经络相通”,足阳明胃经与乳房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啊,刺激下巨虚穴啊,就能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等症状。

而且啊,下巨虚穴还是个“双向调节”的穴位呢!也就是说啊,它既能治疗腹泻、又能治疗便秘。这是因为啊,中医讲究“平衡”,人体内的各种生理功能都得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才行。所以啊,当下巨虚穴受到刺激时啊,它就会根据人体的具体情况来发挥不同的治疗作用。如果肠道功能亢进(比如腹泻)啊,它就会抑制肠道的蠕动;如果肠道功能减退(比如便秘)啊,它就会促进肠道的蠕动。这样一来啊,人体的肠道功能就能保持在一个相对平衡的状态啦!

当然啦!要想让下巨虚穴发挥最佳的治疗效果啊,还得配合其他穴位和治疗方法才行。比如啊,对于小肠病引起的疼痛症状啊,咱们还可以配合按摩足三里、上巨虚等穴位来缓解疼痛;对于消化系统疾病啊,咱们还可以配合艾灸、拔罐等疗法来调理肠胃功能。这样一来啊,治疗效果就会更加显着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