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我都俯瞰战场了,你说我不懂指挥 > 第359章 出其不意,打个措手不及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59章 出其不意,打个措手不及

第359 章 出其不意,打个措手不及

在北伐大军的前线会议室内,正中央的桌子两侧坐满了各部队的高级军官们,气氛异常严肃。

而担任总指挥的陈望坐在主位上,面容冷峻,手中捏着一支钢笔,正在仔细聆听着各个参谋的汇报。

此次军事会议的焦点,是黄河南北的战况,尤其是日军在新乡和丘城等地的进攻,以及日军在防线上的动向。

宋廉第一个发言,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带着久经沙场的稳重和老练道:

“陈总司令,李总司令,过去几周内我们黄河南北的战线一直在小规模交锋,总体来说胜负参半,日军并未从中占到太大的便宜。”

他顿了顿,微微调整了一下手中的资料,接着语气略显沉重地继续道:

“但近日,我们面临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突袭,情况极为危急。”

宋廉目光扫向坐在旁边的参谋长,示意他展示详细战况的图表。

参谋长当即将图纸展开,指着新乡和封丘的位置说道:

“在新乡战斗中,日军兵力曾一度突破我们的前沿防线,甚至接近了我们核心阵地。

这一场战斗,若是再拖延几小时,我们恐怕就无法及时支援前线了。幸好,部队及时反应,最终成功将日军击退了。”

李总眉头紧皱,显然感觉这个情况并不简单,他缓缓开口道:

“这么说来,日军已经逐渐改变了他们的战术,开始从局部的冲突转为集中的突击。

他们的战略意图明确,想要通过突袭打破我们的防线,进而为防御行动铺路。”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中透露出一丝担忧道:

“如果日军继续加大兵力集结,接下来的战斗恐怕会更加复杂。”

此时,一名年轻的参谋插话道:

“但值得注意的是,日军的后勤和补给目前是他们的一大短板。

虽然在新乡和丘城的战斗中,日军一度接近我们的阵地,但他们的后勤跟不上,无法维持长时间的作战。

如果我们加强对他们补给线的打击,应该能迫使日军放慢进攻节奏。”

宋廉微微点头道:

“不错,李锐的看法有道理。

从前线的多次战斗中可以推断出来,日军虽然装备精良,但在后勤保障上,现在恐怕已经不如我们。

这也是我们能够稳住局面的一个重要因素。”

他顿了顿,话锋一转道:

“而且,问题的关键不在于单一的战术,而是日军近期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修筑工作。”

李总皱眉道:

“他们修筑防线了吗?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日军在黄河北岸的防线修筑工作已经开始,且可能成为接下来的战略焦点。

黄河这一自然屏障,原本是华夏阻击日军南下作战的重大障碍,而日军此举无疑意味着他们也意识到了黄河南北争夺的战略重要性。

“是的!”宋廉语气凝重道:

“日军的修防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补充工事,而是大规模的防线建设。

他们不仅在防线前沿设置了多个碉堡和掩体,还在一些关键的交叉点加强了矿藏和路障的布置。

更重要的是,日军调动了大量工兵,已经在进行长期的防御工事修筑。

这显然不是应付短期战斗的态度,而是要在黄河与我们进行一场持久战。”

李总的眉头紧锁,他显然对这种情况感到忧虑,又道:

“这种防线的建设,意味着日军预见到了我们即将发动的大规模进攻,并且已经做好了准备。

况且,他们修筑防线的同时,还调集了大量兵力,显然是在为黄河北岸的防线保驾护航,提防我大军即将展开的北伐攻势。”

陈望双手交叠在桌面上,在听完了宋廉的汇报后,他才缓缓开口道:

“日军修筑防线,固然是对我们的北上有防备,但是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为了黄河北岸的争夺。

我们要清楚,日军的真正意图是试图通过这道防线,阻止我们进一步向北推进。

因此,要打破日军的意图,我们必须有一个快速而高效的战略。”

参谋长若有所思地问道:

“陈总司令,您是说我们应该考虑提前行动,迅速突破他们的防线?”

