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是什么?已经过去了就不重要。刚刚放学的李鑫在家门口看到了街道主任。主任好像狠狠的摔了一跤。头破血流缠着纱布。
“小李同志放学回来了。”
“您好,主任找我有什么事吗?”李鑫掏出钥匙打开门请人进来。
“上次这个你没带走,我给你送来了。”主任递过来一个更鼓的文件袋。
“这不是我的,我不能收。”李鑫直接拒绝接受。
“李鑫同志,我只是给你送来,这件事于我无关,你收下就是了,我也就没有事了。”主任看着李鑫很着急。
“不是我的不能要。您可以给需要的人,但是不要给我,如今我能吃饱穿暖有地方住有学上,已经很好了。谢谢您的帮助。”李鑫绝不碰那个袋子。
“你这孩子真的倔,我都说了这是补偿。”
“是的您说了,可是我不需要补偿,我也没有失去什么。既然已经没有了正义,所谓的补偿就是侮辱,我不接受侮辱。希望您能理解。”李鑫直面主任,看的主任直皱眉。
“你这孩子,唉…。算了,我就是个被指挥的。有人让我给你送来,你不接受我也没有办法,就这样吧。”主任水都没喝转身离开。
虽说街道主任卡住了很多年轻人的希望,李鑫不在乎他。替人传话还端着架子,活该你被打。
插上门栓返回厨房,今天做一个炖鸡。不能在厨房里炖,否则整个隔壁院都能闻到,得不偿失。虽然自己也养了三只,每天的蛋都有一到两个鸡蛋吃。可是炖鸡的味道。还是传出去太远了。冬天还行,这初夏还是算了。
自己上的初二,今年六月份就要考高中或者中专,算一下时间大学堪堪读完,读个大学也不是不行。作为这个国家的人,为这个国家做点贡献也是应该的,或者直接读完高中就工作,看看情况吧。真的不想再读书了,没什么意思,最多搞点小革新小民生发明就可以了。自己不能去影响太多正常进程,好好的平安的生活下去就可以。
从空间里端出一锅炖好的鸡,一大碗米饭坐在餐厅八仙桌边开始吃饭。
天气非常好,吃完饭洗刷干净碗筷。回到正房点开台灯写作业。吊灯?多费电啊,很多人家还在用油灯,还是别太出头了。
作业很快就写完了。字迹工整,一笔一划,这是一种态度一定要端正。
洗漱一下,泡了泡脚把袜子洗了晾上。把今天磨破的袖子打上一个标准的椭圆补丁,一边一个很平衡。带着阳光味道的被子很舒服尤其是全棉的布料,真的贴合的让人不想起来。
六月很快就到来,中考的过去让同学们放松下来。能考上高中的一声不吱,能考上中专的意气风发。什么都考不上的正在积极的寻找工作机会。
当录取通知书从学校取回来,一个班三十二个人九个考上高中,四个考上中专,其他的同学已经回去找工作去了,这四个考上中专的蹦着高回家庆祝去了。九个考上高中的不用说也都在一个高中就读,聚在一起小声嘀咕一阵,定下了有地方的李鑫家聚餐庆祝一下。
能有钱继续读高中的家里多多少少还可以,不是赤贫家庭。
相互说了一下带什么,就定下了后天带着各自的东西一起去李鑫家。李鑫好不容易大方一下,负责蒸馒头和一只鸡。因为说了家里养着三只,可以拿出一只最肥的贡献给这次聚餐,绝对是最大的一道菜。
蒸馒头的面是两个同学说可以拿一些白面,李鑫家里有纯玉米面,可以提前发好他早上就蒸上。
都知道李鑫家里就他自己,烈士家属还是让人尊敬的。
头天下午两个同学就送来了四斤多白面,还有几个同学送来了一些蔬菜,花生米。牛奋进同学说早上会带来一些猪肉,这相当丰富了。鸡杀好了,正在褪毛的时候迎来了同学。
都来的挺早,美其名曰过来帮忙。都是在家做家务的,菜地里也有可以吃的蔬菜。新鲜的菜地相当吸引人。同学们也有家里种蔬菜的,像李鑫这样院里有两块菜地的很少。
地里已经种满了黄瓜,豆角,西红柿,胡萝卜,生菜,香菜,小白菜,辣椒。
同学们很兴奋,现成新鲜的蔬菜,同学也带来一些蔬菜,猪肉也有了,嘻嘻哈哈的同学让安静的院子有了第一次喧闹。
“李鑫,你家房子真多。”同学丁咏秋看着正在填煤蒸馒头的李鑫说着。
“这是我叔叔留下的,他牺牲了。”李鑫回答。
“丁咏秋过来洗香菜。”另外一个女同学黄淑玉喊着。
