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天天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天天书吧 > 都市言情 > 雪境秘密 > 第4章 入门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杨辰看着玄真,言辞恳切,“道长可否教我修行入门之法?”

玄真神色平静,目光中却透着几分期许,缓缓说道:“常言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也罢,我就教你修行入门之法。但往后这漫漫修行路,不管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得靠你自己咬牙坚持。”

杨辰忙不迭点头,眼中满是急切与渴望:“杨辰明白,求道长传授,我定当全力以赴。”

玄真抬手轻抚胡须,娓娓道来:“入门首要,便是吐纳之法。你寻一清静之地,清晨旭日初升,或是夜晚万籁俱寂之时,放松周身,摒弃杂念,以鼻缓缓吸气,想象那天地间的灵气,如潺潺溪流,顺着鼻腔,经咽喉,缓缓沉入丹田;再以口徐徐呼气,将体内浊气尽数排出,好似吹散心头阴霾。一呼一吸间,务必做到均匀、缓慢、深沉,如此反复,便能初步引灵气入体,滋养自身。”

杨辰听得入神,赶忙追问:“那吸气与呼气,可有具体的时长要求?”

“初始不必拘泥,以自身舒适为度。待你熟练之后,可尝试吸气时长为呼气的三分之二,如此能更好地调和气息,吸纳灵气。”玄真耐心解答。

“多谢道长指点。”杨辰恭敬作揖,接着又问,“除了吐纳,还有其他关键之处吗?”

“自然。”玄真微微颔首,“意念的把控至关重要。吐纳之时,你需将意念集中于丹田,想象那灵气在丹田汇聚、流转,如一轮暖阳,散发融融暖意,温润四肢百骸。倘若杂念纷至沓来,莫要慌张,只需轻柔地将意念拉回,重新专注于丹田与气息。”

“那要是实在难以集中意念,该如何是好?”杨辰面露担忧之色。

“万事开头难,这实属正常。你可先从短时间的冥想练起,每日增加些许时长,循序渐进。待你能在冥想时,心无旁骛,再融入吐纳与意念引导,便可事半功倍。”玄真目光温和,满是鼓励。

“杨辰记下了。”杨辰重重点头,神色坚定。

“修行之路,非一朝一夕之功,途中或许会有瓶颈,会有挫败,切莫灰心丧气。每一次的突破,都源自长久的积累与不懈的坚持。”玄真语重心长地叮嘱道。

“道长放心,杨辰定不会辜负您的教诲,哪怕前路荆棘密布,也绝不退缩。”杨辰目光炯炯,望向远方山峦,似已做好奔赴修行之路的准备。

在老君庙后的一处静谧山坳寻得修炼之地。杨辰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双腿盘坐于地,开始了首次正式的吐纳修行。

按照玄真所授,杨辰先用鼻子轻轻吸气,感受着清新且带着山间草木芬芳的空气缓缓进入鼻腔,沿着呼吸道,如丝般轻柔地滑入腹中。与此同时,他在心中默默念起那玄妙的心法口诀:“气聚丹田,意守黄庭,天地同流,万物归真。”随着吸气的深入,他努力将意念集中于丹田之处,想象着一团柔和的光芒在那里缓缓亮起。

然而,初时并不顺利。杂念如脱缰之马,时不时闯入他的脑海。一会儿是家中亲人的面容,一会儿又想起与林悦的甜蜜过往。杨辰心中一紧,赶忙稳住心神,将杂念轻轻驱散,重新专注于呼吸与丹田。他告诉自己,必须摒弃一切外界干扰,全身心沉浸在这修行之中。

