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网游动漫 > 那些即将消失的四川方言词汇 > 第293章 四川方言表达“洒脱;简单轻松”的“撇脱”一词来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3章 四川方言表达“洒脱;简单轻松”的“撇脱”一词来源

四川方言中,“撇脱”在成渝片发音pié to 或pê2 to。“撇”和“脱”都是古入声字,所以在西南官话成渝片,这两个的声调都不同于普通话,都发阳平调2声。

四川部分地区有发pi to音,音如“皮砣”。这个发音最近知道另有写法,或是“撇脱”一词来源。

最近看到一个词“僻脱”,或为“撇脱”一词来源。

《文选·景福殿赋》:“僻脱承便,盖象戎兵。”吕延济注:“言蹴鞠之徒,便僻轻脱,承敌人之便,以求其胜,此乃如戎兵之事。”即“僻脱”释义为灵活轻捷。

《景福殿赋》是曹魏时期何晏创作的一篇赋,时间明显早于宋代的《朱子语类》。

而“僻脱”释义为灵活轻捷,显然是能引申为“简单、方便、 容易、轻松”以及“干净利落、洒脱”等词义的。

例如四川人邀请做客,爱说:“直接来就是了,莫去买啥子东西哈!僻脱些!”不拿东西,自然更灵活轻捷!这里“僻脱”是不是可以用本字灵活轻捷来解释?

大家都僻脱(灵活轻捷)了,不讲那么多礼,自然洒脱、干净利落、轻松、简单……

再从发音上说一说。

想必许多人都有所了解,岷江话相较于广泛流传的西南官话而言,其保留了更多古代语言的特征和韵味。那些曾经与岷江话有过亲密接触的朋友们应当深有体会,尤其是在音韵方面,存在着一些颇为有趣的现象。比如说,当今众多以 ie 韵发音的汉字,在岷江话里却往往发 i 韵。像“些”这个字,原本应读作 xie,但在岷江话中则变成了 xi;再比如“邪”,标准读音是 xié,而到了岷江话这里就成了 xi;还有“姐”,通常念 jiě,可在岷江话中却是 ji;同样地,“且”不念 qiě而是 qi,“写”不是 xiě而是 xi,“野”不读 yě而是 yi,“也”非 yě而是 yi,“爷”并非 yé而是 yi,“借”不再是 jiè而是 ji,“谢”也不再是 xiè而成了 xi,就连“夜”也从 yè变为了 yi。如此独特的音韵变化,无疑使得岷江话充满了一种古朴而神秘的魅力。

笔者并非出身于相关专业领域,所以在此也仅仅能够凭借一些浅显的认知和推测来探讨这个问题。个人认为如今我们所见到的众多 ie 韵脚,其源头很可能是由 i 韵逐步演化而来的。这种演变或许经历了漫长的时间以及复杂的语音变化过程,但由于缺乏确凿的历史证据和深入研究,这目前还只是一种基于经验和直觉的猜测罢了。然而,即便如此,对于语言音韵学这样一个充满奥秘与趣味的学科而言,任何一点小小的思考和探索都有可能成为解开谜题的关键线索呢!

查“撇”字古代发音,《正韵》匹蔑切。又必弊切,音闭。《韵会》匹裔切。《集韵》必结切,闭入声。

如此一来,可以得出结论:“撇”这个字在古代的发音同样是 pi(或者 bi)。基于这样的发现,经过一番深入思考和推理,笔者大胆地推测,“撇脱”这一词汇最初现身之时,极有可能是“僻脱”的借音词!伴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语音不断演变发展,当“撇”拥有了 pie 这个读音之后,“僻脱”却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渐渐被世人所遗忘。然而值得一提的是,唯有在那些更为古老、保留更多原始风貌的方言区域——比如岷江话之中,“僻脱”仍然得以留存下来,成为古汉语遗存的一个地方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