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氏坐在罗汉床上,目光专注地翻看着手中的三张八字帖,心中犹豫不决。
单从条件上来看,这三人确实如大嘴官媒所言:“个个顶顶好。”他们不仅家世显赫,而且人品方正、才华出众。
然而,她要决定为女儿在其中定下一门亲时,仔细研究每张帖子时,却发现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李植的姐夫是二皇子,若嫁入李家,必然与皇子产生联系。这无疑会让太子对齐家更会心生疑虑和猜忌。
大宁公主则是皇上的嫡姐,性格颇为强势。她的长儿媳是郡主,同样是一个强势的人物。如此一来,做了二房的新媳妇,婚后恐怕难以避免婆媳矛盾。除非能够分家单过,但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
齐琬站在一旁,观察着母亲的表情变化。
只见裴氏眉头紧蹙,嘴唇微微下垂,似乎陷入了两难境地。
她忍不住暗自偷笑,心想:“看来母亲察觉到问题了,也不知是什么问题难到了一向精明能干的母亲。”
裴氏一边翻动着八字帖,一边轻声叹息道:“这可如何是好?”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
郑氏看出婆母的担忧,上前安慰道:“母亲不必过于烦恼,此事要慎重考虑。”
裴氏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儿媳的意见。她知道婚姻大事关系到女儿的幸福,必须谨慎抉择。
她嘀咕道:“自己家的孩子,怎么看都是最好的,自然要想选一位最最好的来配。”
郑氏见婆母为难,官媒又坐着瞪眼等结果,忙叫下人上点心,“官媒怕是饿了,来吃点东西。”
大嘴不客气拿起点心就吃,她咬了一口赞不绝口,“好香,好甜,好软。”
“你慢慢吃。”郑氏笑道。
郑氏安顿好官媒,将婆母请到靠东窗摆的罗汉椅坐下,小声问:“怎么,娘,这三人都不满意?”
裴氏点点头,轻声对儿媳说了对三个人的看法和自己的想法,也是在教儿媳成长。
郑氏听完后也深觉有理,“女孩子嫁到婆家,要在后宅同婆家一府人过日子,要是婆婆刁难,那就难过了。”
她就被大丁氏刁难几年,深知那种滋味,一点也不想小姑子受这样的罪。
郑氏想了一会,想了一个主意,觉得不错,于是小声建议道:“娘,要不咱们就找一个有能力的寒门子弟吧,把小姑嫁给他,然后我们可以帮他一把,让他去当官,这样一来,他们一家人肯定会对小姑很好的!”
裴氏却连连摇头,表示不同意。
她语重心长地对长媳说:“结亲还是要门当户对才行啊。”
接着她解释道:“如果我们把阿琬嫁给一个寒门子弟,就算那个人将来能当上一品大官,也不一定会对阿琬好到哪里去。”
“这是为什么呢,娘?”郑氏惊讶地问道。
裴氏回答说:“因为男人都有很强的自尊心,他可能会觉得自己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做到一品官员,而不需要依靠妻子和娘家的帮助。”
“靠妻子做了大官后,那他会怎么做呢?”郑氏好奇地追问。
她出身世家,从小被娇养长大,从没接触过寒门子弟,也就不了解他们的想法。
裴氏嘴角露出一抹讥笑,“这样的人一旦升到高位,必会选择刁难夫人,践踏夫人的尊严,将夫人贬得一无是处。”
“他很有可能会选一位年轻美貌温柔的女子为妾,来证明是自己有能力,不是靠夫人。”
“不会吧。”郑氏不相信做大官的人,不懂感恩。
裴氏见女儿齐琬在翻看账本,官媒在吃点心。
她压低声音道:“户部的卢尚书,他出身寒门,十分有才华,得陆家的嫡支看中,将女儿许给他,用陆家以前的势力,扶他一步一步高升。”
“在得了皇上的重用后,卢尚书娶了两房贵妾,还是他的表妹。”
“正妻陆氏生孩子时,一尸两命。”她用含有深意的眼神瞅着长儿媳。
“好可怕!”郑氏听懂了,她打了一个寒颤。
裴氏又举了一例,“大宁公主还有一位庶姐,十五岁时嫁给了自己的侍卫,那侍卫长得英俊,从小陪她,哄她。”
“侍卫长承诺一生只爱二公主,他也因此被先皇提为了将军,还带了兵。”
“他在外打仗,喜欢上一位美人,带回来想为贵妾。二公主不答应,杀了他们俩人,又自杀了。”
“我的老天。”
郑氏惊呆了,她被这些活生生的例子吓住。
郑氏连连摇手,小声道:“小姑不嫁寒门,宁可不嫁。”
“就是这样。”裴氏颔首。
她又道:"门当户对的婚姻,夫妻关系再不好,至少生活能过得安逸富裕,不去补贴谁,不去劳苦扶持谁最后还讨不了好。"
"最不能用女孩子的一生去赌一个男人的良心,人生不可重来,良心随时会变!"
"母亲说的有道理。"郑氏用崇拜的眼光看着婆母。
她听婆母的一番话受教良多,比在娘家时学的还多!
齐家有地位有银子,女儿宁可不嫁,也不嫁寒门为他人做嫁衣,最后还落得被嫌弃被磋磨。
她拉着裴氏的手,庆幸道:“娘,还好妾身嫁到了你们齐家,给您做儿媳妇。”
裴氏笑了,轻拍儿媳的手道:“这是互相的,你孝敬我们,我们也会疼爱你。”
郑氏感激地暗道:“我以后更要对家人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