加上李鑫一共九个同学,三个女孩六个男孩。一群孩子热热闹闹的做着聚会的菜肴,当两张桌子放在游廊里大家坐下准备开饭时,王兴凡从挎包里掏出两瓶酒。
“同学们,我们已经是高中生,为了庆祝这难得的聚会,大家干一杯如何?”王兴凡举起酒瓶。
不管是男同学还是女同学都兴奋的大声同意,于是男同学多点,女同学少点都倒进碗里。
高高的举起碗大喊一声干杯,然后就是咳嗽,辣,怀疑。
相互嘲笑着开始了聚餐,气氛更热烈,相互讨论着美好的未来。为自己的梦想坚定自己的信念。
“李鑫,你想考大学吗?”对面的易淑芬有点迷糊的问着。
“没想好,先高中毕业吧。”李鑫回答。
“大学多美好啊,我去过大学校园,那是梦想的地方。我一定会考上大学的。”易淑芬说着。然后就和同学嘻嘻哈哈的闹成一团。
头一次喝酒的同学们最后都在桌子底下了,看着一片躺尸的现场,李鑫不得不苦笑收拾。女同学放进卧室床上,男同学就没有那么好的待遇了,拉出两个稻草床垫,都扔在上面,天气热也不会凉着。
锅碗桌子收拾干净,李鑫坐在游廊下端着一杯茶慢慢喝着。卧室桌上有凉茶,院子里有凉白开,同学们醒了就会自己找水喝。
这是个艰苦的年代,也是个人心积极向上的年代。年轻人之间没有太多的你你我我,大多是报着报效祖国繁荣昌盛的心思。年轻真好。
日头偏西,终归是女同学们先醒过来了,一个个喝足了水从屋里出来,看着坐在游廊里喝热茶的李鑫道谢,然后告别离开了。天黑前需要回去的,晚上不安全。
三个女同学搭伙还有两个醒来的男同学护送,就很让人放心。
安静的夜晚,虽然没什么凉风,一片虫鸣个屁,家家户户炊烟袅袅,大人呼喝小孩吵闹。八点多彻底安静下来,学习的继续攻读,造人的咿咿呀呀,独身的翻来覆去,嗜睡的已经呼噜震天。
躺在被子里?好吧李鑫在空间里泡澡,药性柔和的药浴是需要定期泡的。身体这一次要慢慢恢复到可以吞服果子,绝不拔苗助长,而是循序渐进自然发育。
清洗干净,回到卧室被子上还是一片酒气,随意盖上就睡了。早睡不用早起真好。
清晨的乌云让睡懒觉的李鑫非常舒服,当一个炸雷告诉他该起来的时候,已经是十点多了。跑去卫生间清理一下肠胃,冲个凉换身衣服,坐在正房门前看着天色。
刚刚的炸雷已经断电了,李鑫拉下电闸。
有些凉的灯在院子里吹过,呼啸着宣告大雨的来临。一滴沉重的雨滴在砖面上砸的粉碎,激起尘土告诉尘土远离。
哗啦啦的雨滴砸下来,从瓦片上流淌形成雨帘。风吹雨帘打湿他的衣衫,看热闹?不怕溅一身水?
李鑫败退,在窗子后面看着瓢泼。哗啦啦的雨声让李鑫难得的觉得世界就只剩下他一个。远远的一声婴儿啼哭拉回现实。
下雨天打孩子?还是解决温饱吧。
厨房里揉上一团面,切好面条过水放在大碗里,一勺热乎乎的牛肉尖椒卤子浇上去,狠狠的咬上一口,舒服。
温饱看大雨,是那么的惬意。叹口气,套上雨衣走进大雨,还是去疏通院子里的积水吧。
这就是生活,有惬意也有无奈,总是要动弹的,要不可能真的生锈了。
琢磨着晚上吃点啥的李鑫被啪啪的拍门声带到门口。拉开门栓看到了一身雨衣依旧被打湿的街道主任。
“马主任,您这是?”打招呼是礼貌,人家拍门必然是有事。
“李鑫,知道十九号院的陈奶奶吧?”
“知道。怎么了?”
“陈奶奶一家跟你一样都是烈属,这雨突然下这么大她家房子塌了。陈奶奶只是舍出命把孩子推出来了,我一会让人把陈奶奶家孩子带过来在你这里待几天,大家在救人。”
“行,我去把陈奶奶家孩子带过来吧。”李鑫不可能不同意,人命关天的时候,不能明哲保身。
“行吧,跟我走吧。”主任也没磨蹭,转身就走。
大雨没有减弱的迹象,街道路面全部都是积水。深一脚浅一脚的跟在主任后面。
大院门廊下面,一个蹲在地上哭的小姑娘就是陈奶奶的孙女。
“宋竹君。”李鑫走过去蹲下叫了一声。
“李鑫哥哥。”
还好,还认识李鑫,这陈奶奶是周边不多的烈属生活最困难的一家。李鑫送过多次粮食,已经非常熟悉。陈奶奶经常开玩笑说要让宋竹君给李鑫当小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