缓缓呼气时,杨辰想象着体内的浊气化为一缕缕黑烟,从口中缓缓吐出,消散在这山间的空气中。每一次呼气,都像是将身体的疲惫与尘世的纷扰一并排出体外。

在反复的吐纳过程中,杨辰渐渐找到了感觉。他能清晰地察觉到,随着吸气,丝丝缕缕的灵气似乎真的在向他汇聚,沿着经脉缓缓流入丹田,与那团意念之光相融。丹田处的温热感也愈发明显,从最初的一丝暖意,逐渐扩散开来,如同一股涓涓细流,润泽着全身。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辰愈发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也忘却了周围的一切。只有那平稳的呼吸声,以及脑海中不断回响的心法口诀,成为他此刻世界的全部。直到日头逐渐升高,山间的鸟儿开始频繁鸣叫,杨辰才缓缓睁开双眼。尽管初次修炼,但他已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清爽与力量,仿佛身体的每一个细胞都被唤醒,充满了生机。他知道,这只是修行之路的开端,未来还有漫长且充满挑战的征程在等待着他,但此刻的收获,让他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期待 。

杨辰缓缓站起身,活动了一下略显僵硬的四肢,尽管初次修炼吐纳让身体有些许疲惫,但内心却被一种难以言喻的兴奋与满足填满。他望向远处连绵起伏的山峦,心中暗自发誓,一定要在这条修行之路上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回到老君庙,杨辰迫不及待地想要向玄真请教在修炼过程中遇到的疑惑。他在庭院中找到了正在修剪花草的玄真,恭敬地行了一礼,说道:“道长,今日我按照您所传授的方法练习吐纳,虽有一些收获,但也碰到了不少问题。”

玄真放下手中的剪刀,微笑着示意杨辰坐下,温和地说道:“说来听听,初次修行,有困惑是正常的。”

杨辰将自己在修炼时杂念丛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意念的情况详细地告知了玄真。玄真听完,微微点头,说道:“这是每一个修行者都会经历的阶段。杂念就像修行路上的绊脚石,你越是在意它,它就越会阻碍你。当杂念出现时,不要刻意去驱赶它,只需轻轻地将注意力拉回到呼吸和心法上,久而久之,杂念自然会越来越少。”

杨辰若有所思地点点头,接着又问道:“道长,我在吐纳时,虽能感觉到灵气流入丹田,但这股力量似乎有些难以掌控,我担心会出现偏差。”

玄真捋了捋胡须,耐心解释道:“灵气入体初期,的确会有些难以驾驭。这就如同驯服一匹野马,需要时间和耐心。你在修炼时,要时刻保持平和的心境,不可操之过急。每次吸纳灵气的量,要根据自己的承受能力来,切不可贪多。随着修行的深入,你对灵气的掌控能力也会逐渐增强。”

在玄真的悉心指导下,杨辰对修行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层。此后的日子里,他每日天不亮便起身修炼,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和意念,努力让自己与天地灵气更好地融合。

一个月转瞬即逝,在老君山的静谧时光里,杨辰心无旁骛,全身心沉浸于修炼之中。每日与晨曦共醒,和暮霭同息,不断打磨吐纳之法,反复参悟修行心法。

终于,在一个月朗星稀的夜晚,杨辰于山巅之上,感受到体内灵气如汹涌的浪潮,冲破了那层长久以来的桎梏。他成功突破练气期,尽管只是初窥门径,可周身的轻盈与力量感,让他真切地知晓,自己已踏上了修行的正轨。

杨辰满心激动,迫不及待地返回老君庙,在庭院中寻到了玄真。他快步上前,双膝跪地,恭恭敬敬地磕了三个响头,诚挚说道:“多谢师傅悉心教诲,若无您的引领,杨辰绝无今日的突破。”

玄真扶起杨辰,目光满含期许,语重心长道:“我也是受人之托,领你入门。如今,你也该下山了。记住,修行一途,道阻且长,绝非坦途。这世间的繁华与纷扰、诱惑与磨难,皆是修行路上的考题 。”

杨辰微微颔首,眼中满是坚定:“师傅放心,徒儿定铭记您的教诲,坚守本心,不为外界所扰。”