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过随后前往拜见了祖父杨铁心和祖母包惜弱。祖父祖母见孙子杨过前来拜见,心中甚是欢喜,相互搀扶着忙迎了出来。
杨过瞧着祖父祖母,不知何时起,他们头上的白发渐多,好在精神面貌还算不错。
杨过赶忙跪地参拜,说道:
“过儿拜见祖父祖母。”
杨铁心见着孙子杨过,心中满是欣慰,说道:
“过儿回来了,如今长大懂事了,还知道来看望我们。”
杨铁心瞧了一眼身旁的夫人包惜弱,包惜弱微笑着看向杨过,问道:
“过儿,如今芙儿和你的孩儿可生了没有?我与你祖父还盼着能抱重孙呢。”
杨过听后,赶忙回应道:
“回祖母,如今重孙已经出生,岳母黄蓉给他起名字叫杨顶天。”
想到此处,杨过并未提及他与妻子郭芙目前的矛盾,免得让他们二老担心。
杨铁心听闻重孙名叫杨顶天,心中不由一喜,说道:
“顶天,顶天立地,是个好男儿的名字。咱杨家,真是一代要比一代强。”
想到这里,杨铁心满脸自豪。
毕竟,他的两个儿子杨康和杨浩都先后做了皇上,而孙子杨过更是蔡州的小王爷。
还有目前杨浩那刚出生的小孙子杨逍,那可是未来大宋皇上的太子,这都是御定的。
想到这里,杨铁心突然说道:
“过儿,你大伯杨浩欲起兵攻打蒙古,你也长大了,不妨前去助他一臂之力,所谓战场无父子兵嘛。”
杨过一听祖父此言,心想,大伯马上要攻打蒙古,此前自己前往白驼山之时,不是听闻那杀义父的仇人百损道人也去了蒙古嘛。
自己正打算去找他报仇呢,碰巧大伯杨浩此次发兵攻打蒙古,倒是个好机会。
倘若能够顺利攻入蒙古皇宫,亲手杀死百损道人,替义父欧阳锋报仇,也是好事一桩。
另外一方面,此前听了完颜萍所说的话,他心中也有犹豫,想着跟随大伯前往蒙古,看能否寻机暗杀大伯杨浩。
一来替生父义父报仇,二来可以夺得铁掌帮和倚天剑,重振大金国国威。
当然,这个想法只是在心中想想,毕竟母亲、祖父母对大伯杨浩都很是推崇。
他也知晓,那样做定会伤了母亲和祖父祖母的心,但不管怎样,此次大伯攻打蒙古,于他而言,是一个契机。
于是赶忙说道:
“祖父,过儿愿意与大伯一同前往,助他一臂之力攻打蒙古。”
杨铁心见杨过如此爽快应下,心中大喜,与妻子包惜弱对视一眼,笑道:
“过儿如今长大了,真是太懂事了。”
杨过忙道:“祖父祖母,你们要好好照顾身体,过儿此次从蔡州归来,还未拜见大伯,这便前去拜见于他。”
杨铁心和包惜弱忙深情地看着杨过道:
“过儿,祖父祖母如今已年过七旬,年纪大了。好在宫内有御医随时为我等诊断。不过咱们祖孙,见一面少一面了。”
说着,杨铁心心中不禁有些感触。
一旁的包惜弱,看着丈夫杨铁心这般神情,嗔怪地拍了拍他的衣襟,说道:
“铁心,难得和过儿重逢,说这些作甚。你快去见你大伯便是,我们都挺好的。”
杨铁心或许是感觉自己和爱妻年纪越来越大,毕竟如今已过七旬,确实是见一面少一面,不由得有些感触,这也是人之常情。
只是年轻人或许体会不到其中深意。杨过见祖母包惜弱这般说着,便再次躬身一拜,而后转身,向着皇宫行去。
杨过快步来到皇宫,此时的皇上杨浩刚上完早朝,正在宫中内庭与右丞相文天祥商讨近日发兵攻打蒙古之事。
忽闻侍卫前来禀报:“皇上,蔡州城小王爷杨过前来求见。”
杨浩听到是杨过前来拜见自己,心中深感意外。
毕竟,杨过自从与自己女儿成婚,一来因他们在蔡州城事务繁忙,二来也难有机会相见。便忙命下人:
“宣他进宫。”
杨过快步走进宫中内厅,见到杨浩忙躬身拜道:
“参见皇上。”
杨浩见着女婿杨过,忙笑脸相迎,说道:
“过儿,怎会如今有时间前来拜见大伯啊?芙儿呢?她怎么没与你一同前来?”
