毁灭博士杜姆,或者说以后也可以称呼他为毁灭法师杜姆。这是一个非常聪明,并且胆大妄为的家伙。他的脸皮很厚,并且极其的自恋。从他对自己掌控的国家里命名的方式就能得知了。
各个地方的地名总喜欢有杜姆来作为前戳。他把拉脱维利亚打上了自己的深刻烙印。但是就是这么自恋的一个人,但是却有着自己的坚持和谦虚和骄傲。
杜姆把全国各种景点都冠以了自己的名字,好像那些百万年形成的风景是他创造的一样(比如杜姆林,杜姆谷)。但是他却把真正由自己创造的大学起了其他名字:拉脱维利亚科学大学。
科学就是科学,其本质上不属于任何人。我们不过是在茫茫瀚海中偶尔找到了一些水流的方向与规律,对比整个瀚海而言不值一提。在科学面前保持谦逊,永远不要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这世界所有的知识,永远是学生永远在路上。只有这样你才能在科学的道路上受益无穷——来自拉脱维利亚科学大学的办学宣言,这段话就是杜姆写的。
因为杜姆这种对于科学的敬畏精神,还有他那出奇的探索欲,再加上其本身也是一名出色的科学家。拉脱维利亚科学大学虽然创办才二十年,却已经是一所第一流的学校了。虽然国际上的大学排名不会把拉脱维利亚算进去(因为政治关系)。
但是上一次李杰和班纳博士去往拉脱维利亚参观的时候,班纳博士可是游览了科学大学的。对这所大学的软硬件水平表示了高度的赞赏:“和纽约大学或者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相比毫不逊色。”
拉脱维利亚在杜姆上台前就是个贫弱的小国,没有什么科技产业,全国基本靠农业。科技文化都极度不发达。杜姆上台之后虽然以独裁的方式(班纳博士:其实还是有点残暴的)统治着这个国家。但是国力却提升了。
拉脱维利亚在苏联解体时人均年可支配收入从三百美元一直到现在杜姆当政几乎二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提升到了人均年可支配收入达到了三万八千多美元。居民生活收入翻了一百倍都不止。
而人均肉食,奶制品等物资的年摄入量也从苏联解体时期的三点七五公斤和十三公斤每年增长到了现在的人均每年肉制品摄入一百一十五公斤,奶制品二百一十五公斤(拉脱维利亚有吃奶酪的习惯,奶酪折合生鲜奶折算比很高)。
而拉脱维利亚的人均发电量也从二十年前的年人均七百多度飙升到了现在的年人均一万二千度。
杜姆统治下的拉脱维利亚确实不自由,他用自己的秘密警察机构控制着整个国家的舆论,并且让所有敢于反对他的人消失。他是一个真正的大独裁者。
但是如果用另一种角度去看问题呢?苏联解体之后包括俄罗斯在内的国家都算不上发达国家了。大家的生活质量都是每况愈下。东欧各国更是惨,政变和内战不断,一般人的生活实在是不易。
而拉脱维利亚虽然说是一个独裁国家,但是生活水平却是每年都在往上走。按照标准,拉脱维利亚完全属于一个先进的发达国家。人均肉奶电等生活必需品的消耗量在全世界都名列前茅。
虽然是一个小国,但是却活得很滋润。不过几乎所有的西方媒体在评价拉脱维利亚的时候都会故意忽视这一点。
他们是不会罗列这些数字来对比二十年前的拉脱维利亚和现在的拉脱维利亚的。他们也不会在乎拉脱维利亚的居民到底是喜欢现在每天下班回家打开冰箱,里面装着满满的奶酪香肠和黄油的日子。
还是更喜欢那个每天吃了上顿没下顿,不知道到哪儿去找下一块黑面包的日子。
当然了,在政治挂帅的媒体来说,这一切都不重要。毕竟政治正确才是最重要的。李杰之前对拉脱维利亚的映象也大多来自这些媒体的宣传。宣传里把杜姆描绘成了一个穷兵黩武的独裁战争犯,他在强迫和剥削着自己的民众简直就是十恶不赦的超级恶棍!
一直到超级高速公路计划开始,李杰和班纳博士亲自去了一趟拉脱维利亚,并且第一次心平气和的和杜姆交谈过之后,李杰觉得媒体的话总是不能全信的。
杜姆在某一些方面做的确实很过分,确实很独裁。但是在另一个方面他是好的,是正确的。至少一点,如果拉脱维利亚二十年前不是杜姆上台当政而是换一个西方媒体喜欢的“民主领导人”上台的话。
李杰猜想,那么拉脱维利亚人民的平均生活水平多半是比不上现在杜姆当政下的水平的。说不定还会陷入内乱?
而且现在杜姆已经开始有点沉迷魔法不可自拔了。对于拉脱维利亚的国君这个身份来说,杜姆现在更想要成为的是至尊法师!
他已经开始想要慢慢的对拉脱维利亚放权了。
因为对杜姆了解的越多,李杰才觉得这个人实际上是可信的。他不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大反派。或者说杜姆和李杰有很多的共同点。他们都是为了达成某一种目的而可以不择手段的人。
只是说杜姆比李杰来的要偏激许多,同时也更执拗。杜姆坏吗?也许吧,他的坏并不是那种传统意义上的坏。而是他的行事标准的不同而造成了价值认知上的偏差。
所以拉杜姆进入光照会是李杰的一个想法。但是同时这个想法也是需要一些冒险的,毕竟杜姆可不是一个特别好相处的人。光照会内的其他人表示,班纳博士直接加进来没有问题。但是杜姆博士需要一个考察期,就像是实习生一样。
而正在卡马泰基修炼魔法的杜姆,他正端坐在一张禅椅上。而李杰正坐在他的对面,并且一脸严肃的说道:“想不想加入一个秘密的地下组织,然后展开一个控制全世界的秘密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