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把韩春明给难住了。
他现在才27岁,而且也没有在工厂里上过多长时间的班,更别说对工厂企业管理上的经验,所以在这方面完全就是一张白纸。
于是他有些为难的说道:“这个我还真的不太清楚,请您解惑!”
“那我换一个方式问,你家里有人是在工厂上班的吧?”
“恩,我哥哥姐姐们都是在工厂上班的!”
“那就好办了,现在所有的工厂,不管是退休的还是正在上班的,厂里都是要给他们支付工资的,再加上源源不断的新职工,那你有没有想过一个问题,一个厂的容量终归是有限的,那人数超过厂子承受的上限以后会出现什么问题?”
韩春明想了一下:“会入不敷出。”
“对,就是这个问题,不管是再大的厂子,都会有超过负荷的时候,现在百废待兴,各行各业都在加班加点的生产,来供应发展建设,这方面的问题还不严重,可是再过上些年呢,还会这样吗?那到时候这些工厂要怎么办才能生存下去?”
“所以,上边才制定出现在这样政策来?”韩春明眼睛看向李二山问道。
“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鼓励人们下海经商,除了促进发展以外,也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同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问题就是,你也是从乡下回来的,你们这些人中有多少人回来了之后找不到工作的?”
“很多很多,最起码十个人里边有四五个没有工作!”
“对啊,那他们的工作生活要怎么解决,总是要有个出路的吧!”
等着韩春明稍微琢磨了一下,李二山才接着开口:“那我现在回答你刚才提出的问题,在我看来,下海经常没有什么好,反而会是将来的一个大趋势,越早下海越好。”
稍作停顿:“时代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们要吃饭,要过好日子,不能总是一直这样苦哈哈的吧,你喜欢收藏古董,想必看过的书也不少,史书上有一句话叫做国无农不稳,无工不富,无商不活,这个道理你应该懂得吧,现在也是到了要睁开眼睛看世界的时候,所以我就从轧钢厂辞职下海了,能理解吗?”
韩春明用力的点了点头:“恩,我明白,这是大势所趋,只是有些人的思想还没有转过弯来。”
“是这个意思,不要因为别人的思想,来影响自己的判断,我听说你现在在经营着一个废品收购站?”
“是的,也是看了您在报纸上的事情之后,我才去注册的!”
“这就很好啊,加油干,不过只做这个终究是没有太大的成就,还是要考虑做些更有意义的事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嘛,你说呢!”
“您说的是!”
“哈哈哈,好了,不说这些沉重的话题了,先吃饭,吃完了再去看看我的其他藏品!”李二山笑着招呼韩春明继续吃饭。
吃过午饭之后,两人又回到了李二山的办公室,一下午的时间,两人看古董、聊生意、聊理想,反正是讲了很多。
李二山对韩春明的印象是非常的好,这个人不仅聪明,而且还思想活跃,同时知识也非常的丰富,看来平时是没少看书的。
而韩春明对李二山同样也是敬佩的不得了,甚至是有些仰慕了,李二山的很多话,都让他茅塞顿开。
两人一下午的时间就成为了忘年之交。
快要天黑的时候,韩春明才有些依依不舍的跟李二山告别:“李叔,那我就先回去了,有时间了我就过来看您!”
“恩,没事儿了常来,我很喜欢和你聊天。”
刚刚走了几步,李二山又把他叫住:“春明,你等一等!”
之后,李二山从桌子上拿过那个装有孔雀胸针的盒子,走到韩春明的面前,递过去:“这个东西放在我这也是浪费,你不是正好有喜欢的女孩儿嘛,送你了!”
“不不不,不行,这太贵重了,我不能收!”韩春明赶紧摆手拒绝。
“哈哈哈,不值什么钱的东西,就是一个小饰品罢了,不要在意,拿着吧,这个东西更适合女孩子佩戴。”
推辞不过韩春明之后伸手接了过来:“谢谢李叔,那我就不跟您客气了,那我先走了。”
“好,去吧!”李二山点了点头,把韩春明送出门去。
从李二山这里出来,韩春明的心情豁然开朗,之前因为工作的事情,一直是觉得低人一头,在家里边也不敢跟老娘说什么。
但是和李二山谈过之后,就觉得,这算什么事儿啊,只要自己有本事,肯定能比别人活的更好,更有价值,这不就足够了吗?
何必去那么在意别人的眼光了。
在这个院子的不远处,蔡晓丽正在路边等着。
看到韩春明出来之后,她急忙迎了过来:“韩春明,这边这边,你们谈的怎么样啊?”
韩春明笑着:“挺好的,蔡晓丽,谢谢你啊,要不是你引荐,我还真的见不到这样的人物呢!”
“哈哈哈,哪里需要谢我啊,是我们老板点这名的要见你,我可没有那么大的本事!”
“那也得谢谢你,你在这中间不也是起到了桥梁的作用嘛!”
“那倒也是,既然要谢谢我,那就请我吃饭吧!”
“好没问题,走着,咱们顺便去叫上涛子,好长时间也没有和他聚聚了。”
蔡晓丽虽然不怎么情愿,但是还是点头同意了下来,一起找到李文涛,他们三个人找了个小饭馆吃了一顿,这才散去各自回家。
从这天开始,韩春明只要是有时间的时候,就会跑过来找李二山聊天,李二山也是有什么事情都愿意带着韩春明一起去。
这让尤凤霞很是郁闷,她原本的计划是要拉着田玉瑶一起跟着李二山的,好能更好的创造两个人接触的机会。
现在可好,虽然也是带着田玉瑶,但是这中间多了一个韩春明在,很多事情就不好操作了,所以她对韩春明是充满了怨念。
对此,李二山和韩春明全都是笑笑就过去了,谁也没有当回事儿。
时间一晃,就到了1982年。
别看只过了不到两年的时间,但是人们的生活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就是李二山的公司已经连续接了好多个合作住宅项目,贸易公司也发展的红红火火。
生意好了,自然各方面的条件都要改善一下,李二山开上了小轿车,虽然车子是挂在单位的名下,但是实际上就是自己的私家车。
他的公司也搬到了办公楼里,这是在和别的单位合作的时候,用工程顶的一块地皮,建成的三层办公楼。
韩春明小伙也已经从自行车换成了摩托车,他的名下也有了两家饭店和一个建筑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