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丧尸头头在六零低调致富 >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这么好的氛围,怎么能轻轻放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二百六十七章 这么好的氛围,怎么能轻轻放过。

学校里,领导看着一摞信和粮食笑得很开心,后面的农学系、机械系和农业经济系老师也都是笑盈盈的。

这么好的氛围,怎么能轻轻放过。

当然是要更进一步。

芸香看向领导,“老师,我们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在农业经济和机械方面也收获了很多惊喜”

微微鞠躬,“感谢老师们的倾囊相授,真的解决了我们很多问题。”

身后以李景安和柳国荣为首,都认真地鞠躬。

领导笑着扶起几人,“都是好孩子,我们教书育人是应该的,看到你们有收获,县里有收获,我们也很高兴。”

“老师,那我们明年一定努力克服困难,让大家有更好的收获。”

“好,你们有这个志向我就放心了。”

“老师我们还想请学校帮一个小小的忙。”

领导笑了笑,眉毛往上抬起,“你前面铺垫了这么多,这个忙确定很小?”

被看穿了,芸香看气氛仍旧可以,也不反驳,顺着往下说,“那必须很小,这次试点的地区其实并没有很大,我觉得可能是我们六个人还没有让人信得过的学历。”

“我的两个小伙伴之前也通过了高考,上到大二,就想能不能在学校拿个文凭,让大家更信服。”

李景安和柳国荣立马看向芸香,愣住。

芸香看领导的眉毛皱成一团,不紧不慢地接着说,“老师,我没有白拿文凭的意思,是调取档案,之前大一大二的考试作数,后面的考试在学校里考,全部通过了再拿毕业证,如果没有通过就算了,说明我们还不够格。”

领导这才放松下来,“你这半部分还真是吓了我一跳,后面就合理太多了,我也经常听到老师们夸这俩孩子努力、上进,成,每年跟着一起参加期末考,合格了就发毕业证。”

“谢谢老师,我们有了这两个毕业证,一定能让更多人参与试点的”芸香说完轻轻推了一下李景安和柳国荣。

两人这才回过神来,赶忙道谢。

结束后,六个人到王队长的小院子里庆祝。

廖老师吃上口烧烤,再抿上一口酒,“好久都没吃到国荣的手艺了,好吃,话说芸香你真牛啊,咋啥都敢想呢?不当老师去拉双方合作,还能在另一个学校续上学历,关键是都办成了,啧啧啧,我今天站后面下巴都要惊掉了。”

芸香也咬上一口肉,“那我再努力努力,争取让您下次惊掉。”

“别了,别了”廖老师赶紧摆手,“年纪大了,心脏受不了。”

柳国荣把给王队长留的菜单独放一边,捋平衣服上的褶皱,郑重走到芸香面前,“谢谢。”

芸香用眼神止住也想道谢的李景安,拿串烧烤递给柳国荣,“那我谢谢当初把名额让给我的你。”

柳国荣接过烧烤,相视一笑。

李景安……,有点酸,凑过去站到两人中间,“芸香,我也要一串。”

芸香趁机亲了他一下,“给你两串”然后笑着看李景安瞬间开心起来,感觉如果他有尾巴的话,此刻一定摇得很欢快。

“啧啧”柳国荣果断转向另一边。

第一年结束,芸香再一次走进公社那间会议室。

不过这次不是自己一个人,是六个。

也不是自己来讲。

景时、秋月和建国讲总结,景安讲下一年的方案。

讲完后台下一片哗然。

“庆祥,你们生产队真的涨了七成,70%是七成的意思吧。”

“是。”

“老王你们生产队咋在所有试点的队里垫底呢,才32.5%。”

“呵,你先说说你涨了多少?好意思说我,垫底怎么了,垫底我也涨了32.5%,我们生产队每个人也能多吃两口饭。”

“嗨,我们这不是没参加试点嘛,你说今年能参加不。”

“一会儿开会问问呗,我也不知道,但去年参加的,今年肯定能参加,我听说啊,之前就有生产队想加入来着,铁手技术员没让,说要全心全意把我们打造成试点标兵。”

“唉呀,也不知道啥时候能说加入的事,我现在抓心挠腮的。”

“对,咋还不开始呢,都讨论好久了。”

至于为什么没开始,因为——芸香又忘了带村里的铜锣。

有点不想上去敲桌子,可确实时间过去很久了,小伙伴都在等自己的信号。

芸香硬着头皮走到桌子前,一眼就看到了那条裂缝,这么久了,公社都不换一张么。

也不知道有裂缝的桌子结不结实,万一烂了自己不会再换个外号吧。

唉,不管了,下次一定记得带上铜锣。

伸手轻轻拍了一下。

办公室里立马安静下来,准备拍第二下的手紧急悬在半空。

随即放下,“接下来由柳国荣来讲我们下一年的方案。”

柳国荣面向所有人,“我们今年仍旧采取自由报名的形式,但是加入的生产队需要遵守以下内容,第一,双方沟通过的改进方法,生产队必须严格落实,未落实则一次扣三分试点分,试点分低于六十,不再参与试点。第二……”

台下开始窃窃私语。

“咋今年还开始了试点分呢,比去年多了好多要求,听着就麻烦。”

“那你可以不去试点啊,自由报名,又没逼你。”

“去去去,怎么不去呢,说到底涨收成才是最实在的。”

第二年,整个希望公社参加试点,学校农学小组和生产队的一对一互助逐渐规范化,总收成从全县排名第三到排名第一,产量超过第二名两成。

第三年,更多公社参与试点工作,学校借助广袤的农田将研究成果快速推广,农学专业欣欣向荣,农民的粮食袋子也鼓了起来。

村里凉亭,柳建国手里的报表撒了满地,“什么,芸香,你竟然让我放着这么有价值感的工作不干,去学习,我不想学。”

芸香任由一张表飘到自己脚下,没动,“建国,你跟着景安学了这么久,不想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吗?现在有消息说恢复高考,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成功了,你就是国家的人才。”

柳建国弯腰捡起报表,“我现在就是人才啊,走出去,大家都很喜欢我,我也很快乐,这就够了,我不喜欢读书。”

“现在来看是够了,一辈子还长,时代在变化,以后就一定够吗?你有核心竞争力吗?你现在甚至能去隔壁县城当技术员,你想止步于技术员吗?”

柳建国的手停住,看着手里的东西,这算是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