“是的。”陈望目光如炬道:

“既然日军准备固守黄河北岸,那么我们就不必按部就班地等他们完成防线建设。

我们可以通过选择薄弱环节,提前出击,打破日军防线,甚至在他们完全准备之前,消耗日军的士气。”

此话一出,会议室的气氛顿时变得更加紧张,众人都意识到,陈望的决策远比预想的要果断和激进。

然而,李总仍然心存疑虑,他略微迟疑道:

“陈总,日军防线的修筑可能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

如果日军决定全力固守如若,咱们在大军集结前就开始行动,恐怕轻易突破不了他们的防线。”

宋廉点了点头,强调道:

“确实,近期的情报还显示了,日军在一些特定区域加强了化学武器的储备。

我们有理由相信,他们正在为未来可能的大规模战斗做准备,尤其是毒气弹的威胁。”

“毒气弹”三个字一出,众人皆是脸色大变。

然而,陈望的脸上却没有丝毫的慌乱,反而露出了一丝冷静的微笑道:

“我们不会束手就擒,随军物资中也有一大批我们和美利坚购买的防护装备,这一点不用过分担心。”

随着会议的推进,讨论逐渐进入了具体的战术部署阶段,众人逐渐意识到,面对日军的准备,华夏必须尽早采取果断的行动。

“李参谋长,我们的部队目前的集结情况如何?”李总转而问道,想要更清晰地了解实际的作战准备情况。

“各部已经基本完成集结。”李锐回答道:

“目前我们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军备的准备,尤其是重型装备和机械化部队的调动,已经具备了在黄河南岸阻击日军师团的实力。

不仅如此,我们的后勤系统也基本到位,补给线畅通无阻。”

陈望点了点头,满意地听着手下的汇报。

他的第一兵团作为华夏军队的王牌,如今在军备建设和战术运用方面,取得了显着的成效。

自金陵大演习以来,兵团的战斗力得到了全面提升,尤其是在重型装备、后勤保障、兵员训练等方面,已形成了相对完备的作战体系。

然而,陈望也明白,这些强大的军力虽然为华夏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但一旦日军的毒气弹投入战斗,其威胁将无法忽视。

毕竟,在世界大战期间,此类武器虽然被限制使用,但仍然是日军大规模战斗中的一大杀器。

“如果日军决定使用毒气弹,那么他们的防线确实将变得更加坚固。”陈望看着战图,继续分析道:

“但我们要清楚,日军在化学武器的使用上,依旧面临许多限制和漏洞。关键是,我们要快速突破,迅速消耗日军的兵力和士气,打破他们的心理防线。”

“没错,我们不能给日军任何喘息的机会。”李锐当即补充道:“一旦他们意识到我们已采取主动进攻,他们的防线将会变得极为脆弱。”

“是的。”陈望坚定道:

“因此,我们必须要在日军完全准备之前发动突袭,尽最大可能将他们打乱。这场战斗,我们不能再拖延。”

李总眉头紧锁,一时间还是心存顾虑道:

“可是,陈总司令,我们在主力尚未完全集结的情况下就开始行动?这样冒进是否太过冒进?”

陈望不置可否,目光依旧锐利道:

“不要高估日军,我们不能再拖延了。

既然日军现在还没有完全准备好,我们更要趁其不备,先发制人。

而且,我们已经有足够的力量能够在主力未集结之前发动攻击了。”

宋廉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神中带着几分不解道:

“但日军也并非准备不足,而且,我们还要确保后勤、兵员的绝对保障。”

陈望摇了摇头道:

“宋军长,正因为日军准备充分,我们才不能再等下去。如果我们一直等到完全集结,那就给了日军时间来巩固防线。

况且,当前我们拥有的不仅仅是兵力,还有出其不意的优势。日军没有完全掌握我们的部署,也没有完全掌握我们的作战意图。

我们可以通过灵活的突袭打乱他们的部署,先发制人,打他们个措手不及。”

李总沉思了一会儿,显然还在消化这一战略,很快又道:

“但如果我们提前出击,是否能控制战场上的节奏?

日军的毒气弹一旦投入,即便有着防护装备,对士兵们造成的伤害也是极大的。”

“这是我们的机会。”陈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道:

“正因为日军正在准备毒气弹,我们才更要把握住这段时间,尤其是在他们还未全面准备的情况下。

如果我们能够提前破坏他们的储备和准备工作,迫使他们撤回去补充兵员和装备,那么这场战斗的胜算将会大大提高。”

在场的军官们纷纷交换眼神,明显可以感受到陈望战略决策中的果敢和决断力。

陈望的提议,让他们意识到,战争并不是单纯依赖兵力和装备的较量,更多的是抓住敌人的弱点,出其不意地给予致命一击。

“我们现在的任务,除了提前攻击日军的防线外,还要做好应对他们反击的准备。”陈望继续说道:

“我们要分配好各部队的任务,确保每一支部队都能在短时间内完成集结和部署。

同时,日军的防线可能会非常坚固,因此,我们需要随时准备调整战略和战术。”

随着陈望的话音落下,众人终于明白了陈望的战略意图。

这场战斗,不仅仅是一次普通的进攻,而是要利用出其不意的突袭,以打破日军即将建立的坚固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