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其他类型 > 零基础快速入门的弈修象棋 > 弈第717章 兵在精不在多,将军够用就行!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弈第717章 兵在精不在多,将军够用就行!

弈修第七百一十七章兵在精不在多,将军够用就行!

象棋子力分攻守,守型子力护家园,攻型子力入敌境。左右集团车马炮,攻城哪需六路军,对付士象绰绰余。主要担心敌攻子,守在家园分兵力。知道兵力总量计,不拘一格用兵弃。

一弃子力失,只为换运气。因为挣时争势标准奇,弃子好了千古留,弃了不好变臭棋。

图717.1)

如图黑红双方双直车,黑双炮过河封锁,红黑双车都是未离底线,红方攻击点一个是七路线兵卒接战后有炮发威,黑有攻点进马奔卧槽和右进踩车中进换炮。此时轮到黑方走棋肯定要着眼七路线问题。然而实战走出的却是

卒3进1 (黑方既没有进马奔卧槽想办法进攻调动对方时候再看七路线,而是直接弃马进卒,出乎意料。)2. 炮七进四(红谋子炮吃马) 车2进2(在新的位置红炮无根被车捉,黑得一步先手。趁捉炮形成小高位) 3. 炮七进一(前进) 车8进2 (双车小高位形成互联)4. 炮五进一 (此时黑方双车互联从防守角度讲双车互联,那么前面炮就可以随时离开,形成一炮控制中路手段可以一炮平移将军吸引马来攻后再平炮打马继续将军,当红进炮打兵反将军时候,因为双车互联有根所以能够先回马吃掉中炮解决黑将被炮击问题,这样追回失子而车有根不怕被对方先手攻击。此时进炮主动寻找对方决战,拆去炮架解除黑将军先手问题。)炮8平5(黑炮吃掉红中炮, 车有根不怕对方进攻。)

图(2)

5. 车二进七 (黑吃炮则马调离失去对底部车守护,吃掉对方大车)炮5退2 (黑方车虽然被吃掉,但先逃离保护中炮离开被攻击阵地,同时拉开距离方便双炮汇合一起将军取胜,这样将帅不可亡造成红方先要保护红帅)6. 车二退三 (原本红只能后方防守,但这里局势给红退车参与防守破解双炮成杀危机,同时解除车自身受攻问题。)马4进6 (到此黑方变成与红比较净少一个车。虽然黑物质少一个大子,但形势有利 一炮空头有威势,一个马入局有配合,再加一炮随时接应,威力不小。避开红车攻击调整马神位置。能够卧槽将军回踩中路,这样双炮将军时候如红垫车正好可以位于红黑位置白丢失。)7. 马九进七(进马阻挡黑炮平移中路的通道) 卒3进1(卒在威胁马意在打通道路。) 8. 马七退六(回九宫象眼阻挡红马挂角) 马6进4(进马士角平炮将军闪吃车,车根红马被黑牵。) 9. 帅五进一(化解重炮将) 卒3平4 (卒往中跑参与中路攻击)

图(3)

如图红方虽然多车但将受攻击形成形势受攻,红虽然少子但又攻势。

炮七退五(黑卒到位,黑方又计划双炮汇中将军,红方子力多再调一炮挡住黑炮使之不能汇合形成更加强大合力。) 炮2进2 (中路不通改变策略侧翼将军,将军改变对方防守态势)11. 帅五退一(上高楼太危险马后炮将军以及卒很近,所以黑将还只能退回底部) 马4退6(退马配合底二线炮攻击,马奔卧槽线将军请将) 12. 炮七退二红不愿马走给红炮通行道路形成退还黑方一车计划,所以退炮守卧槽) 车2进5 (此时黑卒有根,马不受攻,进炮压制对方空间是其次,主要是前进之后打开平中道路,能够中路将军。)13. 马三退一(红马受攻虽然是表面现象,但是不跑就会虚吃变真吃) 车2平5(追马只为争先,马逃红失先,黑方继续车到中。) 14. 仕四进五 (车炮将军一士挡,子挡车垫防炮)车5进1(以为黑会平移闪前车,奈何更有妙手强吃士) 15. 帅五平四(将军受攻难灭敌,寻找道路逃避离) 车5平4(吃马不为吃子只是扫除将军障碍) 16. 车八进一(黑炮无根好入口?根分明岗和暗杠) 车4进1(将军将帅离) 17. 帅四进一 (位置变动送马攻)马6进4 (进马将军控车红,这下要丢车了)18. 帅四平五(先躲将帅难顾车) 马4进2 (巧妙得车大子齐)

图4)

炮七平六(运炮挡车断卒根,想法很好难实现) 卒4平5(卒移将军位置离) 20. 相三进五(趁机垫子走安全不能远离把炮弃) 马2退3(马车双控红炮位,一帅能抗双攻击?又要丢子难继续)

——

纵观整个棋局,黑方一弃马调炮远离到路通,方便黑炮来平中。攻敌子力己暴露,脱根后方被追击,借助攻击调高位,低位变高子互保,到此继续发展原本黑能够追回失子了。

后遭遇红主动兑炮,为了主动再弃车,一车换取炮将空,一步空头多大利?黑方空头加炮再加马大战红方车马炮,要知道空头一成士象难动,中间道路不能停留。要想知道空头威力有多大,此例经验抽子力,弱了大子马或炮,大了抽车不客气。当然这里是特例,一马徘徊立大功,空头最虚将自由,子力无取白丢弃。思考什么情况下可以弃车换空头?一炮空头能否大多数情况下相当于一个大子的价值?——弈修思考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