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鼻血主要有以下原因:
一是局部原因,如鼻黏膜干燥,这是比较常见的情况,通常是因为空气干燥、频繁挖鼻等不良习惯损伤了鼻黏膜,导致鼻黏膜下的血管破裂出血。还有鼻部外伤,比如受到撞击或者用力擤鼻等也会引起鼻出血。另外,鼻腔、鼻窦的炎症,像鼻窦炎会使鼻黏膜充血、肿胀,容易出现血管破裂而出血。鼻腔、鼻窦的肿瘤,如鼻咽癌等,也会导致鼻出血。
二是全身原因。首先是血液系统疾病,像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体内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出现异常,就容易流鼻血。高血压患者血压升高时,也可能导致鼻腔内的小血管破裂出血。还有长期服用某些药物,例如抗凝药,会影响凝血机制,增加流鼻血的风险。
流鼻血时可以采取以下治疗方法。
首先是压迫止血。身体坐直,头部稍向前倾,用手指捏紧两侧鼻翼,持续压迫5 - 10分钟,这样能利用压力阻止血液流出,大多数鼻出血可以通过这种简单的方法止住。
其次可以用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在鼻梁和鼻翼两侧,使局部的血管收缩,减少出血。
如果是因鼻黏膜干燥引起的出血,可以使用鼻腔喷雾剂来保持鼻腔湿润,减轻出血情况。
如果出血比较严重,通过上述简单方法无法止血,可能需要去医院进行鼻腔填塞,医生会用凡士林纱条等材料填塞鼻腔来压迫止血。另外,对于因全身疾病引起鼻出血的情况,要同时治疗相应的疾病,比如高血压患者要控制血压,血液疾病患者要改善凝血功能等。
以下人群更容易出现流鼻血的情况。
一是儿童。他们的鼻腔黏膜比较娇嫩,而且可能会经常用手指抠鼻子,容易损伤鼻黏膜导致出血。而且儿童的鼻毛较少,对鼻腔的保护作用相对较弱。
二是老年人。老年人鼻黏膜的弹性和韧性变差,比较脆弱。并且老年人患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概率较高,血压波动时容易引起鼻腔血管破裂出血。
三是有鼻炎等鼻腔疾病的人。鼻窦炎、干燥性鼻炎等鼻腔疾病会使鼻腔黏膜长期处于充血、干燥等不良状态,容易引发鼻出血。
四是血液系统疾病患者。比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患者,由于凝血功能异常,身体更容易出血,鼻出血的情况也较为常见。
五是长期服用抗凝药物的人。抗凝药会抑制血液凝固,使得鼻腔血管破裂后更难止血,因此也比较容易流鼻血。
以下是一些预防流鼻血的方法。
一是保持鼻腔湿润。可以使用生理性海盐水鼻腔喷雾,每天喷鼻1 - 2次,尤其是在空气干燥的环境中,能有效防止鼻黏膜干燥破裂。也可以在室内使用加湿器,将室内湿度控制在40% - 60%。
二是改掉不良习惯。不要用力擤鼻或挖鼻,减少对鼻黏膜的损伤。如果鼻腔内有鼻屎等异物,可以用生理盐水湿润后轻轻清理。
三是注意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c、K的食物,如柑橘、菠菜等,这些维生素有助于维持鼻腔血管正常的韧性,预防出血。
四是预防呼吸道疾病。积极锻炼增强体质,勤洗手,减少感冒、鼻炎等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因为这些疾病可能引起鼻腔充血,增加流鼻血的风险。
五是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患者要规律服药,控制好血压,减少血压波动引发鼻出血的可能。血液系统疾病患者要积极治疗原发病,改善凝血功能。
鼻出血时,正确的卧位是身体稍微向前倾,头部稍低。
这种姿势可以避免血液倒流进入咽喉或气管,防止呛咳或血液误吸入肺部引起感染等情况。如果仰头,鼻血可能会流入咽喉、食管、气管,引起不适,也会影响对出血量的判断。
经常流鼻血有多种原因。
从局部因素来看,鼻腔黏膜过于干燥是常见情况。比如长期处于干燥环境中,鼻黏膜水分流失严重,容易破裂出血。或者存在不良的挖鼻习惯,反复损伤鼻黏膜,导致鼻黏膜血管脆弱,频繁出血。鼻腔、鼻窦的炎症,像慢性鼻炎、鼻窦炎,炎症长期刺激鼻黏膜,使其充血、肿胀,容易破损出血。另外,鼻腔内的结构异常,如鼻中隔偏曲,凸面处的黏膜较薄,受气流冲击等因素影响,也容易出血。鼻腔、鼻窦的肿瘤,如血管瘤等,也会导致经常鼻出血。
从全身因素讲,血液系统疾病是重要原因之一。例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小板数量减少,凝血功能出现问题。白血病患者,骨髓造血功能异常,也会使凝血机制受影响。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较大时,鼻腔血管压力随之变化,容易破裂出血。长期服用某些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会干扰凝血过程,也容易出现经常流鼻血的现象。
流鼻血后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避免剧烈运动。因为运动可能会使血压升高,导致再次出血,所以流鼻血后的短时间内应尽量保持安静,避免跑步、跳跃等剧烈活动。
二是不要用力擤鼻或挖鼻。鼻腔内的血管刚刚止血,黏膜还比较脆弱,用力擤鼻或挖鼻可能会再次损伤血管,引起出血。
三是注意观察。要留意是否有再次出血的情况,以及出血量的多少。如果再次出血或者出血量较多,要及时采取止血措施或者就医。
四是保持鼻腔湿润。可以适当使用生理盐水喷雾,帮助修复鼻黏膜,防止鼻腔干燥,减少后续出血的可能。
五是注意饮食。尽量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鼻腔黏膜,引发再次出血。要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助于鼻黏膜的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