杨过忙躬身回道:
“过儿思念母亲及祖父,特来探望大伯您。芙妹在蔡州,因孩儿刚出生,在府中照料不便前来。”
杨浩听了,心想一转眼自己都做外公了,心中甚是高兴,说道:
“难得过儿你有一片孝心,好。”
说完,便命下人给杨过赐座。
这时一旁的右丞相文天祥见状,忙躬身对杨浩说道:
“皇上,难得小王爷与您相聚,今日之事,便暂且搁下,臣这边告退。”
文天祥想着,难得皇上一家相聚,自己在此谈论攻打蒙古之事多有不便,便想着改日再谈。
而杨浩却抬手示意道:
“文爱卿,小王爷杨过不是外人,我们一同商讨此事。”
这时,杨过听出了丞相文天祥与大伯谈论的话题,想到此前祖父杨铁心曾告知他,大伯杨浩准备近日起兵攻打蒙古的计划,便说道:
“皇上、丞相,你们所谈可是为了攻打蒙古之事?”
杨浩一脸疑惑地看着杨过,问道:
“确实此事,过儿你怎会知道?”
杨过忙回道:“皇上,方才来宫中前,过儿拜见了祖父,是祖父祖母告知我的。”
“哦哦,原来如此。”
杨浩心中暗想,义父义母看来对于自己此次攻打蒙古,还是心存疑虑。
虽然自己一路披荆斩棘,混到如今这大宋皇帝之位,南征北战,多数以胜利着称,鲜有败绩。
但义父义母却还是很为自己担心,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
“皇上、丞相,如若你们前往攻打蒙古,过儿愿一同前往。
如今过儿在机缘巧合之下,已学得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定能派上用场,助你们一臂之力。”
杨浩和文天祥一听,皆是面面相觑。
文天祥作为文官,自然对武功剑法不甚了解,但杨浩作为武林中人,却对各种剑法武功了如指掌。
杨浩忙问道:
“真的吗?那太好了,过儿。”
但杨浩心中不由得暗惊,他没想到杨过竟然能够机缘巧合之下学会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
当然他也知道《神雕》原着中杨过是被郭芙砍断右臂后,机缘巧合之下遇到神雕,找到独孤求败剑冢,学的独孤九剑。
而眼前杨过身体毫发无损,却也有了机缘学会独孤九剑,心中不由万分惊奇。
难道这一切,由于自己的参与,让杨过与女儿郭芙结为夫妇后,不经意之间,让杨过度过了此劫,免去了断臂之痛。
一些事情,由于自己的加入和改变,很多事情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也间接改变了剧情的发展。
但是,某些机缘,例如杨过学会独孤九剑或许是冥冥中注定的。
想到这里,杨浩也不由得暗自唏嘘,不由得瞧了一瞧杨过,注意到杨过身后背的那把玄铁宝剑。
如此看来,此剑便是剑魔独孤求败的那把玄铁重剑。
那这么说来,杨过身边应该有一个神雕才对,忙问道:
“过儿,朕听闻那独孤求败的剑冢之中有一个庞大的神雕,不知你可有见到?”
杨过一听,一脸诧异,对于独孤求败此人,江湖中人倒是略有耳闻。
但神雕一事,放眼整个江湖中,恐怕无人知晓,即使像天下五绝这般人物也未知,大伯杨浩怎会得知?
难道他有未卜先知的功能?心中不由得暗暗吃惊。
不过,想来大伯杨浩作为大宋皇帝,消息灵通,见识阅历自然丰富一些,便也没再多想,赶忙回道:
“皇上,确实有一只神雕。他与我一同前来皇宫,不过进宫之前,他已飞至宫外,四处游荡去了。
平时我与他同位伙伴,他也吃腻了宫中膳食,想回归大自然瞧瞧。只要我招引,他便可以即刻过来。”
“如此,那就招引他前来瞧瞧。”
皇上杨浩虽说在现代之时,影视中看过诸多这个大雕的画面,不过都是演员扮演或者电脑合成的道具而已。
如今穿越至此,他很想亲眼瞧一瞧这个神奇的玩意。
于是,杨过便道:“请随我来。”
杨过带着皇上杨浩及右丞相文天祥,来到了宫外广场之上。
但见杨过用手吹吹口哨,随着一阵尖锐的口哨之声响起,不一会,但见一个庞然的大雕在皇宫上空盘旋,缓缓落下。
很快,便降落在杨过身边,还用头温顺地蹭了蹭杨过的胸膛,仿佛在说:
“老大,你找我。”
杨浩一见,心中暗惊:“卧槽,还真是这么一个庞然大雕?且还通人性。”
宫外的太监宫女们也驻足围观,心中感到惊奇不已。
丞相文天祥心中暗暗称奇,不由得说道:
“想不到小王爷竟然如此神通广大,可喜可贺,此次攻打蒙古漠北有望了。”
“过儿,好样的,你身后背的便是独孤前辈的玄铁剑吧,不妨施展两招,让朕开开眼。”
杨浩忙道。
杨过心情也很是高兴,也很想在大伯杨浩面前露一手,颇有小孩考了好成绩,迫切想拿成绩单给家长看的那种感觉。
“既然如此,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